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国际电力要闻 » 正文

美俄英法四国角逐水下核力量 俄核潜艇略处下风

日期:2008-08-29    来源:俄罗斯《核控制》杂志  作者:米哈伊尔•巴拉巴诺夫

国际电力网

2008
08/29
15:1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法国

    自从前苏联于90年代初解体之后,世界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级对抗的冷战格局变为多极存在的局面。面临新的形势,不仅美国俄罗斯迅速调整了其海军战略和核潜艇发展政策,英国法国也在海军和核潜艇发展政策方面作了相应调整。

    尽管各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在发展核潜艇方面进行了调整,但从根本上讲,上述美、俄、英、法等四个国家仍将在21世纪以新的方式展开水下核力量的角逐。近年来各国海军在潜艇技术发展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并在总体设计、隐身技术、武器装备系统多样、电子技术、核动力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此外,现代化潜艇在改善居住性、保持良好的大气环境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也取得许多技术进展,从而保证艇员在长期潜航期间得以精力充沛地进行值班和生活,确保艇员战斗力的发挥。

    美国核潜艇发展回顾与展望

    1954年1月21日,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下水。这是世界海军史和核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海军从此进入核时代。核动力赋予了潜艇无与伦比的水下续航力,使潜艇终于从“凫水”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潜水”艇,作战能力与常规潜艇相比获得了根本性的提高,并迅速成为现代化海军的支柱作战力量之一。迄今为止,各国建造的核动力舰艇绝大多数是核潜艇。

    历史回顾

    人类在掌握原子能之初就意识到,原子能可以作为潜艇推进动力的来源。早在二战时期,美国、英国、德国就提出了研制基于可控链式反应的核动力装置的可能性。但德国由于在二战中战败,失去了研制核潜艇的历史机会。美国从1946年起展开核潜艇的设计和研制工作,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于1954年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SSN571“鹦鹉螺”号。该艇水下满载排水量4092吨,核动力装置采用一座S2W型压水堆,功率为15000马力。1957年,第二艘核潜艇——SSN575“海狼”号投入使用,该艇采用以液态钠为冷却剂的S2G型试验型快中子反应堆,但在使用中暴露出了可靠性低的缺陷,不得不在1959年将该艇上的S2G型反应堆换为S2Wa型压水堆。从此,美国海军核动力潜艇无一例外地都采用压水堆型核动力装置。

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

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建造的第一代核潜艇包括:4艘排水量较小的“鳐鱼”级攻击型核潜艇(俄罗斯称为鱼雷核潜艇),该级艇实际上是装备了核动力装置(S3W或S4W型反应堆)的“刺尾鱼”级潜艇;6艘“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该艇首次采用了水滴线型,并使用美国首批大批量生产的船用反应堆——S5W型反应堆;3艘非量产的“海神”级雷达预警核潜艇,这也是美国海军唯一的一种双堆型潜艇(S4G型压水堆);1艘反潜核潜艇——SSN597“白鱼”号,其特点在于采用了功率(2500马力)和体积都较小的S2C型核反应堆;1艘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687“大比目鱼”号,该艇采用S3W型反应堆,原计划装备“天狮星-Ⅱ”战略巡航导弹,但最终并未装备。

    60年代初,美国大规模建造了第二代核潜艇,从而开始了美国潜艇制造业的新阶段。美国第二代核潜艇的典型代表是“长尾鲨”级攻击型核潜艇,从1960到1965年,美国共建造了11艘(也有资料说是13艘),其首艇于1963年4月在试验中沉没。该级艇采用单壳体结构,水滴线型,储备浮力较小,艇体两端装有主压载箱,艇艏为综合声纳球形基阵,鱼雷发射管则布置在艇体中部,采用单堆单轴动力装置。由于其主要使命是反潜作战,因而在设计过程中特别注重降低噪声水平。从战术技术性能这一角度来说,“长尾鲨”级艇是真正的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在“长尾鲨”之后,美国建造了3艘“三叶尾鱼”级核潜艇,之后是37艘“鲟鱼”级攻击型核潜艇,至1975年全部建成服役。所有这些潜艇的核动力装置都采用S5W型压水堆,功率为15000马力。另外还建造了2艘试验艇用于试验改进型动力装置,即1969年投入使用的SSN671“独角鲸”号和70年代初建成的SSN685“格莱纳德•P•利普斯科姆”号,前者采用S5G型反应堆,后者采用S5W型反应堆,电力推进。

美国“长尾鲨”级攻击型核潜艇

美国“长尾鲨”级攻击型核潜艇

    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核潜艇是“洛杉矶”级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1976-1995年共建成62艘,至今仍是美国海军水下作战力量的中坚。其动力装置采用S6G型反应堆,热功率为130兆瓦。该级艇在批量建造过程得到了不断改进,特别是安静性、声纳和武器等性能日益完善。从SSN719“普罗维登斯”号开始,后续各艇都装备了12座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而从SSN751“圣胡安”号开始,都装备了AN/BSY-1(V)新型一体化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和艇艏水平舵,安静性明显提高。因此,“圣胡安”号以后的“洛杉矶”级艇也叫改进型“洛杉矶”。

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

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

    在发展攻击型核潜艇的同时,美国还大规模研制建造了弹道导弹核潜艇。从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共建成4个级别共59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首批5艘“华盛顿”级艇于1960-1961年服役,其艇体是在“鲣鱼”级核潜艇的基础上设计的,可以携带16枚“北极星A-1”潜射弹道导弹。1961-1963年,建成5艘“伊桑•艾伦”级艇,装备“北极星A-2”弹道导弹。1963-1967年,美海军先后装备了31艘“拉斐特”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该级艇装备“北极星A-2”或“北极星A-3”导弹。后来,所有装备“北极星A-1”或“北极星A-2”导弹的潜艇都换装了“北极星A-3”导弹,而“拉斐特”级艇装备“海神C-3”导弹,后来12艘“拉斐特”级艇换装“三叉戟Ⅰ”导弹。以上三种型号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动力装置都使用与攻击型核潜艇相同的S5W型反应堆。

