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电力观察 » 正文

中国“十二五”期间控制能源消费是主基调 再提电力改革

日期:2013-01-25    来源:IBTimes中文网  作者:IBTimes中文网

国际电力网

2013
01/25
08: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 十二五 能源消费 电力改革

    国际能源网讯:1月23日,中国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要求日益严格的环保,越来越挤压化石能源的发展空间,煤炭尤甚。

    《规划》提出,2015年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用电量6.15万亿千瓦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2012年,中国GDP增速为7.8%;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是5.5%。分析人士认为,五年规划中电力8%的年均增速并不低,电力需求仍会比较乐观。

    煤炭方面,2015年煤炭产能达到41亿吨,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以内。其中,煤炭产能较2010年产能32亿吨年均增长4.8%,远低于电力增速。显示出国家希望未来五年抑制煤炭火电消费,鼓励其他发电模式。

    "十二五"期间,从新增电力装机容易看,太阳能发电、核电、风电、天然气发电年均增速分别为89.5%、29.9%、26.4%和16.2%,远高于煤电7.8%的平均增速。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认为,从节约能源和加强环保的角度,"十二五"期间我国整体上对能源消费是限制的,对煤炭消费抑制更加厉害,因为煤炭是最重要的污染源。今年开始,我国首次将PM2.5纳入考核,煤炭是雾霾天祸祸首之一。北京已经决定无煤化,北京境内几家火电厂将逐步改造成天然气电厂。

    一方面是国家抑制煤炭消费,另一方面是煤炭备用产能非常充足,煤炭行业分析师杨立宏认为,"十二五"煤炭产能规划偏保守。据悉, 2011年全国煤炭产量35.2亿吨。而山西、新疆、蒙西(内蒙古西部)和陕西在建产能超10亿吨。产能超过规划难以避免。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新疆等煤炭基地建设。相应的,这些区域通往消费地的煤运通道将打通。

    我国将重点建设蒙西至华中的煤运通道;建成山西、陕西和蒙西至唐山港、山西中南部至山东沿海港口的西煤东运新通道;结合兰新铁路扩能改造和兰渝铁路建设,形成疆煤外运新通道。

    市场煤和计划电一直是煤电矛盾的根本所在。2013年,我国已经彻底放开电煤价格,但电力价格仍是政府控制。定价体制不顺,煤电双方矛盾随时可能爆发。

    《规划》提出,可能加快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加大对电网输配业务及成本的监管,核定独立输配电价。

    不过,早在2003年,我国首推电力体制改革时,就提出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通过竞价形成,但至今仍未成形。

    分析人士称,电价改革牵涉到整个电力行业的利益,可谓是最艰难之处,除非国务院下决心,否则难有进展。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