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电力相关行业 » 正文

充电桩结构性供给不足日益凸显 整体规模仍显滞后

日期:2018-02-09    来源:电缆网

国际电力网

2018
02/09
09:2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 充电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作为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相辅相成”的充电桩建设也相应得到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充电桩数量已经多达约45万个,保有量居全球首位。但如此就够了吗?远远不够!1月20日,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我们现在车桩比只有3.5:1。随着新能源汽车车辆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

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和充电困难的确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充电桩建设滞后的根本矛盾并没有根治。而矛盾的关键在于,充电桩整体利用率低下,不足15%,3.5:1的车桩比远低于1:1的目标。另一方面,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尚未形成,运营企业盈利困难和消费者充电价格偏高的矛盾也越发凸显。

我国是公共充电桩保有量最大的国家,却仍旧被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所牵绊,从而导致整体性滞后的窘境出现,利用率低下是主要原因。那么,充电桩设施利用率低下的原因又是什么?除了商业模式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还囊括以下几点:第一,布局不合理,多的太多,少的太少,以至于出现不少僵尸桩和故障桩。第二,充电接口不兼容。第三,部分地区盲目“试点”“示范”,盲目建桩,导致“有桩无车”现象出现。

总体而言,长期以来,我国政策着力点更多向新能源汽车倾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充电桩的扶持,使得充电桩分布不甚合理、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相继出现。为了打破充电桩与同时期新能源汽车规模不匹配的“魔咒”,目前无论从政策标准还是商业模式等,国家正进行前所未有的探索与变革,充电桩的未来蓝图已经越来越清晰。

按照预计目标,到2020年,我国充电桩市场突破千亿大关不是梦。路漫漫其修远兮,蹒跚起步的充电桩将走向何方、如何走,都需要继续探索研究。而企业的发展,充电桩的推广,还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扶一把。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