    为取代老化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美国于1981-1997年建造了18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该级艇为单壳体结构,水下排水量18750吨,主要武器为24枚“三叉戟”导弹。动力装备采用 S8G型核反应堆,热功率为220兆瓦,低速航行时电力推进,因此是美国安静性最好的第三代核潜艇。

美国“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美国“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page_break]

    发展现状

    苏联解体后,包括核潜艇在内的俄罗斯军事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到90年代末,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现役核潜艇数量最多的国家。截止到2006年初,美国共有18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和53艘攻击型核潜艇及1艘特种潜艇(NR-1号艇)。尽管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所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核潜艇依然被美军视为现代化海军的关键性力量之一。1992年,美国海军提出并开始实施“由海向陆”的新战略,并在此战略指导下于2002年颁布了《21世纪海上力量》发展构想,提出要构建包括 “海上打击” 、“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三部分作战力量的“21世纪海上力量”。据此,除夺取制海权等传统任务以外,美国海军还赋予潜艇部队一系列其它任务:对岸上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进行水雷战;确保交通线的安全;协助实施两栖作战;为特种部队的行动提供保障等。每艘潜艇都应准备执行广泛的任务,而作为潜艇部队,应与海军其它兵种和其它军种在统一的“作战信息空间”内密切配合,协同行动。

    “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未来20年内仍将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美苏《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该级艇的数量从1991年起被限制为18艘,其每枚导弹所携带分弹头数量为8个。1997年,该级艇最后一艘即SSBN743“路易斯安纳”号列装后,“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建造工作宣告结束。该级艇前8艘装备了“三叉戟Ⅰ”潜射弹道导弹,其余10艘装备“三叉戟Ⅱ”导弹。其中前8艘中的SSBN730、732和733号艇从2000年起开始换装“三叉戟Ⅱ”导弹,最后一艘的换装工作将于2008年完成,预计这些潜艇将服役至2026年。而根据《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头4艘艇(SSBN726~729号艇)将退出美国战略核力量(2001年12月美国国会已经批准)。美国海军决定将这4艘艇改造为巡航导弹核潜艇,用于为特种部队的行动提供保障。据此,这4艘艇将安装垂直发射系统,每艘艇的24个导弹发射井中的22个将安装154具垂直发射装置(22×7),用于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另外2个发射井改装为蛙人和潜水器进出闸(蛙人编制估为66人)。其中SSBN726“俄亥俄”号和SSBN727“密执安”号的改装工作已从2003年开始。4艘艇的改装费估计为39亿美元。

    1991年之前,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主要发展计划是建造29艘SSN21型即“海狼”级艇。“海狼”级艇是为在苏联周边海区首先是北极地区与苏联低噪声核潜艇进行对抗而研制的,因此在研制过程中十分注重提高低噪声航行速度,采用了新一代核动力装置,动力源为1座220兆瓦的S6W型压水堆,推进方式为泵喷射推进。该艇航速快(35-39节),火力强(8具660mm鱼雷发射管,弹药基数50枚),自动化程度高(AN/BSY-2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性能非常优越。但随着苏联解体和美海军实施“由海向陆”的战略,美国认为“海狼”级艇不适合近海作战且造价昂贵(单价28亿美元),因此于1992年决定只造3艘。该级艇全部3艘——SSN21“海狼”号、SSN22“康涅狄格”号和SSN23“吉米•卡特”号已分别于1997、1998和2005年建成服役。其中“吉米•卡特”号与最初的设计方案有重大改变,其艇体插入了长30米的双壳体舱段,成为一艘可遂行侦察、水下作业、支援特种作战和试验新设备等多种任务的多用途潜艇,改建费8.87亿美元。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为取代“海狼”级艇,美国从1993年开始研制造价更低廉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该艇最大限度地符合美国海军新的任务要求,将首先用于地区冲突中的近海作战和对岸突击,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海狼”级艇的技术成果。“弗吉尼亚”级艇尺寸与“海狼”级接近,但核动力装置更简单、造价更低,其S9G型反应堆功率为40000马力,比“海狼”级艇小50%(60000马力)。艇载武器重新采用“洛杉矶”级艇的配置——4具533mm鱼雷发射器,12具“战斧”式巡航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艇上装备一体化CCSM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及自主式作战潜水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将来在建造过程中对进行改进或改装。

    “弗吉尼亚”级艇计划共造30艘。1999年9月2日,位于格罗顿的通用动力公司电船分公司开工建造首艇SSN774“弗吉尼亚”号,并于2004年建成服役。2003年电船分公司和纽波特纽兹公司获得2007年前开工建造7艘“弗吉尼亚”级艇的巨额订单,合同总额87亿美元。这一订单使7艘艇的总建造费节省了10亿美元。计划从2006年起每年交付1艘,从2007年起每年交付2艘。由每年建成1艘增加为每年2艘可使单艇造价由20亿美元降至18亿美元。与此同时,美海军经评估认为,这一采购规模显然不足以完成海军所担负的全部任务。在过去的15年里,美海军攻击核潜艇数量减少近一半:即从100艘左右减至53艘。与此同时,近6年来仅有2艘“海狼”级艇服役。迄今已有13艘“洛杉矶”级艇退役。结果导致在近年来的“反恐战争”中潜艇兵力的使用捉襟见肘。美国防部认为,必须保持55艘攻击型核潜艇。1999年11月,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对潜艇兵力结构进行研究后认为,2015年前美海军必须拥有68艘攻击型核潜艇,2025年前必须达到76艘。许多美国海军将领也多次指出,美国必须保持65-70艘攻击型核潜艇。2002年,美海军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G.帕杰特称,太平洋舰队最少要保持35艘攻击型核潜艇,而现在为26艘。很显然,以核潜艇目前的建造速度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前面的研究还指出,从2004年起必须每年建造2艘,而从2008年起必须每年3艘)。作为权宜之计,2004财年美海军向国会申请拨款对早期建造的8艘“洛杉矶”级艇进行中修,并对其反应堆活性区进行再装填,以使其继续服役10-15年。

