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人物 » 电力专家分析 » 正文

王志轩:煤炭及煤电会逐步减少失去主体能源的地位,但能源安全是前提

日期:2022-07-01    来源:新浪财经

国际电力网

2022
07/01
09:3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电的地位 能源结构调整 能源安全

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于2022年6月28至30日举行,本次峰会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和中信出版(300788)集团联合举办,峰会主题为“共促全球ESG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

中电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新型能源系统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王志轩在““净零排放”的实现路径”环节发表主题演讲。

王志轩指出,要了解“双碳”政策,中国煤炭和煤电的定位及发展要求是绕不开的话题。煤炭是高碳能源,根据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社会发展阶段、能源发展情况,从中国双碳战略的角度看煤炭与煤电,有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想说分手也不易”的感觉。他表示,与2010年相比,中国煤炭消费量比重下降了约14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比重下降了22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煤电机组平均运行年龄40多年、且主要是纯凝汽式发电的机组不同,中国煤电机组平均运行年龄约14年、50%以上的煤电机组是热电联产机组、大部分机组是高水平新机组;且由于中国由于天然气不足,燃机比重才约5%,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需要煤电机组承担主要任务。中国煤电机组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已经下降到不到峰值时的10%。

关于双碳战略下中国煤炭煤电的政策要点,他提出了几个方面:

第一,对“双碳”工作认识提出了新要求

——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

——实现“双碳”目标是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在推进“双碳”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在碳达峰前搞“碳冲锋”盲目发展高排放、高污染、低水平的“两高一低”项目,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这些做法不符合科学降碳和安全降碳的基本要求。

第二,对煤炭及煤电在保障能源安全上做出新部署

——要立足以煤为主这个基本国情和实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要确保能源供应,实现多目标平衡,多渠道增加能源供应。

——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气产能稳定增长,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

——要实现煤炭供应安全兜底,完善煤炭等产供储销体系,健全煤炭产品、产能储备和应急储备制度,完善应急调峰产能、可调节库存和重点电厂煤炭储备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

——促进石化化工与煤炭开采等产业协同发展。

第三,对发挥煤电在能源安全中重要作用做出新定位

——加快推进煤电由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充分发挥现有煤电机组应急调峰能力,有序推进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

——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保供需要,加强煤电机组与非化石能源发电、天然气发电及储能的整体协同。

——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保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必需的合理裕度。

——建立煤电机组退出审核机制,承担支持电力系统运行和保供任务的煤电机组未经许可不得退出运行,可根据机组性能和电力系统运行需要经评估后转为应急备用机组,对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并视情况将具备条件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支持利用退役火电机组的既有厂址和相关设施建设新型储能设施或改造为同步调相机。

第四,对加快推进煤炭及煤电在清洁低碳发展上提出新要求

在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协同发展方面:

——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燃煤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

——稳妥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减量,实施清洁电力和天然气替代。引导企业转变用能方式,鼓励以电力、天然气等替代煤炭,推进以电代煤。

——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在提高灵活性、供热改造上:

——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

——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完善煤电机组最小出力技术标准,科学核定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优先提升30 万千瓦级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推进企业燃煤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

——持续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推广热电联产改造和工业余热余压综合利用,逐步淘汰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小锅炉和散煤,鼓励公共机构、居民使用非燃煤高效供暖产品。

——鼓励现有燃煤发电机组替代供热,积极关停采暖和工业供汽小锅炉,对具备供热条件的纯凝机组开展供热改造。

——鼓励在合理供热半径内的存量凝汽式煤电机组实施热电联产改造,在允许燃煤供热的区域鼓励建设燃煤背压供热机组,探索开展煤电机组抽汽蓄能改造。

在科技创新的示范工程建设上:

——在燃气轮机、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创新示范工程。包括:先进燃煤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老旧煤电机组延寿升级改造、煤制油、煤制气、先进煤化工等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在晋陕蒙新等地区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等。

他强调,中国煤炭是保证整体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而煤电是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和安全稳定生产运行的重要支撑,以及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煤炭及煤电会逐步减少失去主体能源的地位,并不断降低比重。但是,这一过程是必须在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在煤炭及煤电自身不断推进清洁发展中进行。

ESG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从上述中国煤炭、煤电政策要点来看,如何正确评价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发展环境中的不同功能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他表示,仅从近些年对中国煤炭、煤电作用的不同认识和舆论引导的现象看,对中国出现的“碳冲锋”或者“运动式减碳”或者煤炭价格的快速上升和波动,以及对于煤炭、煤电正常投资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下是会议实录

中国双碳战略下煤炭煤电政策要点与ESG的对接

王志轩

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

我认为,要了解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政策,中国煤炭和煤电的定位及发展要求是绕不开的话题。中国煤炭、煤电政策对基于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ESG企业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有重要的影响。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国双碳略下煤炭及煤电的最新政策要点与ESG活动对接的思考。

