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国家核电董事长宣称 中国核电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期:2008-10-1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

国际电力网

2008
10/15
15: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家 核电

    2008年8月22日,全球首座三代核电AP1000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核反应堆厂房)基坑负挖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专家现场验收,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负挖工作比原计划提前67天顺利结束,为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主体工程开工(浇灌第一罐混凝土)关键里程碑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表示,公司正在加快推进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进程。

    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进展顺利

    “依托项目建设、技术引进和关键设备国产化、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这三条‘国家核电’的工作主线目前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欣喜地说。

    2007年5月22日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开展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研究等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

    “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主要是采用非能动的安全系统,不仅使得安全系统简化和安全可靠性提高,设备数量也大大减少,而且不再需要设置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来供应安全级的事故应急电源,这些都会使核电站建设费用降低,并将推动中国核电技术实现重大跨越,进入世界核电技术的最前沿。”我国著名核电专家、中科院院士欧阳予说。成功引进三代核电AP1000先进技术,组织完成在浙江三门、山东海阳2个厂址建设的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核电机组的工程建造任务,推动实现我国三代核电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创新并形成中国自主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走出一条“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专业化管理、自主化建设”的三代核电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核电自主化发展道路的重大使命。

    据介绍,三门核电站一号机组计划于2009年3月浇灌第一罐混凝土,相关设计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据介绍,2007年11月30日,“国家核电”与国内主要的核电设备制造厂签署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钢安全壳等核岛主要长周期设备的国内采购协议。由美国西屋公司负责采购的A1类设备,包括一、二号机组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蒸汽发生器、主泵等都已经先后在中国、韩国、美国按计划开工制造。目前,技术转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按合同已累计接收28批次、涉及11个技术转让工作包、重达8.4吨的475箱12967份技术转让文件,其中TP3(安全报告审查)的所有文件已完成交付。作为技术转让重要工作之一的技术培训也已经正式启动。2008年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并原则通过了“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批准由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作为示范工程实施主体,负责牵头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工作。

    AP1000关键设备国产化稳步推进

    在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中,100%实现AP1000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是中方坚持的三个100%之一。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组织构建了完整的AP1000设备国产化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建立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和严密的工作程序。由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承担的主泵、主管道、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据介绍,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资建立了4家制造企业,分别生产AP1000的专有设备钢制安全壳和模块、核燃料包壳用材料和锆管产品、AP1000数字化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AP1000燃料组件等,承担的设备国产化工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中国发展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核心,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是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独立董事、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肇博表示,引进第三代核电先进技术,起点高,能够争取时间,发展起来会很快。中国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化工作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设计技术、设备制造技术和工程项目管理技术。

    “中国核电自主化能力在逐渐形成。”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自豪地告诉记者,“每年公司都派送一批优秀员工去美国西屋公司和一些大学学习,平均年龄30岁左右,高峰时每年有300人在美国西屋公司学习,这将大幅提高我国的核电技术水平。在2017年机组发电前,中国核电自主化的能力完全可以形成。”

    “中国核电业的春天来了!”谈及中国核电业的未来,王炳华满怀信心。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