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网信息 » 正文

国网蒙东:坚强电网扮靓北疆“三少民族”

日期:2015-12-18    来源:新华网

国际电力网

2015
12/18
17: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蒙东电力 电网建设 电力建设

初冬时节,穿行在呼伦贝尔空旷的草场上,夕阳的余晖散落在铁塔和银线交汇处,折射出璀璨的光亮。远远望去,草原上牧户家中陆续亮起的灯光映着铁塔散出美妙的光晕。

在这片草原上,生活着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三个全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从无电到有电,从电压不稳到电力十足,呼伦贝尔地区的“三少民族”感受着电力带来的巨大变化。

用电不愁 扮靓牧民生活

11月10日,鄂温克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族自治乡伊兰嘎查的文化活动室里热闹非凡,达斡尔族阿姨那拉腾挂正着盛装和她的16个同族姐妹排练达斡尔族传统舞蹈—鲁日格勒舞,这是她们为年底嘎查文艺汇演准备的节目。

伊兰嘎查的文化活动综合体是今年鄂温克自治旗“十个全覆盖”的亮点工程。9月份,国网鄂温克供电公司锡尼河供电所利用2天时间为该综合体架设改造了10千伏线路,为伊兰嘎查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娱活动提供了供电保障。 往年的这个时候,天气日渐转凉,那拉腾挂每天要早起在口井压上百桶水给牛羊引用,烧火做饭,繁重的劳动让她无暇顾及业余生活。随着电网改造升级的不断推进,那拉腾挂家的电越来越足了,自动抽水泵、电磁炉、电烤箱等等这些设备进入了那拉腾挂家中,减轻了她的劳动负担。业余时间她开始琢磨着跟同乡的姐妹们组织了一个舞蹈队,专门跳达斡尔族的民间歌舞“鲁日格勒”。天暖和的时候他们在室外旷地上跳,天冷了就只能呆在家里。文化活动综合体建成后,舞蹈室里每天音乐舞声不断,这些达斡尔族阿姨们没有让舞蹈室空闲过一天。

像达斡尔族阿姨那拉腾挂一样,众多“三少民族”家庭的生活也在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电地区通电工程为他们送去了清洁电,电网改造的深入推进让他们用上了充足电。如今,家家户户基本实现了家用电器的普及化,电气化的推广让他们从繁重的劳动中得到解脱,生活变得越发丰富多彩。

“三少民族”多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大兴安岭丛林和草原深处,地域跨度广,电网网架延伸难度大。从2010年成立伊始,国网蒙东电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把“三少”民族地区帮扶工作抓实抓好,在农网升级通电工程方面给予地方大力支持,结合当地自然和“三少民族”习俗特点,采取用单户式风光储发电设备为草原牧民通电,既解决了输电线路过长造成的经济性差破坏草原环境的影响,也能充分利用草原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让草原深处的“三少民族”用上电。

截至2013年,国网蒙东电力在“三少”民族地区实施“无电区电力建设工程”,累计投资5.1亿元,相当于这些地区电网建设前十年投资总额的1.3倍,为4880户共19108人通了电,让这些偏远农牧民和猎民彻底结束了世代马灯粪火的无电历史,过上了现代文明新生活。

随着无电地区人口顺利通电,国网蒙东电力不断加大“三少民族”地区电网建设帮扶力度。今年,该公司在呼伦贝尔“三少民族”地区投资17097万元,涉及257个单项工程,新建与改造10千伏线路631千米,低压线路420千米,配电变压器229台。同时,国网蒙东电力积极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重点加强“三少民族”地区电网建设力度,在实现电力全覆盖的同时,为房屋改造、活动综合室建设等工程提供电力帮扶。

电力先行 经济发展有盼头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三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强电网,助力产业项目不断壮大带动增收。

2011年,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抓住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政策的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旗”战略,加大择商选资力度。当年,鄂伦春旗引进建旗61年来的最大企业——鑫昌泰吉文水泥有限公司入驻,该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60万吨粉磨站和年产200万吨熟料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年上缴利税预计7000万元。

