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中国电力 » 电力概况 » 正文

浅谈中国近十年的电力体制改革之路

日期:2010-07-08    来源:管理观察  作者:管理观察

国际电力网

2010
07/08
14: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 电力体制

    在现代社会中,电能已成为农业、工业、交通、国防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能源。电能已像粮食、空气和水一样,成为支撑现代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之一。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柱产业,其体制的改革可以说是牵动着整个国家发展的命脉。从来没有一个体制可以是完美无缺的,在吸取别国电力体制改革优点再结合现代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我国一直在对电力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在电力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之际,也同时暴露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都是电力体制完善之路上所不可避免的。

    一、电力体制改革十年艰辛路

    面对原来由政府“独家办电”的陈旧体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应运而生。1997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成立标志着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并确立改革方向为“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一年后,电力部撤消,国家电力公司则颁布了“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公司制改组实施方案”,确定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主要改革思路,这一思路实施具体分为:1998年到2000年,到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2001年到2010年,基本完成跨大区联网,形成全国联合联网,统一调度;2010年以后,根据条件实行发、输、配三个环节分开,建立规范有序的电力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引入竞争机制。

    2002年,中国电力体制面临市场化改革。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境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2005年4月5日,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规定,容量电价由政府来确定,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

    2006年国家电监委制定的“十一五”电力改革8项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中,还包括处理厂网分开的遗留问题、加快建设区域电力市场、深化农村电力改革、电力法和配套法规修订、电力企业重组、输配电价改革、政府监管体制和对电力行业规划体制的完善等。

    二、十年体制改革硕果累累

    在各方面的协同努力下,以中国电力企业挂牌为标志,2002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努力,电力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可谓硕果累累:

    (1)电力行业的发展大力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的发展没有因为电力体制的改革而受到影响;

    (2)全国电力生产运行部门共同努力,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但通过进一步总结,可以为继续推进体制改革提供更加成熟的经验。

    三、浅谈电力体制改革

    在了解到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后,我们意识到,电力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使我国电力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并让人民能从中受益。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无疑是电力体制改革的突出特征,制定这项体制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垄断,进入竞争。要培育竞争主体,首先就要把发电厂从电网经营企业中分开,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发电资产进行重组,使发电厂成为独立的体系。在厂网分开后,电价的灵活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电价的制定不再遵循以前的一厂一价、一机一价的原则,电厂作为独立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电成本、发电质量、地理位置、输送距离等因素,灵活的调整其电价。我认为国内专家提出的“分环节”制定电价的标准是很实际也是很合理的。也就是常说的“三段式电价”。其中上网电价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监管,统一定价;销售电价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期间由政府监管,待电力体制进一步改革后,逐步转向市场定价。虽然电力行业属于自然垄断性行业,很多方面需要国家进行整体的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巨大的电网进行安全稳定的运行,但并不是所有环节都需要垄断经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就是将不需要垄断的部分市场经济化了,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的发电市场。这种做法对于人们的最直接利益就是电价的制定将更加的合理。但是我国现在依然有电力行业垄断的一些遗留问题,要想在在我国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上述谈论的发电体系的独立化,电价制定的灵活化,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都是为了完善我国的电力行业体制。我认为一个好的电力行业最需要保障的是各行业和居民用电的安全可靠,保证电能的良好质量,只有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才能保证国家发展的各种需求,最后我们考虑的才是电力行业的经济利益。让我们回顾一下世界上发生的几起大停电事故: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停电——造成附近居民生活不便,城市交通几近瘫痪;哥伦比亚大停电——影响人口数百万,直接损失至少数亿美元;美国纽约部分地区大停电——市区陷入混乱,交通瘫痪……多少“大停电”事故为我国电力行业拉响了警钟,一旦酿成“大停电”事故、导致电网大面积崩溃,将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无论电力体制如何改革,供电的安全可靠,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2007年6月,世界首个“大停电”事故自动防御控制系统在江苏电网建成投用。该技术投用后,使电网能以秒级速度拦载、控制“大停电”事故发生、扩散。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是必经之路,势在必行。一个体制从实施到完善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我们必须放稳脚步,一步一个脚印,稳重求快,稳重求好,在实践和总结中解决电力行业体制中残留的问题。几年之后,我也将成为电力系统中的一员,我相信,通过电力同仁坚持不懈的努力,严谨认真的态度,稳重求新的创新,我国电力体制终将成为一个完善良好的体制。 (作者:朱程雯 来源:武汉大学)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