    前景展望

    目前,美国正在加紧推进下几代核潜艇的研制工作。美海军核动力计划领导人F.布门海军上将提出了21世纪美国潜艇的五大重点发展方向,即网络化,模块化,电动化,大载荷化和多用途化。1998年,美国防部国防科学委员会特别工作小组提交了一份名为《未来潜艇》的报告,对2020年前美国潜艇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并对未来潜艇的具体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该报告称,提高潜艇使用的灵活性和扩展作战能力是潜艇发展的关键方向。报告建议,优先加强潜艇在统一信息作战空间内的联合作战能力,提高传感器和武器性能,并使用辅助性运载工具和作战器材以及所谓的“大洋接口”(即特种舱),用于部署武器和其他有效载荷,以取代目前的鱼雷发射器和垂直发射装置。其他建议还包括:取消指挥台围壳,以提高潜艇在浅水区行动的隐蔽性;提高自动化水平,大幅压缩艇员编制;使用高度一体化的水声和非水声探测系统;实行海上直接轮换艇员制度,以提高部署在前沿地区的潜艇的作战使用强度系数;设计新潜艇时要重视降低其对技术维护的需求。

    美国防科学委员会特别工作小组的研究成果在美国新核潜艇的研究工作中得到了直接体现。根据报告的建议,美海军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签署了根据“潜艇有效载荷与传感器”计划联合研制新一代潜艇的谅解备忘录。美国有关工业企业在该计划框架内组建了2个竞争性的企业集团——以雷神公司为首的“前进PASS”(PASS为“潜艇有效载荷与传感器”的英文缩写)和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首的“协作2020”。两个企业集团对各种未来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并与负责确保设计的技术可执行性并同时参与两个集团的通用动力公司电船分公司进行了密切合作,

    对于所谓的“大洋接口”,两个集团都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实施建议。“前进PASS”集团提出上浮发射装置方案,即将各种武器布置于一个可自主上浮并返回的模块中,该模块不仅能布置于未来潜艇的特种舱内,也可以固定于现役核潜艇的艇体上,从而大大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而“协作2020”集团提出一个名为“低成本隐身自主系统”的类似建议。其他建议还包括:装有多种有效载荷(包括战斗载荷)的艇载无人潜水器;可布置于弹道导弹核潜艇导弹发射井内或未来潜艇的特种舱内的多用途模块(灵活的有效载荷模块)。美国军事专家认为,艇载无人潜水器技术是未来提高核潜艇隐蔽性和作战潜力的关键技术,因而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可担负突击、扫雷、侦察、水下作业等任务的艇载无人潜水器。此外,还推出了一些艇载无人机方案,打算未来用艇载无人机执行侦察、通信、目标指示等任务。“大洋接口”设想将首先SSN23“吉米•卡特”号核潜艇上受实际检验,而计划从第二批“弗吉尼亚”级艇开始(即从第9或第10艘艇起)全面实施“大洋接口”方案,即在这些潜艇艇体中插入特种舱段。

    基于以上设想,“合作2020”集团提出了包括“梅里麦克”、“叛逆者Ⅰ”、“叛逆者Ⅱ”在内的下一代潜艇的具体草图设计,其中后两种方案以燃料电池动力装置取代核动力装置。“前进PASS”集团也推出了使用类似动力装置的鱼雷形双壳体潜艇设计方案,完全取消了传统潜艇的指挥台及其围壳。

    1998年,美国国防部科学研究小组将核潜艇称为“美国海军海上力量的支柱和关键性因素,是美国武库‘皇冠上的宝石’”。在可预见的将来,核潜艇在美国海军作战力量中的重要地位仍将不可动摇。
 

[page_break]

    俄罗斯核潜艇发展回顾与展望

    历史回顾

    1952年9月9日,作为对美国核潜艇研制计划的回应,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着手研制本国第一艘核潜艇——K-3号艇(627型“鲸”级,北约称为“十一月”级)。根据任务分工,潜艇由以В.Н.佩列古多夫为总设计师的第143特种设计局(今圣彼得堡“孔雀石”海洋机械制造设计局)设计,核动力装置由Н.А.多列扎尔院士领导的全苏工业机器制造科学研究设计院(即第8研究院,后改称“动力技术科学研究设计院”)设计,整个计划由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А.П.亚历山德罗夫院士领导。共有135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参加了苏联第一艘核潜艇及其核动力装置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其中包括20个设计局,35个研究所和约80家工厂。

    第143特种设计局于1953年3月前完成了K-3号艇的初步草图设计,1953年3月至1954年5月完成了草图设计和技术设计。1954年6月,第402造船厂(今北方机器制造厂)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开始建造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与此同时,由2座BM-A型压水堆组成的核动力装置地面原型也在奥布宁斯克开始建造。K-3号艇铺设龙骨仪式于1955年9月24日举行,潜艇于1957年8月9日下水,1958年12月交付海军。1962年7月,K-3号艇远航北极,返回后全艇人员受到赫鲁晓夫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2年10月9日,K-3号艇被命名为“列宁共青团”号。K-3号艇水下最大航速可达30节,最大潜深为300米,核动力装置最大功率35000马力,性能优于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

