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新一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蓄势待发

日期:2014-11-17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电力网

2014
11/17
06:5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

  福岛核事故的阴影正在逐渐消退,核电重启的信号已经越来越强烈。不仅如此,核电“走出去”战略也在加快提上议事日程。

  扮演重要角色的国产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恰逢其时地拿到了落地的批复。

  “华龙一号”技术终落地,对于潜行多年的核电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福岛核事故之后,中核和中广核分别推出了自主的三代技术——ACP1000和ACPR1000+。2013年时,因为主管部门力促之下,两家龙头企业达成协议,在上述两项技术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尽管至今仍然存在质疑,但这一里程碑式的举措,承载了促使国内各自为政的核电技术逐渐走向统一的期许。

  福岛核事故后,国内核电发展的步子戛然而止。公众对于核电安全性的关注度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冷冻了三年之后,今年,核电话题开始频繁出现在高层的话题体系中。知情人士透露,现在,一项名为“核电重启计划”的方案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中。

  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曾对“华龙一号”给出这样的评价:有了“华龙一号”,中国核电走出去将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意义重大。

  在此之前,因为自主核电技术的薄弱,加上研发力量分散,技术路线不统一,核电实现出口曾被认为是遥遥无期的事。

  2014年两会期间,一份由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加快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早日实现核电“强国梦”》提案引发了外界的关注。提案的发起人是中广核董事长贺禹。

  这一呼吁正在得到最大力度的支持。10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京会见捷克总统泽曼时表示,中方在核电、高铁等装备制造业方面拥有先进技术、丰富经验、雄厚实力和良好性价比,中国政府鼓励有实力的中方企业积极参与捷克核电设施扩建改造等项目。不只是捷克,英国、阿根廷政府都收到过来自中国领导人的核电“邀约”。

  高层亲自担任核电出海的“推销员”,核电走出去已经迅速提升为国家战略。当然,自主核电技术在国内的试验成功是一个大前提,为达成这一前提,“华龙一号”抓紧时机落地已是必然。

  “希望未来三年,‘华龙一号’可以在海外落地甚至在国际核电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近日,中广核科技委员会秘书长廖伟明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这样的期许。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