受客观条件限制,鄂伦春旗当时电网建设相对滞后,供电能力不能满足水泥厂正式投产后的电力需求。为了早日促成吉文水泥厂上马,推动鄂伦春旗经济发展,国网蒙东电力积极主动与旗政府协调沟通,深入水泥施工现场实地调研,多次组织研究供电方案。最终确定了由加格达奇220千伏变电站作为电源支撑点,实施阿里河至吉文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供电方案,满足吉文水泥启动生产的用电需求。 国网蒙东电力还积极挖掘现有供电潜力,帮助水泥厂将毗邻的66千伏供电线路实施了升压改造,接入了水泥厂变电站,解决了一期生产用电。2013年10月29日,吉文水泥年产200万吨熟料生产线提前两年正式点火投产,标志着鄂伦春旗新型工业化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013年冬,鄂伦春自治旗将一面写有“践行责任、提供电力供应坚强保障,真情关爱、辅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大红锦旗送到国网蒙东电力,代表全旗28万人民感谢国家电网对自治旗电力帮扶成果,感谢国网蒙东电力对鄂伦春人的一片真情。

“国网蒙东电力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号召,在帮扶‘三少民族’电网建设和脱贫致富上有措施、有办法、有成效,走在了自治区大型国企的前列。”对于国网蒙东电力帮扶“三少民族”付出的努力,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了进一步促进“三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国网蒙东电力还在“十二五”期间,投资9亿多元,建设了海北—拉布达林—根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根河—阿里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工程投产后不仅能够彻底解决鄂伦春旗、莫力达瓦旗电网薄弱现状,内蒙古大兴安岭以东地区的电力需求也将得到解决。

帮扶推进 地区发展后劲足

一直以来,国网蒙东电力秉承加强“三少民族”电网建设,推动民族地区民生发展的主导思想,主动和“三少民族”当地各级党委政府沟通协调,并深入当地村落牧区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制定电网建设帮扶计划。从2013年起,国网蒙东电力坚持普惠政策、特殊政策相结合及电网建设适度超前原则,在电网建设投资上给予重点倾斜,并在户表改造、新增无电户通电、捐资助学等方面实施帮扶。

三年来,国网蒙东电力共在“三少民族”地区投入帮扶资金1.4711亿元,完成投资1.2833亿元,分别用于电网升级改造、户表改造、新增无电户通电和县城通信网络系统改造工程。

三年来,国网蒙东电力在“三少民族”地区建设完成了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项、110千伏变电站工程2项、10千伏配网新建及改造工程13项,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348.1千米,新建及改造配电变压器167台,总容量18065千伏安;新建及改造0.4千伏线路275.16千米。

三年来,国网蒙东电力还积极推进“三少”民族地区户表改造项目,完成户表改造19272户,使“三少”民族地区绝大部分用户用上了智能费控电表。

三年来,国网蒙东电力积极落实多项优质服务措施,开通了手机交费、银行代收电费、网上银行交费等多种交费方式,让生活在草原牧区和林区的“三少民族”电力用户实现了在家交电费,电力不间断的梦想。

经过连续不断的电网帮扶,“三少民族”地区的电网网架结构日趋合理,低电压、供电可靠率低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坚强的“三少民族”电网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据了解,2014年,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8.3%、9%和7%。鄂伦春自治旗现代农牧业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均位居呼伦贝尔市第二名。鄂温克族自治旗全旗1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完成11%,以能源重化工业为重点的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全年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打造了西门塔尔肉牛、呼伦贝尔细毛羊(肉羊)等养殖基地,鑫源矿业珍珠岩加工等一批新项目已试生产。

电网建设的大步推进彻底改变了“三少民族”聚居区的生活状况,电网升级改造项目的实施,使得“三少民族”地区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合理。国网蒙东电力电力帮扶的作用在“三少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后劲。以“电”做媒,现代文明与民族传统有机融合,和谐共融的“三少民族”新风尚正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延伸到这片广袤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