煤炭是高碳能源,根据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社会发展阶段、能源发展情况,从中国双碳战略的角度看煤炭与煤电,有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想说分手也不易的一种感觉。202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52.4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占比约为56%;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约52%;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占比为60%。虽然煤炭及电煤消费比重如此之高,但这已经是中国付出了极为艰巨的努力才达到的结果,如与2010年相比,中国煤炭消费量比重下降了约14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比重下降了22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煤电机组平均运行年龄40多年、且主要是纯凝汽式发电的机组不同,中国煤电机组平均运行年龄约14年、50%以上的煤电机组是热电联产机组、大部分机组是高水平新机组;且由于中国由于天然气不足,燃机比重才约5%,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需要煤电机组承担主要任务。中国煤电机组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已经下降到不到峰值时的10%。针对中国能源的特点,以及根据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能源形势发生的重大的变化,双碳战略背景下的煤炭煤电政策应时而生。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中国又宣布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等措施。在近两年来,中国出台了“十四五”规划以及与规划配套的政策文件。“十四五”正是中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的起点,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的战略方向。中国已经确定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双碳工作的战略部署,强调了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与中长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形成“1+N”政策体系。

通过梳理中国双碳“1+N”政策体系、“十四五”规划纲为统领的规划体系,以及国家经济运行的相关政策。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系双碳战略下中国煤炭煤电的政策要点。

第一,对“双碳”工作认识提出了新要求

——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

——实现“双碳”目标是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脱离实际。国家已经明确,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而且这一要求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推进“双碳”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在碳达峰前搞“碳冲锋”盲目发展高排放、高污染、低水平的“两高一低”项目,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这些做法不符合科学降碳和安全降碳的基本要求。

第二,对煤炭及煤电在保障能源安全上做出新部署

——要立足以煤为主这个基本国情和实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要确保能源供应,实现多目标平衡,多渠道增加能源供应。

——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气产能稳定增长,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

——要实现煤炭供应安全兜底,完善煤炭等产供储销体系,健全煤炭产品、产能储备和应急储备制度,完善应急调峰产能、可调节库存和重点电厂煤炭储备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

——促进石化化工与煤炭开采等产业协同发展。

第三,对发挥煤电在能源安全中重要作用做出新定位

——加快推进煤电由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充分发挥现有煤电机组应急调峰能力,有序推进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

——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保供需要,加强煤电机组与非化石能源发电、天然气发电及储能的整体协同。

——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保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必需的合理裕度。

——建立煤电机组退出审核机制,承担支持电力系统运行和保供任务的煤电机组未经许可不得退出运行,可根据机组性能和电力系统运行需要经评估后转为应急备用机组,对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并视情况将具备条件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支持利用退役火电机组的既有厂址和相关设施建设新型储能设施或改造为同步调相机。

第四,对加快推进煤炭及煤电在清洁低碳发展上提出新要求

在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协同发展方面:

——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燃煤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

——稳妥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减量,实施清洁电力和天然气替代。引导企业转变用能方式,鼓励以电力、天然气等替代煤炭,推进以电代煤。

——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在提高灵活性、供热改造上:

——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

——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完善煤电机组最小出力技术标准,科学核定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优先提升30 万千瓦级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推进企业燃煤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

——持续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推广热电联产改造和工业余热余压综合利用,逐步淘汰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小锅炉和散煤,鼓励公共机构、居民使用非燃煤高效供暖产品。

——鼓励现有燃煤发电机组替代供热,积极关停采暖和工业供汽小锅炉,对具备供热条件的纯凝机组开展供热改造。

——鼓励在合理供热半径内的存量凝汽式煤电机组实施热电联产改造,在允许燃煤供热的区域鼓励建设燃煤背压供热机组,探索开展煤电机组抽汽蓄能改造。

在科技创新的示范工程建设上:

——在燃气轮机、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创新示范工程。包括:先进燃煤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老旧煤电机组延寿升级改造、煤制油、煤制气、先进煤化工等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在晋陕蒙新等地区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等。

从以上政策要点不难看出,中国煤炭是保证整体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而煤电是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和安全稳定生产运行的重要支撑,以及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煤炭及煤电会逐步减少失去主体能源的地位,并不断降低比重。但是,这一过程是必须在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在煤炭及煤电自身不断推进清洁发展中进行。

ESG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从上述中国煤炭、煤电政策要点来看,除了通用的可比性的一般性指标外,如何正确评价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发展环境中的不同功能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如果ESG应用得当,不仅能够正确评价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而且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可能会对一个企业得出不正确的评价,且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安全、低碳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事实上,仅从近些年对中国煤炭、煤电作用的不同认识和舆论引导的现象看,对中国出现的“碳冲锋”或者“运动式减碳”或者煤炭价格的快速上升和波动,以及对于煤炭、煤电正常投资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结合中国的实际,应不断完善和提升ESG标准和方法,以科学评估、引导中国煤炭、煤电企业发挥综合作用,为促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做出独特的贡献。

谢谢大家!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