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国内电力要闻 » 正文

从发电量数据看GDP的“水分”

日期:2010-03-31    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中国企业家

国际电力网

2010
03/31
15: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发电量

  经济理论中,用电量与GDP的高关联度是得到公认的,而此理论在中国却总是“水土不服”。

  中国经济有太多的地方让人看不懂,经典的西方经济学中大量的经典理论在中国被颠覆,平民百姓也就罢了,但对于专门吃这碗饭的经济学家来说,就有点难堪了。不仅是国内的学者,甚至西方的“老师们”也大呼中国开创了一种模式,试图用重新构建的理论来对付,但有些事实却是必须找到答案的,也是能找到的,就看视角对不对。

  在27日中电联举办的2010年经济形势和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司长郝卫平表示,今年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带动下,全国用电量将实现快速增长,增幅可能超过去年,达到8%或者9%。但就各方预测来看,2010年中国GDP的增长达到10%绝对是大概率事件,用电量将再次被GDP甩在后面。

  在经济理论中,用电量与GDP的高关联度是得到公认的,而此理论在中国却总是“水土不服”。

  2009年的大幅背离,就在当时激起“惊声一片”。去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02%,但同期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却分别增长6.1%和5.1%。对此,外国学者也被搞得云山雾罩,最后只能得出中国GDP数据有水分的结论。这当然不是有关当局能够接受的说法,一大批肩负“反击”使命的国内经济学家绞尽脑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不外乎有两条路径:其一是“正常说”,当时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表示,这种背离直接从统计数据来看无法进行解释,并以日本和美国也曾经出现过这种现象来反证这种背离属于“正常”,当然我们知道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正常”;其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说”,认为第二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是主要原因。但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个长期现象,况且在“保增长”目标下的天量投资是很耗电的,同样分析不清!

  这样一个“悬案”真的没有答案吗?我们应该相信世间的事情肯定“有因必有果”,安邦的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中国发电量增长数据落后于GDP增长,主要原因是投资效率问题,其实质又在于企业开工率不足。其实中国人都知道,我们的投资很多时候都是“戴帽子”下来的,头顶着诸如“产业振兴”、“区域振兴”的光环,这使得投资带有强烈的政府背景,以及命令式的特点。说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能干自然是要干,不能干创造条件也要干!但这种“干”却是浮于表面的敷衍,投资到了位,至于是否最终转化为生产,却没人注意。这就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中国范本。其实,用电量增速低于GDP增速恰恰就反映了这一点,反过来也解释了二者为何经常“分手”的原因。因为投资的时候,资本形成反映在了GDP当中,GDP的数据自然就上去了;而企业生产肯定是要用电的,但由于实际上没有开工,或开工不足,发电量的数据也自然就跟不上去,二者增长幅度当然就不同了。

  如果扩大投资继续沿用计划思维,如果经济决策继续行政化处理,用电量这个指标就无法用在中国身上。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外国学者坚持用电量与经济增长应该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的理论没错,但他们不懂中国特色到底是什么,而国内专家又总是“照搬书本”。陈功指出,这是个经济结构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增长强调要调结构是对的。发电量增长落后于GDP增长也证明了经济结构的问题很多,根子在于政府投资很多,效率不高。国有企业主导投资、民营企业盲目投资,这种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率所不允许的事情,还要进行多久?这些都是我们的主管领导,尤其是发改委要尽快回答的问题。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