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电力媒体聚焦 » 正文

啃下电力改革这块硬骨头恰是时候!

日期:2015-12-02    来源:钱生钱

国际电力网

2015
12/02
15:3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电力改革 电力工业 发电装机

一直以来都觉得像水、电、煤气这种由国家定价,跟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只有涨价的份,绝无降价的可能。各地此起彼伏的“听证会”,也成了大家公认的“涨价会”。因为出席听证会的代表们,无一例外对涨价这件事举双手赞同,一如连续参加了11次两会,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申纪兰那样,从没有投过反对票,对党和国家保持了绝对的忠诚。

所以当国家发改委决定自11月20日起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下降0.7元的消息传来,着实让人吃了一惊,这才发现,原来天然气价格是可以跌的。虽然降价的福利没有涉及民用天然气,虽然天然气阶梯价格听证会仍在各地紧锣密鼓的召开,但是这件事起码让我们知道了天然气是可以降价的真理。我们也因此更有理由去质疑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电力领域,始终不降价是不是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电力需求旺盛,拉闸限电的情况非常普遍,以至提起电力,总给人一种紧缺的印象。然而,由于火电成本的不断降低,“政府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过程中,下放了除核电和大型水电外的所有发电项目审批权,使得地方政府投资发电带动经济发展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而且在新能源方面,企业放弃布局就意味着未来不会再有参与的机会……因此“大跃进”式的大规模建设,使得中国电力过剩的情况日益严重。据媒体报道:“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发布的《2014年电力工业运行简况》,2014年全国电力消费增速放缓,全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286小时,同比下降5.2%,创下近年来新低。”根据行业规则,若某一地区,全年的设备利用小时数高于5500小时,说明该地区用电紧张,可继续增加电源投资,若低于4500小时,则说明该地区电力富余,一般不能再新增发电装机。这一铁的事实,完全颠覆了长久以来,我们对电力资源稀缺性的认识。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需求的减少。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主要耗电产业即第二产业持续萎靡,导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电力生产国,面对中国电力供需结构失衡趋势越来越明显的问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直言“应尽快停建、缓建火电,特别是近三年,可以说一个火电项目不建都没有问题,大家日子过得更好。”

他口中的“大家”当然当不是老百姓。虽然电力严重过剩了,但是老百姓却丝毫没有从中得到好处,电价也始终未降。而同样电力过剩的德国,电价已经连续3年下跌。同为产能过剩,为什么我们的电价却依然坚挺?而且产能的过剩也未能使民众受益。为什么呢?

根源就在于中国电力的定价机制。电力改革一直呼声甚高,电改的步伐也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中国目前仍然对电力实行政府定价。电力首先由发电厂生产,然后通过电网输送给用户。因此电力的价格,包括电厂把电卖给电网的上网电价,电网输送电力收取的输配电价,用户买电要支付的销售电价。输配电价,实际上包含在销售电价中,上网电价、销售电价都是由政府来定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恐怕难以让用户买到更便宜的电。

广大用户何时才能分享电力改革的红利,恐怕只有市场才能给出答案。不过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出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丝丝曙光。现在改革条件日益成熟,或许有了社会资本的介入,破除由垄断造成的体制机制的坚冰,将不再那么困难。

是时候啃下电力改革这块硬骨头了!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