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电力观察 » 正文

电网公司分羹售电或成定局

日期:2015-09-15  

国际电力网

2015
09/15
07: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电网企业 售电侧市场 配电网建设

未来售电侧要怎么走

中国的电力产业市场跟国外有所不同,国外的售电业务百分之五十以上由发输配售一体化公司所承担,独立售电公司占一部分比重(其中美国的独立售电公司发展较好,市场份额达到百分之四十)。而中国的新电改前的售电市场,主要是发售一体化(主要呈现为大用户直购电)和输配售一体化。按照目前的电改原则,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即加大对输配企业(也就是电网企业)的监管,在发电和售电侧引入竞争。很明显,发输配售一体化和输配售一体化都是不受政策鼓励的。那么,接下来,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售电侧整体发展模式应该是:发售一体化、独立售电公司及初期电网企业通过力量博弈而短期内将会存在的输配售一体化模式。

 

 

电网企业对售电侧市场的垄断严重地限制了中国电力市场化进程,同时让中国电网投资回报率整体偏低,这种现象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必将成为国家的重点改革对象。而事实上,国家近期所发布的系列电力市场化改革文件,都强调要加强对电网企业的监管,电改9号文中提到:

“改革和规范电网企业运营模式,电网企业不再以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收入来源,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确保电网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规范电网企业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为。”

同时,9号文发布以后,国家发改委在4月份又发布了《关于贯彻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742号)》,通知提出:

“通过加快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监管由现行核定购电售电两头价格、电网企业获得差价收入的间接监管,改变为以电网资产为基础对输配电收入、成本和价格全方位直接监管。电网企业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不再以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在输配电价核定过程中,既要满足电网正常合理的投资需要,保证电网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又要加强成本约束,对输配电成本进行严格监审,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电网参与售电侧成定局

地方电力改革已“势如破竹”,但业内预期的电改六大配套文件仍迟迟未能公布。

“我们此前也是每天都加班,就是在不断修改相关的文稿。”一位参与电力改革涉及的专家告诉记者,由于配套文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市场分析较大,文件进行了多次改动,原本预计在七八月就能公布的文件也出现延期。

不过上述专家称,8月18日六大配套文件完成了最后一版本的修改工作,并形成了定稿,现在已经进入部门会签流程,有望在近期对外公布。

据了解,与配套文件同时出台的,还将包括一批配套文件的解读文稿。

其中,售电侧的改革仍是关注的重点。据了解,电网公司参与售电已经被明确。电网公司将会成立单独的国有售电公司,独立核算,不参与调度、结算。

采访中,国家电网一位人士也向记者承认了这一消息,但表示具体的进展不知情。

“电网公司进入售电是必然,但这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也不能说这是本轮电改退步的地方。”中电联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每一次改革都充满着博弈和妥协,参与售电也是电网公司在本轮改革中极力争取的一项动作。

在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看来,上一次的电力改革是将发电企业与国网分开形成竞争,而这次改革是将售电与输配分开,解决的是体制问题,电网公司肯定会参与售电、也必须参与售电。原因在于,首先国网电网以及南方电网参与售电以及社会服务达到数百万人,如果不让其售电,将面临巨大的人员安置分流问题。同时,电网公司参与售电拥有更好的专业人员与技术。

今年来,全国先后成立了数十家民营电力企业。那么,电网企业参与售电,又如何保障和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

“电网公司比民企有强大的资源,目前还谈不上公平。”韩晓平表示,首先得有市场主体,才能有公平,目前最初阶段民企参与售电只是为了活跃市场,能否盈利仍存疑问。而等市场成熟以后,公平竞争才会出现。

配电网建设和售电侧放开的关系

建设现代配电网,部分指标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中心城市(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供电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镇地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以上,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0小时;乡村及偏远地区全面解决电网薄弱问题,基本消除长期“低电压”,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21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101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压公用配变容量达到11.5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404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4倍、1.3倍。

配网一次设备升级是发展趋势。配电变压器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的推广应用,提高覆盖率;配电开关方面,要推进开关设备的智能化,全面完成开关无油化改造,2020年开关无油化率达到100%。预计非晶合金变压器、固体绝缘环网柜等先进设备将在“十三五”期间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配电自动化改造兼顾覆盖率和经济实用。《行动计划》指出,我国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将由2014年的20%提升至2020年的9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出市场预期值80%。同时,要在中心城市及城镇地区推广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方式,在网络关键性节点采用“三遥”配电终端,在分支线和一般性节点采用“二遥”终端,在乡村地区推广以敀障指示器为主的简易配电自动化,体现我国在配电自动化改造过程中将采用差异化和经济实用的原则。

