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动态 » 正文

傅光云:煤电僵局可望打破?

日期:2009-02-23    来源:市场报  作者:傅光云

国际电力网

2009
02/23
17:2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傅光云 煤电

  在煤电僵局持续了数月后,近日传出消息,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国电集团和华电集团已经与山东省淄矿集团签订了涨价15%、共114万吨的煤炭订货合同。随后,国投电力集团所属的钦州发电公司又与神华集团签订了另一份煤炭合同。据悉,钦州发电公司所签合同中的煤炭价格可能比原先电企坚持的价格上涨了10至40元左右。这意味着,煤电双方僵持数月的对峙有望就此结束。

  也有消息称,国电并未与煤企签订任何合同,而他们也将坚守五大电力集团共进退的“誓言”。由此可见,电煤利益博弈还在继续,但僵局可望在近期打破。

  理顺利益链条解煤电争端

  笔者近日联系了山东淄矿、国电和华电集团。但除了国电集团称不知情外,其余两个集团未作任何表示。据了解,在去年的煤炭订货会上,神华、同煤等大型煤炭集团提出了每吨550元的价格要求,而电企方面只接受每吨420元的价格,甚至希望回到2008年初的煤炭价格。因为价格上的较大差异,五大电企在当时未签任何合同,并结成同盟共应煤企。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分析师宋亮表示:“近期流传的消息折射出了双方谈判僵局有所缓和的信号,但在利益链条尚未理顺的情况下,争执在所难免。不过,根据以往的拉锯战经验,最终煤电双方仍将达成一致。”

  从现在的煤价情况看,五大电企坚持不签涨价合同确实符合目前市场现状。查看最近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的相关情况,煤炭价格与去年10月10日相比,下降空间在200至300元之间,幅度甚大。而在库存方面,截至2009年2月14日的数据,秦皇岛港务集团共存煤炭738.3万吨,与去年6月相比,现在的库存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尽管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煤炭企业方面也有继续坚持涨价的理由,因为他们有国家能源局“撑腰”。2月6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煤炭企业要求每吨涨价50元有其合理性:一方面,2009年煤炭行业增值税由13%提高到17%,这可能会使煤炭的成本每吨增加近20元。此外,资源税改革将把以前从量计征方式改为从价计征,也会增加煤炭企业的成本。同时,还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已上书国务院,建议电煤合同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上调5%至8%。

  在双方都有绝对理由的情况下,到底何时能够结束争端,签订合同?

  “什么时候利益的链条理顺了,也就意味着煤企和电企之间的合同问题解决了。”宋亮如是说。在之前的能源大会上,张国宝也表示,煤企和电企都是国有企业,应以大局为重,解决好问题。

  解决价格传导机制差异很必要

  与此同时,在争执继续的情况下,电力企业也想到了应对之策:引进国外价格相对低廉的煤炭,以此应对国内煤炭企业的“要挟”。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和广电集团4家电力企业与俄罗斯、印尼等海外煤商签订了供煤合同。从国际煤炭市场上看,目前国内煤炭价格与国际煤炭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国内市场价格高出国际市场100元/吨左右。

  “现在电企的心态很明确:谁的便宜要谁的。”宋亮表示,“由于中国煤炭是市场化经营,所以采购国外的煤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降低国内煤炭的价格。”不过,他认为,从总体形势上看,电企的供煤最终还得依靠国内力量,全部依靠外国煤并不现实。“等到五六月份国内煤企进入夏季储煤阶段的时候,电企就有可能出现煤荒,那时候就该轮到电企着急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大量采购国外的低价煤实际上是在给国内煤企施压,迫使其接受电企所要求的煤炭价格。但某电力集团燃料部门的负责人却向媒体表示,电力企业引进国外煤并非仅仅是煤电谈判中的谈判策略。

  纵观目前的现状,由于两种不同的价格传导机制造成了煤电双方争执不下。其中,煤炭属于市场化运营,而电价则是依据国家来定价。

  “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来看,迫切需要市场化经营电价。”宋亮认为,“这样既可以保护电力资源,扼制浪费电力资源的状况,也会解决每次的电、煤企业拉锯战。”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