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三代核电技术“一统天下”的隐忧

日期:2012-11-08    来源:百方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电力网

2012
11/08
10: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核电 技术

    2012年10月24日,事关中国核电项目审批重启的最后两道关卡——《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二次讨论,终获原则性通过。这意味着,因日本福岛核事故暂停的中国核电建设将重回轨道。

    不过,这次重启的标志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结合当天同时通过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看,在“沿海”、“三代技术”两项限定条件下,获批项目不确定因素太多。目前,呼声比较大的是田湾、阳江,还有石岛湾。特别注意,石岛湾是典型的四代反应堆——高温气冷堆,而且是实验堆。

    大部分核电站业主就此看清了趋势——内陆核电站未来三年彻底搁置,一些核电项目在过去20个月里解散项目人员或按兵不动的状态还会持续。

    比起重启这一被反复炒作的概念,更值得多看的是规划中提及的,“新开工核电机组的安全标准,必须全部符合国际三代核电安全标准”。

    尽管出于安全考虑,三代技术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前就已无悬念,但直接将三代安全标准写入“十二五”规划仍令不少人意外。

    长期以来,有关三代技术在安全性上是否更优就一直饱受争议,世界上对于如何界定三代核电也争议不断。争论中始终无法排除核电技术供应商推介自有技术而推出的代际概念。

    首先,在争议模式下,将一个模糊却又决定未来我国核电技术格局的概念列入超权威的“十二五”规划,很难获得民众甚至核电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

    其次,硬件安全和核事故概率分析,在尚无三代机组实际运营经验的情形下难有说服力。核电站硬件安全有两个主要指标,一个是反应堆堆芯熔化率,一个是大规模释放放射性物质的概率。从数字上看,国内目前准备大批建设的三代机组AP1000在堆熔概率和释放概率两项指标上,比二代机组要低很多,甚至低到被核电专家解释为天上掉陨石的几率。但这种近似“绝对安全”的承诺是并不科学的。

    有核电工程师质疑说,代表三代技术的AP1000从非能动或改进的角度做了许多文章,但各自又因此衍生出新的问题,到头来也不过是基本满足美国核电用户要求文件(URD)和欧洲核电用户要求文件(EUR)而已。此外,对三代技术的明显偏好,会给国内的各种类三代技术留下口子,导致后来堆型的混乱。

    更重要的是,对核电站硬件安全的迷恋,可能会继续掩盖我国核安全软环境建设的长期缺陷。

    2012年,国务院在《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中,将“加强公众宣传和信息公开”列为中期改进项对运行和在建核电厂提出了要求。在完 成情况一栏,运行核电厂全部为“已完善信息发布管理程序,同时积极开展核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而在建电厂的完成情况为“已制定核电厂信息发布管理程 序,同时积极开展核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有核电业界人士表示,这些显然不足以说明我国现在的核安全信息机制是完善的。核电站对民众进行核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往往只是在周边中小学校进行简单的讲解, 缺乏统一部署、大范围的普及。另外,在没有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对核安全信息公开统一监管的前提下,也很难将信息发布管理的责任寄托在核电站自身上。

    要知道,早在2006年,法国政府就通过了《核安全透明法》,将核安全信息透明公开以法律的形式进行强制约束。

    令人欣慰的是,《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中,核安全局将“深化公众参与,增强社会信心”列为重要保障措施,承诺构建 公开透明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并提议在基础教育中增加核与辐射安全科普知识;权威发布相关信息,“消除不实信息的误导,维护社会稳定”。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