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国内电力要闻 » 正文

国资委力推淡马锡模式 15家企业纳入试点

日期:2015-01-26  

国际电力网

2015
01/26
11:3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家电网 华电

淡马锡有参考价值,我们过去学的只是人家的皮毛,董事会制度的灵魂还是没学到,所以试点了10年现在还在试点,没有形成一套可推广的成熟的做法。

国资委董事会试点工作办公室近日印发有关通知,决定航天科技等16家企业纳入规范董事会建设范围。至此,国资委监管的112家中央企业中,董事会试点企业户数已达74家。

“董事会扩大试点的意义重大,自2004年试点以来,董事会不仅帮助央企实现了科学、民主决策,而且加强了对内部人的控制,从制度上约束了国企高管的权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现象发生。”1月22日,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董事会试点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出资人代表与职业经理人不分,外部董事经常由一些退休干部担任,或由专家学者兼职担任,并未实现职业化。尽管董事会试点了10多年,但仍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办法向全部国有企业推广。

此次被纳入试点的央企除了航天科技,还包括航天科工、中船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华电、中国建筑、西电集团等15家企业。

“国企在2004年之前就有董事会,这些董事会内部设置也是该有的都有,但董事会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决策权还是集中在企业‘一把手’那里,而董事会通常只是走个过场,其职能也仅限于通报而已。”彭建国说。

此外,在出资人机构和国企之间没有一个缓冲带,作为出资人的政府经常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政企不分的现象很普遍。

而改变这一状况的人是国资委第一任掌门人李荣融,在任期间,李荣融曾多次赴新加坡调研学习淡马锡模式,而淡马锡的核心经验就是如何建立国有全资公司董事会。

熟悉李荣融的人告诉本报记者,李荣融特别崇尚淡马锡模式,他出任国资委主任第一次出访的目的地就是新加坡。而淡马锡模式的核心就是董事会制度,这一制度实现了政企分开和决策层同经理层的分开。

从新加坡回来后,李荣融就开始筹备董事会试点的工作,2004年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董事会试点工作,宝钢、神华、中国诚通、国旅、国药、铁通这六家央企进入首批试点。

国资委当时的试点思路是,建设董事会尤其是外部董事制度,使董事会能够作出独立于经理层的客观判断,充分发挥非外部董事和经理层在制定重大投融资方案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据彭建国介绍,董事会建设的焦点集中在外部董事身上,从数量上看,外部董事应超过内部董事,在结构上,董事会下面的一些专业委员会,如审计和薪酬委员会,应该全部任用外部董事。

“首批试点的6家央企,起初是没有外部董事的,后来才逐步引入,2005年宝钢才将外部董事的人数上调,首次出现外部董事超过内部董事的现象。”一位央企人士称。

在试点过程中,宝钢共有5位外部董事,超过了董事会全部成员的半数,其中包括两位境外大型公司的董事长、两位中央大型企业原负责人,他们有丰富的国企领导岗位工作经验;一位国内会计学院的教授,是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高级专家。

“这样高素质的外部董事,为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制度奠定了基础。”宝钢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2014年7月,国资委又将新兴际华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企业纳入了董事会试点。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