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苏圣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需要保持合理规模和节奏

日期:2012-12-25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电力网

2012
12/25
13:5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核电 电力

    国际电力网讯:“2012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日-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上图为分论坛“低碳技术与新能源发展峰会”演讲嘉宾中广核集团运营公司总经理 苏圣兵。

    苏圣兵: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上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产业创新与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大家知道,上月24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电建设作出了部署,进一步强调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发展核电,必须按照确保环境安全、公众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核电规划、建设、运行、退役全过程及所有相关产业。当日,国务院新闻办也发布了《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向社会阐述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政策、方针和路径,明确指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发展核电对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探讨和研究我国核电发展离不开“安全”和“高效”这两个关键词。

    从1970年2月8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建设秦山核电站的决策,中国核电发展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四十年多来,中国核电从零起步,到去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容量突破一千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三千多万千瓦,成为新世纪(9.28,0.33,3.69%)全球核电发展的主阵地。然而,福岛核事故的发生,让全球核电复苏蒙上了阴影。本届高交会的主题是产业创新。我认为,在稳妥恢复核电正常建设的过程中,推动核电产业创新对实现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就“产业创新与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关系谈几点理解和体会,与各位一起交流。

    首先,我要阐明的一点是,推进核电产业创新,并不是对已形成的核电产业结构进行创造性的解构和重构,而是要立足中国核电四十年发展奠定的基础,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从六个方面推动核电发展方式的提升和转变。

    第一、守护核安全的生命线

    核安全是一切核电工作的首要前提。我们可以将“核安全”形象的比喻为承载核电发展的“路基”。只有牢牢地守护核安全的生命线,核电事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所有核电从业者,在思想认识层面要时刻牢记核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本着对公众和环境高度负责的精神,敬畏核安全,守护核安全。在责任落实层面,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对照国际先进标准,不断加强核电选址、设计、制造、建设、运营等全过程管理。在文化建设层面,要深入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使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都能将确保核安全作为自觉行动。我们的大亚湾核电站正是长期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和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电站运行业绩,充分证明核电是安全的。

    福岛核事故以来,结合经验反馈,我国核电企业积极推进有针对性的、最稳妥的技术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核电安全水平和应对极端自然灾害叠加的能力。根据工作开展的紧迫性,中广核集团采取了实体改进、补充分析、专项研究三类改进,对在运核电站、在建核电站分别制定了多项改进计划,目前各项工作均顺利推进。有理由相信,通过持续推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我国核电会更加安全。

    第二、理性地认识核电安全风险

    这里提到的“认识”包括政府、行业、媒体、公众各个层面对核电安全、核电发展等的认知与理解。“认识”好比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当前影响我国核电发展的关键因素。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社会公众对核电安全存在着一些非理性认识,造成了诸如抢盐风波等闹剧,这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误解造成的。造成信息不对称和误解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尽管全球目前在运四百余台核电机组为社会提供了16%左右的电力,但是由于公众对核安全与其日常体验显得特别遥远和不确定,进而觉得特别危险、难以获得理解和认同。其次,长期以来核电行业与社会的系统沟通工作还不到位,公众对辐射安全的认识十分欠缺。再次,部分媒体在报道时不恰当地渲染,客观上放大了信息失真和扭曲并进一步扩散。除此之外,个别专家在技术上的偏好与执着,往往也会造成科学性缺失,产生不良影响。

    我认为,对核电的任何质疑都有其合理性,质疑越多,影响越广,维护科学理性的声音也需要越大。对核电的各种认识和议论,考验着人们科学理性的程度。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心理与情感体验,需要认知与信任。现阶段“政府有信心、百姓能放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公众核能发展信心,通过创新思路、开展形式多样的沟通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核电,让核电成为一种高效、安全并被我国公众所信任的清洁能源。

    第三、保持合理的规模与节奏

    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核电发展的历史证明,核电技术水平的进步、核电产业的发展、核电人才的培养储备等都需要以核电项目为依托,规模和节奏是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不可或缺的牵引因素。

