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水力发电 » 正文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 曾培炎出席开工仪式

日期:2006-11-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国际电力网

2006
11/26
12: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金沙江 向家坝 水电站 建设

继三峡工程、溪洛渡水电站之后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26日正式开工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正式开工。

    他强调,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序开发水能资源,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遵循进度服从质量安全的原则,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移民工程质量,努力提高水电建设现代化水平,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向家坝水电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开工的第一座特大型水电站,坝址位于四川省宜宾县与云南省水富县交界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是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最末一个电站。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超过300亿千瓦时,是我国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并兼具防洪、航运、灌溉等经济社会效益。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向家坝水电站预计2008年截流,2010年二期工程大坝混凝土开始浇筑,2012年坝体具备挡水条件,水库蓄水,2015年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工程竣工。

    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代省长秦光荣,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平、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等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三峡总公司等各有关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开工仪式。

    这座装机600万千瓦的水电站是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下游在建的第二座大型水电站。去年底,装机1260万千瓦的溪洛渡水电站也在金沙江下游开工。这两座电站的总装机规模超过中国目前最大水电工程长江三峡水电站。

向家坝水电站的承建者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作为中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项目,金沙江开发的水电将主要输往用电紧张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同时兼顾四川和云南。

    这座电站淹没区涉及四川的宜宾和云南的水富等6个县,约有8.8万人需要搬迁。目前,电站施工区已搬出8000人。

    向家坝电站将于2015年全部竣工投产,年发电量307亿千瓦时。整个工程投资约434亿元,其中包括用于移民搬迁的152亿元和用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15亿元。

    全长3464千米的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流经青海、西藏、四川和云南,其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12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的16.7%,是中国正在开发的最大水电基地。

    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蕴藏丰富的水电资源也正在成为中国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

    来自水利部门的数据显示,中国水力资源可开发水力约5.4亿千瓦,目前开发的仅有1.2亿千瓦至1.3亿千瓦,开发度约22%,而发达国家水电的平均开发度已在60%以上。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表示,中国力求到2020年使其水电装机容量发展到2.5亿千瓦,水能资源开发度达到46%,届时,中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水电大国。中国三峡总公司2002年获国务院批准,负责开发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4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850万千瓦,规模超过两个三峡电站。

    据该公司介绍,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的前期勘测也正在进行,预计2009年开工,2020年基本建成,公司还计划在未来20年内中国水能资源富集的西南地区再建10多个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的水电站。

    我国西南“水电王国”崛起全面提速。向家坝水电站开工,标志着我国大西南的世界级“水电王国”的崛起全面提速,这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世界水力最富集之地在中国,中国水力最富集之地在西南。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河从“世界屋脊”直泻而下,形成汹涌澎湃的峡谷急流。

    截至2005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亿千瓦,这个数字又“大”又“小”——绝对值很大,水电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首位;相对值很小,在中国整个电力装机容量里面只占到24%,水电发电量只占全国发电量的18%。

    在水电开发上,我国是一个“后来者”。水力资源开发比发达国家远远滞后,美国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开发了全国70%左右的水力资源。而在我国,1.1亿千瓦的巨大装机容量也只相当于可开发水电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水力资源随波而逝,空流到海。在全国水电资源第二大省云南,2005年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干流累计投产水电装机260万千瓦,仅占三江干流可开发量的3.2%。

    水电起步晚,造成中国能源结构与西方国家相比有一个明显“特色”:环保条件较好的水电、核电以及石油、天然气比重明显偏低,具有以煤为主的显著特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告诉记者,200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76.3%和68.7%,远远高于全球平均27%和27.8%的水平。

    水力资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不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物质,而且不会枯竭。仅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等4个梯级电站建成后,每年发电量是1800亿千瓦时,折算成标准煤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煤。在能源供应持续紧张、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大西南“水电王国”的潜力进一步凸显出来,“集中力量发展水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向家坝水电站“喷”上了绿草。此前这里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前期施工项目。记者走进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看到,施工区道路平整,两边山坡绿油油一片。一问技术人员才知道,山坡上的绿草竟然是用特殊技术“喷”上去的。

    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部副主任姚元军告诉记者,为了将向家坝建成一座绿色水电站,建设者想了不少办法。向家坝施工区的岩石属于泥岩,不动不要紧,一挖出来遇雨就会变成泥,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他们采用了被称为“TBS”、“CBS”的特殊工程技术,将一层植物生长基质喷植在山坡上,使原本裸露的山坡变成了浓绿的草坪。

    向家坝建设部环保中心副主任丁衡英告诉记者,向家坝水电站环保建设的一大亮点就是水土保持。以往有些工程没有注意工程表层土壤的收集,工程一开建,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等到工程完工了,就到别的地方去买土,导致了工程成本过高。向家坝施工区的表层土壤比较肥沃,如果和其他的废渣一起倒掉,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

   为此,工程建设者们一方面采用特殊技术在道路两边山坡上喷植绿草,另一方面细心收集工程开挖的表层土壤。今年施工区已经收集了30万立方米,其中有10多万立方米用在了工程绿化上。
 
    向家坝水电站将凸显五大效益 

    总装机600万千瓦的向家坝水电站定于本月26日开工。向家坝电站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改善通航条件、防洪、灌溉、拦沙、对溪洛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等综合效益,必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在发电方面,向家坝水电站总装机600万千瓦。近期上游有锦屏一级、溪洛渡水电站调节时,保证出力200.9万千瓦,年发电量307.47亿千瓦时,发电效益巨大。远期上游干支流规划的虎跳峡、两河口、白鹤滩等梯级大型调蓄水库相继建成后,保证出力将增加到350万千瓦以上,发电量和电能质量将稳定提高。巨大的电能通过直流特高压送往华中、华东地区,向家坝电站送出的±800千伏、640万千瓦直流特高压是国产化示范工程。
 
    在防洪方面,向家坝水电站汛期预留防洪库容9.03亿立方米,具有控制洪水比重大、距离防洪对象近的特点。兴建向家坝水电站与溪洛渡水电站联合运用是解决川江防洪问题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配合其他措施,可使川江沿岸的宜宾、泸州、重庆等城市的防洪能力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50至100年一遇的标准。
 
    在航运方面,向家坝通航建筑物按四级航道标准设计,可通行2×500吨级船队,水库形成后,将淹没需要整治的84处碍航滩险,库区将成为行船安全的深水航区,航运条件得以根本改善。
 
    在灌溉方面,向家坝水库建成后,可引水灌溉下游14个县市农田370万余亩,并可解决灌渠沿线部分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问题,对于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环境方面,电站年平均发电量300多亿千瓦时,可替代同等规模的燃煤火电厂,相当于每年减少原煤消耗约1400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00万吨、二氧化氮约17万吨、二氧化硫约30万吨,不仅可以大大节约煤炭资源,而且可减少燃煤污染,改善四川盆地环境质量。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