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中国核电技术自主化:漫漫崎岖路

日期:2009-04-09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文友

国际电力网

2009
04/09
07:4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核电技术

    2009年3月底,中国浙江的三门核电一号机组将浇注第一罐混凝土。这台机组,将是世界上首台AP1000核电机组。美国西屋公司的核电三代技术AP1000在其他国家尚无成功经验。引进和建设工作的步步推进,让原先对AP1000的种种的猜测、观望和期待有了越来越真切的具象。而根据相关规划,在引进并消化吸收相关技术的基础上,AP1000将在2011年实现批量建设。

    AP1000在国内开工上马的大背景,则是世界核电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核电建设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适度发展”后,亦加速迈进“积极发展”阶段。伴随政府拉动内需的政策,中国的核电投资在09年形成新一轮高潮,未来中国的核电发展将进一步提速。根据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到201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而综合各方消息,装机容量的目标可能还会进一步提升。

    《规划》亦强调,要统一发展技术路线,坚持自主设计和创新,注重借鉴吸收国际经验和先进技术,努力形成批量化建设先进核电站的综合能力;同时全面建立起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形成比较完整的自主化核电工业体系和核电法规与标准体系。

    不断提高核电技术自主化能力,推动中国核电事业的大发展,这显然已成为各方共识。在09年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第三次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推进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是加快核电建设的重要保障。张国宝强调,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能源局将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骨干企业,大力推动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加大组织协调和政策支持,统筹完善发展规划。

    国家对未来发展核电自主化的方针、模式和路线都有所规划,业界的争论点在于“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提升和锤炼中国核电技术的自主化能力?”。而伴随美国第三代核电的引进和开工建设,这样的讨论和争议再次升温。争论背后,或多或少地影射出了中国核电工业创新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引进AP1000能否统一技术路线,中国会否成为试验品?未来谁来主导知识产权?如何正确处理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的关系?如何以战略设计和体制改革来提升中国核电技术的自主化能力?带着这些问题,《能源》记者与核电专家、企业领导人、战略学者展开对话。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