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我国核电重启热度再次升高 回归趋势引发再思考

日期:2015-09-30    来源:《能源》

国际电力网

2015
09/30
14: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核集团 日本核电 核电站 核电建设 华龙一号

我国的核电发展也深受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一度陷入沉寂。随着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成熟,在今年的一系列核电重启事件后,眼下我国核电重启的热度又再次升高。重启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大规模的重启又有什么样的隐忧?


我国核电重启热度再次升高 回归趋势引发再思考

我国核电重启热度再次升高 回归趋势引发再思考    

    8月11日,日本九州电力公司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正式重启,并于14日开始发电和输电。至此,日本告别了近两年的“零核电”状态。    

“日本目前的经济还是比较吃紧。如果不重启核电的话,他的能源成本非常高,即使是在原油和页岩气都很便宜的情况下。另外,核电站不利用也需要很大的成本去维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评论说。    

在福岛核事故之前,日本的核电装机达到40.23GW,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后受福岛核事故影响,陆续关停所有的在运核电站,进入“零核电”时期。日本此次不顾民意反对,毅然决定重启核电,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国的核电发展也深受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一度陷入沉寂。直至四年后的2015年,我国的核电建设终于又有了进展,阔别已久的项目审批获准又出现了,核电回归的趋势明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总设计师的核电专家叶奇蓁院士表示,如果2020年要达到在运装机5800万千瓦的目标,我国每年需要大概6至8台机组的建设。    

今年2月17日,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6号机组在国务院办公厅会议上获准开工。这是自2012年12月田湾核电二期工程至今首个获批的核电项目,业内普遍认为,这标志着我国核电正式重启。    

在那之后的5月7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个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工建设。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眼下,我国核电重启的热度又再次升高,而且此次核电重启一开始就被推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但是,重启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大规模的重启又有什么样的隐忧?或许是业界在推动核电重启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核电全面重启    

今年2月以来,中核集团下属的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中广核集团旗下的阳江核电厂2号机组和宁德核电厂3号机组都相继投入商业运行。8月16日,中广核集团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3号机组结束168小时试运行试验,也具备了商业运营主要条件。至此,2015年已毫无争议的成为投入商业运行核电机组最多的一年,达到26台。    

除了采用“华龙一号”的福建福清核电站5号、6号机组在今年5月开工外,我国年内或还将开工其他的机组。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第三届能源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也表示,今年国内会争取新核准开工8台左右的核电机组。    

“我们正在审批一批项目。这需要一个过程,像中广核的防城港3、4号都得进入审批程序,要有可研报告,还要核查许多数据,以及勘探现场、审查环境等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总设计师的核电专家叶奇蓁院士介绍说。    

至于核电中长期规划中提到的——2015年达到在运营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的目标,叶奇蓁表示,4000万的数字是摆定的,像福清的3、4号,昌江的1、2号项目都马上就要投产了,加起来基本上差不多。如果2020年要达到在运装机5800万千瓦,每年则需要大概6至8台机组的建设。    

另一方面,凭借着由中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联合研发的“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又恰逢“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春风,我国核电的重启呈现出向海外延伸的趋势。    

2015年2月4日,中国和阿根廷签署核能合作协议,“华龙一号”走向拉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阿根廷核电公司作为双方授权企业将负责协议的具体实施;最近的8月20日,巴基斯坦的卡拉奇2号核电机组开工建设,成为继福清5号机组后全球第二个开建的“华龙一号”项目。    

除了“华龙一号”,中广核、中核以及法国EDF能源合作开发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的事情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项目预算近2500亿人民币,两家中资企业股份合计为30%-40%左右。预计将在10月习近平访英时签署核电协议。该项目基本确定将采用法国EPR技术堆型,核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