    与对使用核动力持谨慎态度和对潜艇及其核动力装置采取多型号、小批量生产方式的美国不同,急于赶超美国的苏联还在尚未得到第一艘核潜艇及其动力装置的最终试验结果之前,就展开了第一代核潜艇的多型号、大批量建造工作。从1959年到1967年,先后有12艘627A型鱼雷核潜艇、8艘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北约称为“旅馆”级)、5艘65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称为“回声”Ⅰ级)、29艘675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称为“回声”Ⅱ级)建成服役。其中658、659和675型艇均由第18中央设计局(今“红宝石”中央海洋技术装备设计局)设计。苏联第一代核潜艇均采用双壳体结构,有较大的储备浮力,均使用包括2座BM-A型反应堆的双轴核动力装置。但该动力装置特别是其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可靠性并不高,使用过程中事故不断,并造成了人员伤亡。因此,虽然苏联在60年代以前建造了一大批核潜艇,但它们在服役初期实际上还不具备作战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海军没有一艘核潜艇可以派到大西洋去执行任务。

俄罗斯627A型鱼雷核潜艇

    俄罗斯627A型鱼雷核潜艇    直到60年代初,苏联才完全解决了核动力装置工作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但由于噪声大、电子设备和导弹武器性能落后,苏联第一代核潜艇到70年代前已经老化过时,因此苏联从6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将全部659型和部分658型艇改造为659T和658T型鱼雷核潜艇以及658C型通信潜艇。而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K-149号艇换装Д-9导弹发射系统和6枚P-29潜艇弹道导弹后,成为701型艇(北约称为“旅馆”Ⅲ级)。后来,部分675型艇先后换装П-500“玄武岩”和П-1000“火山”导弹系统,成为675M型和675MKB型艇。

    苏联海军从1967年起开始装备更先进的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667А型“宽突鳕”级(北约称为“扬基Ⅰ”)。该级艇装备Д-5导弹发射系统和16枚Р-27潜射导弹,导弹系统布局与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相似,并保留了苏联国产核潜艇的双壳体结构特点。其ОК-700型第二代核动力装置包括2座ВМ-2-4压水堆,总热功率180兆瓦,总功率40000马力。首艇К-137号于1967年11月正式服役。至1974年共建成34艘。部分艇后来换装Д-5У导弹发射系统和Р-27У导弹后,被称为667АУ型。而К-140号艇于1977-1978年换装Д-11导弹发射系统和12枚苏联第一种固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Р-31后,被称为667АМ型艇(北约称为“扬基Ⅱ”)。1972-1977年,在667А型艇的基础上,又建造了18艘667Б型“海鳝”级艇(北约称为“德尔塔Ⅰ”),该型艇装备Д-9导弹发射系统和12枚Р-29洲际弹道导弹,水下排水量增加了1000吨,动力装置采用改进后的ВМ-4Б型反应堆。1975年,又建造了4艘667БД型“海鳝-M”级艇(“德尔塔Ⅱ”),装备改进后的Д-9Д导弹发射系统和P-29Д导弹,弹药基数增加到16枚。1967-1981年,先后建造了14艘667БДР型“鱿鱼”级艇(北约称为“德尔塔Ⅲ”),该艇装备Д-9Р/РЛ/К导弹发射系统和Р-29Р/РЛ/К多弹头导弹。1984-1991年,7艘667БДРМ型“海豚”级艇(北约称为“德尔塔Ⅳ”)建成,该艇装备Д-9РМ导弹发射系统和Р-29РМ导弹。这些艇都继承了667А型艇的艇体和动力装置设计特点。其中667БДР型艇采用ВМ-4С型压水堆,667БДРМ型艇采用ВМ-4СГ型压水堆。

俄罗斯667БДРМ弹道导弹核潜艇

俄罗斯667БДРМ弹道导弹核潜艇

    80年代,6艘941型“鲨鱼”级(亦称“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建成堪称苏联核潜艇制造业的最后绝响。为了确保能在艇上部署Д-19导弹发射系统和20枚发射重量超过90吨的Р-39固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红宝石”设计局采用了独创的双体布局,双固壳对称布置,导弹发射井布置在两固壳之间,满载排水量达48000吨。为使这个庞然大物的水下航速达到28节,采用了有史以来在潜艇上使用过的功率最大的ОК-650型双轴核动力装置,它由2座ВМ-5压水堆组成,总热功率380兆瓦。

俄罗斯941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俄罗斯941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苏联第二代鱼雷核潜艇是“孔雀石”设计局设计的671型艇(“梅花鲈”级),其首艇К-38号于1967年服役。该型艇在保留双固壳结构的同时采用了水滴线型和ОК-300单轴核动力装置,后者包括2座ВМ-4反应堆,总功率144兆瓦。该型艇到1992年以前一直在建造,并在建造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共建造671型15艘,671РТ型(“鲑鱼”级)7艘,671РТМ型(“狗鱼”级)21艘,671РТМК型5艘。从671РТ型开始装备650毫米鱼雷发射管,而671РТМ/РТМК型就技术水平而言实际上属于二代半。

    70年代苏联展开了第三代多用途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在这期间,“孔雀石”设计局设计了971型钢结构艇(“狗鱼-Б”级),“天青石”设计局设计了945型钛结构艇(“梭鱼”级,北约称“塞拉I”级)。两者的首艇——К-284“鲨鱼”号和К-239“鲤鱼”号均于1984年开始服役,两艇均装备ОК-650М01型单轴单堆核动力装置,采用功率为190兆瓦的ВМ-5型压水堆。量产艇则采用相同功率的ОК-9ВМ第三代核动力装置。到苏联解体前,共建造了5艘945型和25艘971型及其改型潜艇。苏联还有一种第三代核潜艇,即1983年服役的685型艇К-278号深水潜艇(后易名为“共青团员”号),该艇由“红宝石”设计局设计,采用钛制艇体,最大潜深达1000米。1989年4月,该艇失事沉没于巴伦支海。

