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国际电力要闻 » 正文

外媒:高铁核电成中国出口招牌 亚投行为其后盾

日期:2015-03-30  

国际电力网

2015
03/30
16:0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高铁核电 核电站 亚投行

3月30日,陷入经济减速之苦的中国正通过向海外出口基础设施寻找出路。其中高铁和核电站成为“两块招牌”。正如中国举全国之力支持仍旧存在安全隐患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那样,中国正在加快构建这种举国体制。

据报道,在河北唐山市,建有中国最古老的铁路车辆工厂。这家工厂曾制造过供慈禧太后乘坐的车辆,但现在则主要制造白色车体上嵌入蓝色线条的“和谐号”高铁。它是中国两大车辆制造厂之一“中国北车”旗下的工厂。

2月中旬,该工厂的负责人自信地向前来采访的媒体表示:“无论是出口俄罗斯,还是英国、德国,都能拿得出手。”该工厂以前学习的是德国西门子的技术,但现在反过来开始大力出口海外。

原因是,中国快速增长的国内需求即将达到极限。从2008年开始运行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以来,仅用了6年时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达到1.6万公里,是日本新干线的约6倍。连接北京与全国各省省会的线路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中国高铁最大的卖点是成本。长年研究高铁建设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从单位距离单价看,中国高铁只有日本等其他国家的约60%。”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认为,中国是在采取低价战略,故意压低价格。

中国领导人每次出访,都担当起“顶层推销员”的角色。中国政府现在最想实现的是“第一笔高铁出口大单”。去年11月,墨西哥曾决定由中国企业实施铁路建设和车辆制造,但后来因为招标公平性问题被取消。很多专家认为,现在泰国最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出口对象,委内瑞拉和伊朗也有可能。

除了铁路之外,中国领导人同样重视的还有核电站。中国在出口核电站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已经向巴基斯坦出口过核电站;2013年,中国广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决定出资英国核电站建设;今年2月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访华时,两国就中国出口“华龙一号”核反应堆事宜达成共识。

尽管如此,中国的核电站与东芝子公司美国西屋公司和法国阿海珐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过,中国却希望通过至少比其他国家便宜10%的低成本,向新兴国家兜售本国核电。

2013年,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额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从2001年起的12年里增长了约10倍。

今年3月,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这两大车辆制造厂合并。这背后是希望推动出口的政府的意向。核电站领域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3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这两家从事核电站建设的公司确定合并。

中国主导设立的亚投行,也将为中国高铁和核电站出口提供后盾。

不过,虽然中国正自信地推动出口战略,强调“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其高铁的安全性仍值得担忧。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