    核电只有达到相当规模才具有战略价值。适合的规模既要考虑满足国家电力供给、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总目标,也与核电生产建设的能力相匹配。由于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当前我国核电发展规模的设定实际是保守的,是远低于核电产业的整体能力的。我国核电发电量仅为总发电量的2%,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需要保持合理节奏。日本福岛事故造成核电发展在短期内放缓,客观上为我国追赶国际核电先进水平、突破核电“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障碍,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有效利用好“十二五”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应在国家核电战略指引下,通过核电项目的有序安排,保持核电建设的合理节奏,兼顾核电技术的连续性,进一步推进国产化、自主化能力提升。

    第四、展示核电的社会效益

    效益是核电发展的生命力,也是核电产业创新的重要前提。有些人只看到核电建设期带来的经济增长,这只是短期效益。核电的长期效益往往被忽视。从上网电价看,核电电价可以做到一般不高于所在区域的煤电脱硫标杆上网电价,目前大亚湾、岭澳一期、岭澳二期电站每千瓦时分别为人民币0.420元、0.429元、0.430元,均低于广东省火电厂脱硫标杆电价0.521元/千瓦时。

    除了经济效益,核电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按每千瓦时发电煤耗300克标煤计算,1亿千瓦核电每年可以代替3.15亿吨煤炭,还可减排7.41亿吨二氧化碳。

    此外,核电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产业效益。核电工业技术是世界工业发展的标志之一,发展核电对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核电的规模化发展,可以有效带动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核燃料循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稳步推进技术升级

    产业创新,龙头是技术升级。通过持续改进和科技创新,提升核电技术水平,对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影响深远。在满足市场和用户经济、安全、可靠的需求前提下,处理好先进性与成熟性、安全性的辩证关系,结合国内核电发展和国际市场开发,积极稳妥推进技术升级是核电发展的必然趋势。

    核电安全规划提出新建核电项目要达到三代标准后,有些专家把三代标准解读为某种具体的技术,这是对三代标准的误解。国际上,符合三代标准的核电技术不止AP1000、EPR,还有俄罗斯、韩国、日本的三代技术。中广核集团结合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通过持续改进,提升核电厂主要安全技术指标,推出达到三代核电安全指标要求、与目前已有的国产化核电装备制造能力相匹配的自主知识产权核电技术ACPR1000+,这一技术可以满足当前我国核电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现在起到“十三五”期间,在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的同时,中广核集团还将大力推进三代技术的吸收消化、技术改进和再创新,以及建设国产三代示范项目工程,为自主三代堆型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同时,推进高温气冷堆、先进小型堆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做好四代堆以及更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安排。

    第六、建立完整成熟的配套体系

    完整、成熟、配套的产业体系是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关键支撑。福岛核事故后,因为对我国核电装备制造能力不太了解,社会上有个别专家担心核电发展规模过大,在装备制造上出现“大跃进”,进而威胁到核电安全。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存在片面性。事实上,我国近十年来的核电发展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规划,所有项目的安排都是按照既定规划稳步实施。这一过程充分考虑了装备制造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实现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以项目为依托,不断提升产业能力,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能力,同时避免产能过剩或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具体来说,一是要通过新建项目的合理批量,使现有能力得以巩固和提升;二是攻坚克难,突破部分高价值产品的国产化难关,加快三代技术的设备国产化步伐;三是加快核电技术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能力提升,逐渐形成具有统筹设计、制造、成套和集成能力的核岛主设备供应商和专业化国际型核电工程总承包公司,打造世界范围内核电技术竞争力。

    总之,“安全高效”对中国核电发展来说,是一个大课题。“十二五”已过去两年,国家已做出了稳妥恢复核电正常建设的部署。要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落到实处,需要树立全社会对核电安全的信心,需要坚定核电发展的决心,需要政府、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更需要全行业的精诚合作,从推动产业创新的角度,谋划和推进核电产业发展。中广核集团愿与社会各界一道,善用自然的能量,为共同推动我国核电安全高效发展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