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二十大报告点赞核电技术!科普让公众由谈何容易到谈“核”容易

日期:2022-10-21    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吕冰心

国际电力网

2022
10/21
11: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核电技术 核能发电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包括“核电技术”在内的不少创新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

提到核,你首先想到什么?是核武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还是核能发电、核能供暖、核医学等核技术应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事实上,核科普工作是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从谈核色变到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全面提高核科学素养、营造核能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伴随核能事业的繁荣发展,为了让公众更加理性认识核,积极支持核,更好推动核工业安全、积极、有序发展,核科普不断创新路径,由谈何容易逐渐迈向谈“核”容易。

▲2022年9月,北京,在国家会议中心展区,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国和一号”亮相服贸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消除公众对核电的担忧

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国产核电站,到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核科技工业始终是我国战略性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高新技术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在当前双碳背景下,核能作为全生命周期不排放温室气体的清洁能源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这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但与此同时,我国核电发展仍然面临着公众接受度低,对核安全仍然心存顾虑等一系列挑战。

曾经有这样一件趣闻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现象:“有专家从中核集团打车,上车后司机询问,把车开到这儿没辐射吧,没事儿吧?”尽管听起来颇有调侃的意味,却也透露出公众对于核能安全性的担忧。

▲海南核电基地俯瞰图 (图片来源/中核集团)

日前,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对吉林、辽宁、河北等12个省共计150个地市县居民进行的《“双碳”背景下核能优势公众认知度调查报告》也印证了这点。报告显示,在公众希望获得更多的核能知识中,排在前三位的便是安全影响、健康影响和环境效应。

徐大堡核电站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针对公众关心的核科普内容,辽宁核电党建工作处宣传干事闫旭介绍,“我们制定了核电科普‘十六进’的宣传路径,进政府、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公益等等,通过科学的核电科普宣传、真情热心的公益事业,树立了辽宁核电积极的企业形象。”他们甚至走进公交系统,面向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进行科普宣讲,带领他们实地参观科普展厅,发放印有科普宣传内容的座套,“因为我们当地是旅游城市,司机是城市印象的第一张名片,对于核电的整体宣传绝对是有益的。”

最终,秉持全方位无死角的核科普理念,通过大量的积极探索,徐大堡核电科普工作得到了公众的支持与认可。

事实上,邻避效应在核电站选址与建设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是难以回避的问题。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科普工作者曲紫晖,也同样见证了附近居民态度改变的故事。在广泛深入的核科普宣传下,当地老百姓逐步消除了因对核电技术不了解而产生的疑虑,态度也从质疑核辐射、核污染到了解了核能是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从排斥核电站建在荣成,到感谢核电站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经济的欣喜转变。

▲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项目,是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技术主要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图片来源/国家原子能机构)

公众可能不了解的核技术应用

在很多人的眼中,最贴近生活的核科技便是核电。事实上,除了安全发电外,核科技如今早已经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医学、公共安全、环保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场景。正如《“双碳”背景下核能优势公众认知度调查报告》所揭示的,核能尽管有多种用途,但是提到核,近四成公众首先想到的仍然是核武器、核电站。

基于公众对于核技术应用的认知短板,此前在北京举行的“魅力之光”杯核科普活动10周年暨首届核工业核科普创意大赛启动仪式上,多位专家表示应该积极面向公众进行核应用科技的广泛科普。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就有钴60技术的身影,通过辐照灭菌,大大压缩了医用防护服从运抵、卸货到灭菌完成的周期,成功发挥了支援抗疫的作用。

在工业领域,利用辐照技术改性高分子材料,可以使其具备低烟、耐高温、不易老化等优点;经过辐射加工获得的高性能塑料,可以用于制造卫星器件,制造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人工角膜等等。

在农业领域,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农产品和食品辐射加工、昆虫辐射不育等领域,成为改造、革新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科学技术。

在医学领域,核技术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可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以放射性药物为例,它是一种含示踪核素标记的生物制剂,可应用于核医学示踪分子诊断技术。与核医学显像设备配合使用,其对肿瘤诊断的发现率可达90%。核药还可用于免疫系统疾病,特别是肿瘤相关疾病的治疗。此外,肿瘤放射治疗是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重点方向,是通过利用各种放射线(如X线、γ线、电子束等)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技术,与手术、化疗并称为目前肿瘤临床治疗的三大核心手段。

在公共安全领域,X射线、γ射线、中子等探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客运和货运安全检查中。

在环保领域,核分析技术已应用于大气污染物监测、水体和各类环境样品的分析中;利用辐照技术开展大气、废水、污泥的净化处理,能获得比传统处理技术更高效、更低能耗、更准确的处理能力。

(图片来源/中国民用核技术产业网)

全媒体时代,创新核能科普路径

“核科普工作,包括局域科普和广域科普,局域科普是围绕项目支持产业发展展开的,广域科普则是面向全民提升科学素养的。难点更集中在广域科普上,要让核科普能真正抵达公众,让老百姓愿意听也听得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文化学院副院长谭爽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强调了同样的观点:“核科普,应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科学道理,同时也要针对老百姓的疑问进行针对性的解惑。”

在具体的核科普工作实践中,来自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党建工作处的宣传干事侯邦军介绍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利用“魅力之光”等科普活动走遍当地所有的中学,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和老师传播核能科普知识;修建1200多平米的工作展厅,充分利用三门核电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将科普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与工业旅游结合起来,大大拓宽了科普宣传的广度。

“实际上科学传播的方式很多,除了讲课、讲座、讲解、做科学实验、微视频、直播等活动,有计划地建立一批核科普场馆,让公众走进科技馆,了解到核电和风电、水电一样是很安全的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邱成利指出。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