    苏联还研制了采用液态金属(铅铋合金)载热体核反应堆的潜艇。1963年,645型鱼雷核潜艇К-27号加入苏联海军战斗序列,它实际上是换装了2座ВТ-1型液态金属载热体反应堆的627А型艇,动力装置总功率147兆瓦,但由于事故频发,于1968年5月终止试用。与此同时,“孔雀石”设计局设计了705型(“天琴座”级)小型高自动化快速反潜核潜艇。它采用钛结构艇体,ОК-550单轴单堆液态金属载热体核动力装置功率为155兆瓦。首艇К-64号于1970年服役,但两年之后其反应堆也发生了事故,以致6艘量产艇直到1977-1981年才全部建成,它们使用了БМ-40А液态金属载热体核动力装置,被称作705К型。由于这批潜艇可靠性较好,客观上造成苏联海军更加忽视了潜艇标准驻泊条件的完善,而这一点对于使用液态金属载热体核动力装置的舰艇尤为需要。

    巡航导弹核潜艇是苏联核潜艇流派一个独有的分支。这种潜艇的主要使命是打击敌人的航母编队。1969年,第16中央设计局设计的661型艇К-162号开始服役。该艇为钛结构艇体,装备10枚可水下发射的“紫水晶”反舰导弹,采用双轴核动力装置,功率80000马力,双压水堆总热功率为355兆瓦。该艇在试验中曾创造了44.7节的潜航速度世界纪录,但由于它存在成本高、噪声大,结构复杂等缺陷,未投入批量生产,后为“天青石”设计局设计的670型“鳐鱼”级艇所取代。后者吨位相对较小,主要武器是8枚“紫水晶”反舰导弹。单轴动力装置包括1座ВМ-4-1反应堆和1台ОК-350蒸汽发生器等,1967-1972年,共建成11艘。此后建成6艘670М型(“鳐鱼-М”)巡航导弹核潜艇,它与670型艇的区别是换装了П-120“孔雀石”反舰导弹系统,对电子设备进行了改进。“红宝石”设计局则设计了第三代巡航导弹核潜艇——949型(“花岗岩”级)。其水下排水量24000吨,主要武器为24枚П-700“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采用与941型艇相同的双轴核动力装置。949型艇建造2艘之后,自80年代起改为949А型(“安泰”级),到苏联解体前,北方机器制造厂共建成17艘949А型艇。

俄罗斯661型巡航导弹核潜艇

    俄罗斯661型巡航导弹核潜艇    苏联核潜艇制造业的特点之一是建造了一批专门用于试验新装备、新技术及进行侦察、水下研究和为特种部队提供各种保障的特种核潜艇。1980年后,共建造6艘特种核潜艇,但有关详细情况至今未见公开报道。国外唯一的同类潜艇是美国海军于1969年装备的小型研究用核潜艇——NR-1号艇。

    苏联还对小型船用核动力装置进行了研究。例如,1985年,携带巡航导弹的651型常规动力潜艇К-58加装ВАУ-6型船用核动力装置(600千瓦)后,成为651Э型艇。877型常规动力潜艇也有改装ВАУ-6型船用核动力装置的设计方案。
 

[page_break]

    发展现状及前景

    苏联解体以来,俄海军核潜艇部队实力急剧萎缩。1991年,俄海军尚有6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约110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和鱼雷核潜艇,到2003年底,俄海军名义上还有22艘弹道导弹核潜艇、35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和鱼雷核潜艇,但实际上其中只有一半左右具备战斗力。由于经费短缺、人员补充困难等原因,俄核海军战备水平遭到严重削弱,发展道路上困难重重。目前,俄将弹道导弹核潜艇作为海军优先发展方向,并在资金上予以重点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海军常规力量发展。

    由于维持和修理费短缺以及技术状况等原因,701、667А、667Б、667БД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目前已经全部退役。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经过中修的667БДР型艇在90年代成为俄罗斯海基战略核力量的主力后,至今尚有6艘还在服役,但该型艇的修理间隔期限即将届满,其Р-29Р及其改型导弹的使用寿命也将耗尽,因此未来几年内大部分667БДР型艇退出现役。目前,北方舰队尚具战斗力的667БДР型艇只有К-44“梁赞”号和К-496“鲍利索格列布斯克”号。而太平洋舰队的4艘667БДР型艇(К-221“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号、К-223“波多利斯克”号、К-433“常胜将军圣•乔治”号和К-506“泽利诺格勒”号),只有在2003年进行了中修的К-211号艇还能在未来10年内保持战斗力。

    目前,俄海军正在为使6艘先进的667БДРМ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保持足够的战备状态而努力。近年来,先后拨款对К-51“韦尔霍图里耶”号、К-84“叶卡捷琳堡”号和К-114“图拉”号进行了中修,目前,正在对К-117“布良斯克”号进行修理,预计于 2007年交付海军。因此,目前俄海军中有5艘667БДРМ型艇在役(除К-51、К-84外和К-114外,还有К-18“卡累利阿”号和К-407“诺沃莫斯科夫斯克”号)。为使667БДРМ型艇保持战斗潜力,俄罗斯打算为其装备Р-29РМ导弹的新改型——Р-29РМУ(已决定从2000年起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机械制造厂恢复生产该型导弹),但该计划遇到了经费短缺的困难。Р-29РМУ装有10个分弹头和“远洋帆船”控制系统。预计到2015-2020年前,667БДРМ型艇仍是俄战略核力量的中坚。

