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贺禹:实现核电走出国门

日期:2014-03-11    来源:中电新闻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电力网

2014
03/11
14:1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核电 电力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一份由11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题为《加快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早日实现核电“强国梦”》的政协提案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在核电“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形势下,国内核电企业将迎来怎样的国际市场前景与国内发展动力?我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又将在“走出去”中担当怎样的角色?带着上述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该提案的发起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董事长贺禹。

    内外驱动开拓国际核电市场

    记者:从当前国际核电发展格局及现状来看,您认为我国的核电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将面临怎样的国际市场?

    贺禹: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未来10年,除中国外全球约有60至7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开工建设。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核电大国均瞄准国际市场,把核电出口作为国家战略,以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对于中国而言,国内核电经过30年发展,已全面实现“四个自主”即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核电规模和全产业链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等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

    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关注与推动下,我国核电企业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多个核电项目机会。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访华期间更表示,对中广核集团参与英国核电项目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这意味着,面对全球广阔的核电市场,中国在“走出去”中既有内在动力,也具备实际能力。

    记者:那么,作为国家战略的核电“走出去”又将给我国核电产业带来怎样的机遇?对此,从国家层面到核电企业都将做好哪些准备?

    贺禹:我认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核电“走出去”不仅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可以有效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能的释放。福岛核事故后,国内核电发展节奏放缓,导致我国已形成的年产10至12台套核电装备制造能力部分放空,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加快实现我国核电“走出去”,既有利于核电产业快速实现由大变强,又有利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从国际核电市场上表现活跃、中标率较高的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经验来看,其核电在“走出去”过程中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二是产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合理均衡、先进性和成熟性有效统一,且工业配套完整,具有国际竞争力;三是国家出面,高层推动,并提供出口优惠和配套支持政策。

    观照国内的情况,事实上中央一直很重视核电“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提到要把核电和高铁作为重要出口项目加以推动落实。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三次国事访问和12月初在北京举行的中英总理年度会晤中,亲自推销核电等中国品牌,并见证中广核与罗马尼亚国家核电公司关于核电项目合作意向书的签署。目前,中国企业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多国核电项目中也呈现出积极态势。

    加快步伐促“华龙一号”落地

    记者:您刚刚提到,在实现核电“走出去”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是当中的“必要条件”。那么,我国目前在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第三代核电技术中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贺禹:在发展第三代核电技术中,我国已确定了“一主一辅”的技术路线。

    其中,“主线”是我国引进美国西屋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目前,国内有四台AP1000的机组在建,CAP1400的示范堆预计在今年或明年实现开工建设。

    而“辅线”则是中广核和中核两家国内最大的业主集团通过30年的核电发展,共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记者:作为我国核电发展30年成熟经验积累和先进技术融合的成果“华龙一号”具备了怎样的技术特点与优势?

    贺禹:“华龙一号”具有四大特点:其一,它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其二,在技术上,它完全符合三代核电技术的标准和要求,包括堆芯融化概率、放射性物质释放概率、避震要求、首堆18个月换料、堆芯密度等主要性能均符合欧洲和美国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它还采用了RVR兜底技术,使反应堆加粗可加入177组燃料,这与其他在用核电站157组燃料相比,增大预量,使功率预度达到15%;其三,它是我国30年的核电演变和经验积累得来的,融合国际最先进的“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提升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较高的国产化率,按照我的判断,首台套“华龙一号”机组国产化率可达90%以上;其四,“华龙一号”可使国内成熟的工业基础、工程优势和运营经验得到充分利用和持续提升,首台套基础造价为2800至3000美元/千瓦,与当前国际订单最多的核电技术产品相比有竞争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程实践,还可快速带动国内技术、工程、装备和队伍“走出去”。

    记者:在您看来,在未来核电“走出去”的征程中,“华龙一号”将担负着怎样的角色和重任?您对“华龙一号”下一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期望?

    贺禹:事实上,在此次的提案中,我和其他10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提出建议,将“华龙一号”作为国家当前及未来10年核电“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品牌,充分利用既有研发和产业优势,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带动装备、队伍加快“走出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托起核电“强国梦”。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华龙一号”已完成初步设计并启动施工设计,我们希望能在今年或明年实现开工建设。对此,我们也建议国家应尽快批准在国内开工建设“华龙一号”,一方面是增强国外客户的信心,加速“走出去”步伐;另一方面,在三代引进技术的关键设备制造和设计固化完成之前,在国内批量建设“华龙一号”,也能确保国务院批准的 “到2020年核电装机5800万千瓦”目标的顺利实现。

    此外,我们还希望国家能继续加大“核电外交”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在对外推广、品牌塑造和政策支持上形成“华龙一号”产业联盟,建立目标市场的“国家团队”,和企业联盟立体联动,统一协调、优势互补、共同推动。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