社会资本有望参与配电网投资。《行动计划》指出,拟开展试点示范,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网投资业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配电网建设的积极性;研究出台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建设经营配电网基础设施的具体措施;同时,鼓励符合国家准入条件的配电网企业成立售电公司,采取多种方式通过电力市场购电,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电力基金、政策性交叉补贴、普遍服务、社会责任等义务前提下,向用户售电。我们认为,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网投资,进而成立售电公司参与售电,是售电侧放开后社会资本介入较为可行的模式。

售电空间大

新电改正在步步推进。据了解从多位权威人士处获悉,电力市场建设、交易体制改革、发用电计划改革、输配电价改革和售电侧改革等五个电力体制改革关键性配套文件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提出在今明两年先在全国范围选择2至3个省份进行综合试点,放开工商业大用户参与售电侧市场,根据负面清单开放社会资本组建售电商。

据9号文件直接催生了这场电力改革的利益博弈。“广东、江苏、山东、黑龙江、浙江等地区的社会资本和能投都在忙着设立售电公司。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场有现五大发电企业并不急于将售电公司成立。因为,成立售电公司很容易,需要突破的是如何进行售电方面的服务配套,这些工作发电企业都还在筹备进行中。

但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长远发展趋势来看,电网企业参与售电侧竞争,是违背了电力市场化初衷的——在售电侧放开之前,全中国百分之九十的售电业务均隶属于电网企业,电网企业掌握着输配电调度大权,同时在售电侧拥有人才、技术、用户资源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如果让电网企业参与售电侧竞争,实际上只不过是让电网企业成立一个分公司,继续售电,这对其他新进入售电领域的售电主体显然是不公平的,也难以真正达到售电侧市场化的真正目的。

在售电侧放开初期,因为其他售电主体业务模式都不成熟,电网企业仍旧将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但随着其他售电主体(尤其是拥有发电资产的企业及拥有配电资产的节能服务企业)商业模式渐趋成熟,将会蚕食很大一部分供电局潜在增长电量,未来电网企业在售电侧的市场化角色将会慢慢弱化。

而拥有发电资产的售电企业、新能源类售电企业及对能源互联网有独到理解的节能服务企业,在未来的售电侧市场将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售电侧放开红利最大?

“三放开”是指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一独立”是指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此外改革方案还明确了三个“强化”,即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

售电侧放开有望成为本轮改革的最大红利,这将改变目前电网公司统购统销的垄断局面,使得电力用户拥有向不同的市场主体购电的选择权,电力生产企业可以选择向不同的用户卖电,电力买卖双方自行决定电量、电价。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解释,管住中间是指对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输配电网环节加强政府监管、实行政府定价,确保电网公平开放、市场公平交易,并更好地实现电网科学规划,充分发挥电网规模效益、提高管理效率。放开两头是指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用户选择权,形成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价格由市场形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新电改方案还为电力商品的买卖双方打通了“见面”通道——发电行业历来和用户是隔绝的,而发电侧和售电侧电价和准入的放开打破了这种局面。有分析指出,电改政策的出台,将开启全国5.5万亿度售电对应的万亿元级别市场,具备电改先行条件的区域性电力平台如四川、云南等地有望受益。

在王强看来,电改的影响对行业将是全方位的。发电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增强竞争力。电网企业将改变传统赢利模式,通过重新定位电网功能和电网收益机制更注重效率。允许各类资本进入售电领域和新增配电领域,将给其带来新的潜在盈利机会。通过竞争机制的建立激发电网企业降本增效,充分保障用户的权益。而电力用户用电更加便利,工业和商业电力用户拥有自主选择权,增强了市场中的议价能力。

售电侧市场闻风动

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起于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改5号文)的发布,5号文确立了电改中长期规划总体方向和主要任务,即通过打破垄断和引入竞争,实现“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十多年后厂网分离和主辅分离两项任务基本完成,但输配分开和竞价上网尚无实质性进展。

今年3月份,新一轮电力改革纲领性文件(电改9号文)正式颁布,9号文提出了“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的总体改革路径,其中三放开包括有序放开输配电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一独立要求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三强化则是从三个方面加强政府监管。据此,新电改基本形成“管住中间、放开两端”的体制框架,一方面管住中间,因输配电网作为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国家作为投资主体,本质上具有自然垄断属性,且其规模效应突出,市场化并不确定能带来效率提升,为此对输配电领域继续实施政府监管;另一方面放开两端是对发电和售电两端向市场开放,直切当前电力体制要害,实现5号文的“竞价上网”,具体包括发售电价格实现市场化定价以及对公益保障性以外发用电计划放开,实现发电和售电两个环节的数量和价格的市场化竞争。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