    俄罗斯弹道导弹核潜艇中吨位和威力最大的是941型艇,共建成6艘。由于使用和修理成本很高,Д-19导弹系统存在一些问题,该型艇也是命运多舛。随着导弹使用寿命的耗尽,大部分941型艇也已退役,仅保留首艇ТК-208“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该艇修理后目前用于Р-30“布拉瓦”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的试验。

    俄罗斯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955型(“北风之神”)建造计划是俄发展海基战略核力量的关键项目。该艇由“红宝石”设计局设计,其主要技术方案接近885型核潜艇。1996年11月22日,在北方机器制造厂举行了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开工仪式。由于其技术准备情况很不充分,到2003年底只完成艇体施工,并曾因经费短缺而停工,一系列技术问题使其交付期限一推再推,乐观地估计,正式列装时间不会早于2007。该艇主要武器方案也多次更改,开始计划装备12枚由马克耶夫国家火箭中心研制的Р-39УТТХ潜射导弹,但导弹研制工作在三次发射失败之后于1998年下马,取而代之的是莫斯科热工研究所研制的Р-30 “布拉瓦”导弹,因此不得不对建造中的潜艇进行较大的改动。然而经费问题和莫斯科热工研究所缺乏研制海基导弹经验导致新导弹的研制工作进展缓慢,原定于2003年的飞行设计试验推迟到2005年才开始进行。俄宣布从2005年以后开始批量建造955型艇。2003年8月,俄国防部副部长А.М.莫斯科夫斯基上将称,根据《2010年前装备计划》,第二艘955型艇将于2009年交付,第三艘将于2010年交付。这样,届时,将有4艘潜艇装备“布拉瓦”导弹,即3艘955型艇,1艘941型艇——“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

    至于巡航导弹核潜艇,目前全部675、661、670和670М型艇已经退役,只剩下949А型艇在役。但由于原来使用的“神话”天基海洋侦察与目标指示系统已经退役,949А型艇上的导弹武器已难以进行完整意义上的作战使用。在大规模削减海军水面力量和导弹轰炸机,以及海军反舰导弹装备程度总体较弱的情况下,949А型艇实际上是俄海军唯一一支具有较强反舰能力、能对美航母编队构成较大威胁的力量。但在资金优先保障海基战略核力量的情况下,海军显然无力维持这样一支耗资巨大的水下航母打击力量。早在1996年,由于缺少中修经费,2艘949型艇——К-525“阿尔汉戈尔斯克”号和К-206“摩尔曼斯克”号就不得不提前退役。从1982年到1991年,北方机器制造厂共开工建造17艘949А型艇,到苏联解体前建成交付6艘,此后又建成5艘。2000年8月12日,该级艇中的К-141“库尔斯克”号失事沉没于巴伦支海。К-148“克拉斯诺达尔”号和К-173“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号由于缺少中修经费至今停泊在码头内。К-456“维柳钦斯克”号因推进器轴故障也失去作战能力。К-132“伊尔库茨克”号正在修理中。今天,北方舰队实际在役的949А型艇有К-410“斯摩棱斯克”号、К-119“沃罗涅日”号和К-266“奥廖尔”号,而且都面临再次修理。太平洋舰队在役的949А型艇是К-442“车里雅宾斯克”号、К-186“鄂木斯克”号和К-526“托木斯克”号。除К-139“别尔哥罗德”号外,另外5艘949А型艇的续建工作实际已经冻结。已建成80%的К-139“别尔哥罗德”号艇将按949АМ方案续建,并将于2006年建成,该艇将装备“花岗岩-2”改进型导弹系统(该导弹系统也将部署在早期建成的949А型艇上)。

俄罗斯949A型巡航导弹核潜艇

俄罗斯949A型巡航导弹核潜艇

    迄今为止,俄第一代多用途核潜艇已全部退役,第二代即671系列潜艇大部分也已退役。太平洋舰队至今已无一艘671РТМ/РТМК型艇,而北方舰队的10艘艇估计剩下不超过4艘,即Б-138“极地曙光”号(原“奥布宁斯克”号),Б-388“松林”号,Б-414“丹尼尔•莫斯科夫斯基”号和Б-488“坦波夫”号,而包括Б-292“彼尔姆”和Б-502“伏尔加格勒”号在内的其它艇都已退役或转为后备役。预计北方舰队的5艘671РТМК型艇还将长期服役。

    俄目前最先进的核潜艇是971型艇(“鲨鱼”级),该型艇由北方机器制造厂和阿穆尔河造船厂建造,两厂从1983年至1991年底分别开工建造12艘和13艘。迄今为止,北方机器制造厂建成7艘,最新的一艘是2001年底交付海军的К-335“猎豹”号,该艇与以前几艘相比有重大改进,主要是采用了主动降噪系统,优化了艇体线型。阿穆尔河共青城也建成7艘,最新的一艘是1995年交付的К-295“龙”号,后改名为“萨马拉”号。由于经费短缺和与分包商的经济联系的脱节,该型艇的建造工作实际上从90年代后期开始停顿下来。“猎豹”号之后的К-337“美洲狮”号和К-333“猞猁”号的艇员队已经组建了好几年,而两艇至今还停放在北方机器制造厂,前途未卜。阿穆尔河厂的情况更加糟糕,早在1993年,俄罗斯就决定永久性停止在远东建造核潜艇,因此销毁了已开工的3艘971型艇的艇体半制品,而原计划按“猎豹”号设计方案建造的С-520号(生产代号)艇的艇体,也在建成25%之后被拆解。С-518(即К-152“海豹”号,核反应堆于1998年上艇)和С-519分别建成86.5%和60%,由于缺乏经费停工至今。2001年,俄印曾就“美洲狮”号和“海豹”号建成后售与印度的可能性进行了谈判。由于长期缺少经费,现役12艘971型艇的技术状况都不能令人满意。最早建成的К-284“鲨鱼”号和К-480“雪豹”号已退役。太平洋舰队7艘971型艇中实际上只有К-295“萨马拉”号和К-419“库兹巴斯”号(原“海象”号)2艘艇还有战斗力,而К-263号“巴尔瑙尔”号(2002年前名为“海豚”号)、К-322“抹香鲸”号、К-391“勃腊茨克”号(原“鲸”号)和К-331“马加丹”号(原“独角鲸”号)或在正在修理,或已经退役。北方舰队的情况略好一些,现有新艇К-335 “猎豹”号、К-157“野猪”号以及К-328“豹”号和1997-2002年经过修理的К-154“虎”号,另有К-317“金钱豹”号和К-461“狼”号在北方机器制造厂修理。

