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国内电力要闻 » 正文

《2006年中国电力行业社会形象调查报告》发布

日期:2006-11-27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中国电力报

国际电力网

2006
11/27
07:5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 电力 行业 社会 形象 调查 报告 发布

   《报告》显示,电力改革发展赢得了较高社会评价
   《报告》呼吁,要进一步加强电力行业的舆论宣传

  11月24日下午,作为和谐电力论坛的一项重要议程,中国电力报社总编辑白俭成发布了《2006年中国电力行业社会形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赢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电力行业的社会满意度较高,但影响电力行业社会形象的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

  为充分了解社会公众对电力行业社会形象的认识和评价,为和谐电力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中国电力报社委托有关社会调查机构,首次进行了“中国电力行业社会形象调查”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形成了《报告》。

  本次调查采取“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样调查、进行定量研究”的调研方法,内容包括供电、发电、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等领域的若干问题,收到3000个有效样本。调查的数据结果,基本上能够反映社会公众对电力行业社会形象的客观认识和公正评价。

  《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行业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电力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几乎成为所有被访者的共识。

  《报告》表明,电力行业长期以来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宗旨,积极推行“始于客户需要,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始终把向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能作为行业的战略任务和重要的社会责任,使电力行业的社会形象赢得了较高的社会满意度。

  《报告》同时显示,影响电力行业社会形象的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首先,公众对电力行业相关业务的认知度较低。其次,电源结构与公众的要求和期望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数据显示,35%的被访者认为我国电源建设的方向应侧重于水力发电形式,31%的被访者认为应侧重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形式,26%的被访者认为应侧重于核电的发电形式,只有8%的被访者认为应侧重于火电的发电形式。此外,电价问题成为电力行业招致非议的重要因素。

  被访者在充分肯定电力行业的总体社会形象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给予了比较客观的评价。48.1%的被访者认为电力供应难以满足用电高峰的需求;20.7%的被访者认为区段电价差价过小,难以调节用电需求;18.6%的被访者认为电价过高,价格机制僵化;还有9.3%的被访者认为在供电领域内仍然存在着脸难看、事难办等不协调现象。

  为此,《报告》提出建议:建设和谐电力,要坚持电力与社会和谐发展,坚持电力与环境和谐发展,坚持电力与人民生活和谐发展;必须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电力行业的舆论宣传。

  《报告》认为,社会对电力的误解和批评,与电力行业缺乏足够的对外宣传和沟通有很大关系。就此,《报告》强调,必须加大电力行业的舆论宣传力度,让社会大众更多了解电力行业的特点、电力产品的特性,更多了解电力行业服务社会的政策、措施,更多了解电力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进一步通过舆论平台展示电力行业风采,营造和谐电力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