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智能电网 » 智能电网建设 » 正文

智能电网建设 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一个不能少

日期:2010-11-08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陈欢欢

国际电力网

2010
11/08
14: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现在的尴尬是我们正处于一个锁死的态势,技术、标准和商业模式这三方面的人正相互对望着,但没人主动往前迈步。这不是其中某一方的事,要发展智能电网最关键的核心是要让这三者向一个方向努力。

  Richard Schomberg,法国电力公司创新副总裁、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电网战略小组主席。

  仅这两个头衔就足以使Schomberg成为业内的重量级专家。

  此外,他还曾自己创建了一家公司,在1980年就创造了18个月销售额600万美元的纪录;在法国高等电力学校做过6年教授;成功设计了价值10亿美元的大型配电系统,该系统可将大量智能节点与实时安全操作紧密连接。

  除了在欧洲的工作,Schomberg还是美国能源部智能电网架构委员会会员及NIST架构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一家智能电网公司技术顾问。

  同时,他也很关注中国智能电网的进展。10月28日在北京参加世界智能电网中国聚焦2010高峰论坛期间,Richard Schomberg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专访,他坦承:中国有实力和机会在智能电网发展中走在前列,甚至成为第一个解决智能电网难题的国家。不过,困扰世界智能电网发展的障碍在中国也依然存在。

  技术不是难题

  《科学时报》:我们了解到,法国正在为居民更换智能电表,能否介绍法国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Schomberg:法国的情况比较特殊,能源构成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我们有18%的核电和15%的水电,因此温室气体排放不多,人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非常低。

  但核电的问题是反应堆一旦启动不可能随便关闭。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法国决定发展核电时,同时做出另一项决定——将居民住宅中的热水器晚上10点开启,早上6点关闭。这意味着每天夜间用电低谷时,全国核电站发出的电都以热水的形式被存储起来,从而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个方法,法国家庭都安装了电子电表,能够按时自动发送信号启动和关闭热水器。这实际上是一项很简单的技术,在法国已经用了40年。

  如今这些电表也该更新了,在这次更换的先进电表增加了通信能力,实现了远程读表,今后就不需要挨家挨户地抄表了。法国目前有3500万个电表,已经更换了1000万个。

  《科学时报》:有人认为储能技术是阻碍智能电网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否是这样?

  Schomberg: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廉价地建立大量储能系统,智能电网将势必有一个大发展。但现在的问题是这项技术还不成熟,成本太高,因此我们可以选择通过其他方式来平衡电网中的电力,如抽水蓄能等。

  这实际是智能能源和智能电网的不同,智能电网强调通信和计算技术,但智能能源只需要平衡发电和用电,法国的例子已经告诉我们不用智能电网也能做到这一点。

  储能技术被一些人称为“瓶颈”是因为这项技术同智能电网的其他技术相比还很不成熟,也许需要5年或者10的时间才能成为替代技术。

  《科学时报》:如果储能技术不是瓶颈,那么什么技术会成为瓶颈?

  Schomberg:阻碍智能电网发展的瓶颈实际并不是技术问题。比如3周前我参观上海世博会时,思科馆展示了2020年人类的智能化的生活,同现在完全不同,有很大进步。但是当你参观时也会发现,现在的很多技术已经可以应用到2020年人们的生活中。但是什么阻止它们应用到当下呢?我认为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水平,而是标准和资金问题。

  再举个例子,美国和欧洲都在考虑需求响应的问题。在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不仅仅终止于电表,而是要延伸到洗衣机、干衣机、电视机、电话等家里的各种电器,这实际上就提供了更大的潜力来平衡发电和用电。电力公司发送价格信息给电器,后者根据价格的高低决定是否工作。这就是家用智能系统,同智能电网相连。

  这种技术实际上非常简单,家里的电器只要有IP地址就能逐个控制。但也许到2020年或者2030年才能实现。为什么呢?技术实际上已经存在,问题是没有形成大家认同的一致的标准。

  《科学时报》: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制定智能电网发展的路线图。对于国际智能电网的发展,你是否有自己的时间表?

  Schomberg:实际上现在提出的大多路线图更像一个工作计划,表述了现行的技术和未来的目标,但由于现在智能电网领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难以给工业界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大家都在努力,但我想只有建立起了统一的标准后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中国、美国和欧洲发展智能电网的驱动力虽然不一样,但需要的技术是一致的,但只有有了标准,不同国家的制造商才能将技术用于产品销往全世界,海尔、LG、西门子、通用电气等公司都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建立起互通的国际市场。

  中国发展很快,并且以前遗留下来的基础设施很少。这跟美国和欧洲都不一样,是中国发展智能电网的一大优势,更容易从头开始。但重要的是必须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一开始就必须有正确的设计。因此标准对中国来说尤其重要。

  标准制订路漫漫

  《科学时报》:标准对智能电网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Schomberg:首先,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电表等环节过去都是分开设计的,但是未来会通过智能电网联系在一起,这是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因此,在工程上一个简化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拆分开各自研究。如果没有标准,就不能分开研究,今后也无法整合。

  标准的另一大好处就是能够允许不同的设备提供商相互竞争。比如法国电力公司从全世界范围内的5~7家供应商手中购买电表,要求这些不同厂家的电表能够通用、互换。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随便拿一个就能安装、使用。这就是标准的力量。