俄罗斯971型多用途核潜艇

俄罗斯971型多用途核潜艇   

    由于资金不足,俄另一型第三代多用途核潜艇——945型艇也是命运多舛。其首艇Б-239“鲤鱼”号由于缺乏中修经费于1998年退役,而Б-276“科斯特罗马”号(原“蟹”号)近年正在进行修理,前途难测。945А型艇(“兀鹰”级)Б-534“下诺夫哥罗德”号(原“狼鱼”号)也正在修理。945Б改进型艇К-536号艇建成30%后于1993年停建并被拆除。这样,目前唯一在役的945型艇是Б-336“普斯科夫”号(原“河鲈”号)。

俄罗斯945型多用途核潜艇

俄罗斯945型多用途核潜艇

    俄海军未来核潜艇主要型号是“孔雀石”设计局设计的855型艇(“白腊树”级,或称“北德文斯克”级)。80年代,苏联三家主要的潜艇设计局各自推出一型第四代潜艇,即“红宝石”设计局的巡航导弹核潜艇(推测为装备“火流星”反舰导弹的881型艇),“天青石”设计局的反潜核潜艇和“孔雀石”设计局的885型多用途核潜艇(885型)。80年代末,苏联决定建造885型多用途核潜艇。885型艇采用单-双壳体混合结构,装备先进的“伊尔德什”声纳系统和“双耳罐”艇艏球形声纳天线,采用热功率为200兆瓦的第四代核动力装置,喷水式推进器电力推进,艇上武器包括:8具鱼雷发射器(位于艇体中部),8具СМ-315通用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ЗМ55“缟玛瑙”反舰导弹、ЗМ10“花岗岩”战略巡航导弹和“口径”常规巡航导弹。885型艇的安静性十分出色,可与美国第四代核潜艇相媲美。早在1993年12月21日,首艇“北德文斯克”号就已在北方机器制造厂开工建造,但工程进展缓慢,至今尚未完工。第二艘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也已开工,计划共造6艘。

    俄目前正在进行第五代攻击型核潜艇的设计工作,虽然并未公开有关细节,但已经知道俄专家倾向于研制大排水量的通用型核潜艇,其排水量约16000吨,装备模块化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包括潜射弹道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无人机、潜水器、电子战装备、快速部署声纳系统等各种武器和设备,从而能够取代包括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内的各种核潜艇。俄罗斯克雷洛夫中央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在确保能快速更换主要武器和保持80%的战备水平的情况下,10-12艘通用型核潜艇就足以威慑任何敌人放弃侵略企图。
 

[page_break]

    英国核潜艇发展回顾与展望

    英国自1954年起开始实施核潜艇研制计划。其第一艘多用途核潜艇——“无畏”号于1963年正式服役。该艇结构类似于美国“鲣鱼”级核潜艇,艇上的核动力装置购自美国,采用S5W型反应堆。英国首批5艘量产型核潜艇——“勇士”级艇于1966-1971年加入皇家海军,该级艇装备由英国按许可证生产的S5W型反应堆(英国称为RWR1型)。该反应堆还为60年代英国建造的首批4艘“决心”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所采用。“决心”级艇携带16枚美制“北极星-3”潜射弹道导弹(后改装A-3TK型多弹头导弹)。1973-1981年建成服役的6艘“快速”级多用途核潜艇则采用了由英国自行研制的PWR1 ModP1和P2型反应堆。建于80年代的7艘“特拉法尔加”级核潜艇采用RWR1 Mod2型压水堆,并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泵喷射式喷水推进器。

    英国最新一代核潜艇是90年代建成服役的4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该级艇装备16枚“三叉戟Ⅱ”导弹和英国自行研制的采用PWR2型反应堆的新型核动力装置,热功率为130兆瓦。应该指出,英国全部核潜艇从“无畏”号开始都借用了美国的设计方案,并且都采用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汽轮机。

英国“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英国“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冷战结束后,英国海军的水下力量也进行了较大规模地裁减。1990年,英国拥有16艘攻击型核潜艇,1993年减至12艘,目前是11艘(7艘“特拉法尔加”级,4艘“快速”级)。根据1998年的英国官方防卫战略评论,英国计划从2006年起将攻击型核潜艇数量稳定在10艘左右。英国自2001年起建造“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该级艇结构由“特拉法尔加”级发展而来,排水量增加30%,武器数量增加近一倍,即从20件增加到38件,并安装了2076型新型声纳系统。其核动力装置仍采用PWR2型核反应堆,总体上类似于“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动力装置。目前,首批3艘中的第一艘正在建造。该级艇将用于取代“快速”级艇。首艇S20“机敏”号原计划于2005年6月交付,但由于BAE系统公司在潜艇设计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下水时间已推迟到2007年6月。另外2艘,即S21“埋伏”号和S22“机巧”号原计划分别于2007和2009年交付试验,可能也会相应顺延。第二批3艘“机敏”级艇(用于取代头3艘“特拉法尔加”级艇的)将推迟到第一批艇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之后再行订购。后4艘“特拉法尔加”级目前正在进行改进,主要改进内容是使其电子装备达到“机敏”级艇的水平。

