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国内电力要闻 » 正文

中电联发布《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日期:2006-08-01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张一龙

国际电力网

2006
08/01
00:2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电联 发布 报告

    今年装机投产规模将创最高记录

  预计今年我国将投产电力装机7500万千瓦,发电装机投产规模将创历史最高记录。这是记者7月31日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得到的信息。

  在会上,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王永干向社会发布了《2006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0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电力消费保持高速增长,但速度有所回落,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电力供需紧张形势继续得到缓解,缺电范围和缺电程度明显减小。2006年下半年,预计发电机组投产规模将超过上半年水平,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在迎峰度夏期间,局部地区会有一定程度的电力缺口,但缺电程度、持续时间和缺电范围将大大减小,迎峰度夏结束后全国电力供需总体情况将逐步趋于平衡,仍有少部分地区存在时段性、季节性供需紧张。

    王永干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继续缓解,全国缺电省份由2005年年初的25个省逐步减少到今年1月份的9个,再减少到6月份的4个。6月份以来,各省高峰负荷持续攀升,导致系统峰谷差拉大,华北、华中、西北等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在用电高峰时期有浙江、河北南网、广东、云南四个省区发生拉路限电情况。从总体上看,上半年全国尖峰负荷最大电力缺口不超过1000万千瓦。

    上半年,电力供应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发电装机快速增长,供应能力明显增强,全国新投产发电机组3241.46万千瓦。其中火电在新增装机中占88.48%,持续两年比重过高。二是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发电量12686.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三是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四是电煤库存不断上升,供应基本正常。截止到6月底,全国直供电煤库存2476万吨,平均库存为13天。

    在电网输送方面,迎峰度夏前一大批输变电工程的投运,大幅提高了电网输送能力。上半年,全国共完成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743.64亿元,投产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17788.72千米,变电容量6580万千伏安;上半年区域间电力电量灵活调剂更加频繁,全国跨区域送电量完成355.0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82%。同时,区域内西电东送电量大幅增加,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更加突出。京津唐电网从山西、内蒙受进电量同比增加51.25%,西电送广东同比增加57.47%,西电送广西同比增加3.36%,缓解了因资源结构性缺电或季节性缺电造成的部分区域电力供需紧张形势。

    王永干指出,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工业用电仍然是拉动电力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化工、建材、黑色、有色四个重点用电行业用电增长对工业用电增长的总贡献率达到50.10%。

    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上半年,全国供电标准煤耗率362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降低6克/千瓦时;全国发电厂用电率6.15%,线路损失率6.19%,比去年同期下降0.22个百分点。

    《报告》还对2006年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作出预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06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将在12%左右,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比2005年下降270小时左右,全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将在1.2左右。

    《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形势仍然偏紧,电力缺口依然存在,进入9月后电力供需形势将继续得到缓解,缺电范围继续缩小,缺电将仅发生在个别省份。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高峰负荷电力缺口为800万千瓦左右,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南方地区。南方电网缺电情况依然比较严重,迎峰度夏高峰时段将存在4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缺口。

    《报告》预计,2006年全国将投产装机容量在7500万千瓦左右,电力供应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国电网投资规模将接近2000亿元,电网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下半年煤炭供需矛盾急促缓和,铁路运输稳定,下水电煤资源丰富,电煤供应充足。

  《报告》认为,在供需形势相对缓和的条件下,电力行业企业仍要高度重视电力安全问题,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在节能降耗方面,电力行业应进一步发挥电力生产消费引导对于其他行业的指导作用。电力行业企业应从加大小机组关停力度、调整发电调度规则、通过技术进步改造老机组、优化调度运行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等五方面抓好节能降耗工作。

  另外,在积极应对电源矛盾缓解后更加突出的电网建设相对滞后问题时,应着力提高配电网的供应能力,确保电力“有电上得去”、“有电落得下”。《报告》还指出,从下半年到今后两年,电力供需将更快缓和并逐步趋于平衡,电力行业应抓住大好时机进行结构调整。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