  做到这点很不容易,需要制订一个好的标准。因为如果标准制定的太细,又会产生问题——所有厂家制造的电表完全一致。这对法国电力公司来说可能更简单了,因为没什么可挑的,但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这些供应商之间就不存在竞争了。它们能竞争的可能仅仅是劳动力成本,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创新降低成本。因此,一个好的标准必须即要有一个标准框架,但又不能太具体,给制造商留下创新的空间。这是一大“秘诀”。

  另外,标准对电力行业来说尤其重要。电力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都很长,达到二三十年,这是电力行业和电信业的主要不同。打电话时碰到断线我们重播就行,但是电力系统不行,必须保持稳定。尤其在今后电网中将应用大量的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时,更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电力行业和电信行业的另一大区别在于设备,如手机等每年或者每两年就换了,因此电信业的改革较容易操作。但电力行业的基础设施价格昂贵、寿命很长。手机去商店就能买,但是电表如果坏了,必须由电力公司专人进行诊断、更换。一个正确的标准意味着不管你建什么,都允许扩张和改进。
 《科学时报》:IEC智能电网战略小组在标准制订工程中存在哪些难题?

  Schomberg:标准问题并不是新问题,IEC成立于1906年,发布过6000条电工标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万余名专家参与标准制定工作。

  但今天我们的一个大问题是各国已有很多现行的标准,这些标准各式各样,并且按照这些标准制造了很多产品。我们小组有几百条和智能电网相关的标准,仅文件就堆积成山,很难处理。

  因此IEC在明年1月准备对外发布一个Mapping Solution,这套解决方案在IEC智能电网战略小组内已经在用。这是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能像GPS一样给专家起导航作用,同数据库相连,帮助专家知道缺失了,需要什么,提供专业的建模信息。在IEC之外,一个协助制订标准的解决方案也很重要,因为世界上还有其他的标准组织独立工作。

  《科学时报》:一个全世界统一的标准何时才能建立?

  Schomberg:每个人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是一个改革的过程,大家都在努力,我相信5年内能有很大进步,但是要形成一个一致的标准可能还要很久。因为标准的制定很复杂,我们需要一条路径来推动标准的制订。

  智能电网的有些标准已经比较成熟,被广泛接受,如IEC的5个核心标准已被公认为基础,中国国网公司的路线图就是建立在这5个标准之上的,NIST和德国的路线图也是如此。而其他的标准也需要这样一致化的过程。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刚刚发布了他们的初步标准,这说明他们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美国长期以来对标准的制订都很积极,也推动了其他国家的进步;欧洲也出台了鼓励政策,正在加速欧洲标准的制订。现在大家都很积极,谁能第一个解决这个问题还很难说,彼此需要更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我一直倡议,标准制订需要在技术基础上理性讨论,IEC缺失的标准没有必要从头开始,可以借鉴其他组织的标准,以此为起点,加速制订过程,尽快填补空白。

  商业模式成短板

  《科学时报》:建设智能电网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将来仅仅更换智能电表就代价不菲,这笔钱会由谁埋单?

  Schomberg:这笔钱总得有人出,即使是政府埋单,那也是纳税人的钱。

  以法国为例,更换3500万个电表需要花费40亿欧元。按照我们现在的市场规则,这笔费用将由配电网的运营商——法国电力配电公司(ERDF,输、配电分离后从EDF分离出的子公司)投资。但是政府允许ERDF在电网上稍微多收一点钱,因此一段时间之后就能赚回去。也就是说,每个消费者都付了一点,不过是分期付款。

  但同时,安装智能电表能够实现实时电价,这就允许不同提供商之间的价格竞争,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因此消费者也不是白白付出。

  《科学时报》:目前,世界各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很快,而智能电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并不匹配。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Schomberg:如果没有智能电网,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就很难发展起来,因此这两者的发展速度理应相匹配,问题在于谁来埋单。

  要发展智能电网这个市场,必须有人投资,这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可能是不同的投资人,因此获益人也不同。建设风电场的人不仅仅要投入建设成本,如果想要挣钱,还必须并网,这就要求他们为升级以适应智能电网埋单。

  这是一个需要开放讨论的重要问题。智能电网和现在的电网体系是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平行地发展3个方面,那就是技术、标准和商业模式。前两者的讨论很多,但是谁付钱、谁受益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充分讨论。如果看不到利益,怎么会有人投资呢?

  可以发现,技术和标准对所有国家都是一样的,只有商业模式是由各国政府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法国现在的商业模式就是成本分摊、利益分享。

  这3条腿要同时走路,否则有了技术也不能推广,有了标准也无法商用。这就像一张凳子,三条脚才能站稳,缺一条都难以支撑。

  现在的尴尬是我们正处于一个锁死的态势,技术、标准和商业模式这三方面正相互对望着,但没人主动往前迈步。这不是某一方的事,要发展智能电网最关键的核心是要让这三者向一个方向努力。

  《科学时报》:有说法称智能电网会像互联网一样变革当代人的生活。你觉得会吗?

  Schomberg:从某种意义上是这样。因为智能电网的普及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巨大产业链和市场,这不仅仅是少付电费、少用能源的问题。从这点上来说,和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产业链是类似的。

  另外,互联网将会辅助智能电网,让我们生活得更舒适。比如手机可以远程控制家用电器、汽车等等,在你到家前能提前打开空调、开始煮饭。这是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这不仅仅是智能电网的问题,更大范围来说,我们也可以考虑电力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如果和更多的基础设施相连,就是所谓的“智能城市”。没有理由认为这次智能革命只发生在电力系统,我相信各个领域都会发生变革。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