英国“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

英国“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

    英国从90年代中期开始按照FASM计划(“未来攻击潜艇”)着手进行“机敏”级下一代核潜艇的设计工作,但2001年该计划被着眼于2020年后的MUFC(“未来水下力量”)计划所取代。后者对在未来信息化水下作战环境中遂行行动的技术装备和各种前景重新进行了评估,认为未来潜艇应成为与其他平台协同行动的作战分系统之一。根据这一观点,一个由Thale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BMT公司组成的私营财团正在进行代号为C4500的全新核潜艇的设计工作。该艇的特点是,双壳体结构,自动化程度高,艇艏布置可更换的武器和有效载荷模块(可载无人潜水器),电力推进。
 

[page_break]
[page_break]

    法国核潜艇发展回顾与展望

    1956年,法国开工建造其第一艘核潜艇——Q-244号艇及其反应堆。但法国人最初自行研制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努力未能成功,由于政治原因,法国人拒绝了美国人向其提供反应堆的建议。因此Q-244号艇于1959年被迫停工,后来续建为“鳗鱼”号常规动力导弹试验艇。后来,法国优先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1971年,法国第一艘核潜艇——“可畏”号弹道导弹核潜艇正式服役,到1985年又建成5艘同型艇。该艇在设计过程中模仿了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16枚法国自行研制的潜射弹道导弹:前两艘艇装备M1型导弹,第三艘艇装备M2型导弹,第四、第五艘装备M20型导弹,后来前三艘艇都换装了M20型导弹,第六艘艇携带16枚M4多弹头导弹。在中修过程中,第二至第五艘艇换装了M4导弹。“可畏”级艇采用单轴核动力装置,反应堆为国产的PAT1型压水堆,采用电力推进。1976年,法国开始研制“红宝石”级(SNA72型)攻击型核潜艇,首艇于1983年交付海军,到1993年共建成6艘,原计划再造2艘,但由于经济原因而取消。这是世界上尺寸最小的现代化核潜艇,水下排水量仅有2670吨。采用CAS48型核动力装置,反应堆热功率为48兆瓦。与“可畏”级一样,该艇采用了首尾柱线型和单-双壳体混合结构。

法国“红宝石”级攻击型核潜艇

        法国“红宝石”级攻击型核潜艇    90年代,法国在主要实施了“可畏”级的后继艇——“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建造计划。 “凯旋”级艇共4艘,首艇S616“凯旋”号已于1997年交付法国海军,第二艘——S617“大胆”号于1999年底交付,第三艘——S618“警戒”号于2004年11正式服役, S619“可怖”号将于2008年7月交付。 “凯旋”号采用单壳体结构,水滴线型和法国传统的涡轮电力核动力装置,后者使用1座K-15型新一代反应堆,热功率150兆瓦,采用泵喷射式推进器。鱼雷发射器位于舷侧。目前每艘“凯旋”级艇装备16枚射程达6000公里的M45型潜射弹道导弹,该导弹装备6个TN75型分弹头。最后一艘即S619“可怖”号将装备射程达8000公里的M51型导弹。2009-2014年,在中修过程中将为其他3艘“凯旋”级艇换装M51型导弹。法国将把弹道导弹核潜艇总数将保持为4艘。

法国“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法国“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为取代逐渐老化的“红宝石”级攻击型核潜艇,法国目前计划建造6艘“梭鱼”级“未来多用途潜艇”,并从2002年开始展开设计工作。首艇“梭鱼”号计划于2007年“凯旋”级艇完工后在瑟堡开工建造,于2012年服役,最后一艘将于2023年建成服役。“梭鱼”级艇将采用使用K15型反应堆的核动力装置,尺度相对较小(水面排水量4100吨),装备4具鱼雷发射管,弹药基数18件,其中包括SCALP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与法国以前的潜艇不同,将只在安静航行时采用电力推进,高速航行时直接使用齿轮传动涡轮主机驱动泵喷射推进器。潜艇将装备SYCOBS新型一体化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第一套系统将装备“凯旋”级艇S619“可怖”号)。
 

    其它国家核潜艇发展回顾与展望

    在世界核俱乐部之外,唯一具有核潜艇使用经验的国家是印度。该国于1988-1991年向苏联租借了670型巡航导弹核潜艇К-43号艇,并将其命名为“查克拉”号。由于政治原因,租借期满后没有继续租用,归还了俄海军。众所周知,印度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其核潜艇研制计划——ATV(“先进技术船”)计划,但至今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60年代,意大利和荷兰曾宣布将各自独立建造一艘多用途核潜艇,并计划使用美国的核技术。意大利甚至已将潜艇命名为“古列尔莫•马可尼”号,计划以美国“鲣鱼”级艇为蓝本,使用相同的核动力装置。但由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两国的核潜艇计划最终都未能实现。巴西从70年代开始设计核潜艇,甚至于1988年建成了IPEN/MB-1船用核反应堆的原型。其计划中的S-NAC-2核潜艇满载排水量2800吨,核动力装置采用1座热功率为50兆瓦的压水堆,但由于技术障碍和经济困难,该计划后来被冻结。1985年,加拿大政府也曾宣布计划建造12艘在极地地区使用的多用途核潜艇,并打算以英国的“特拉法尔加”级艇或法国的“红宝石”级艇为原型,但冷战的结束使加拿大最终终止了这一耗资巨大的计划。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