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03年,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要将铁路修至伊犁的设想。100年后,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11月8日精伊霍铁路正式开工建设。精伊霍铁路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接轨,通过北天山隧道进入伊犁。
天山隧道主洞全长13.6公里,长度为全国第三,新疆第一,计划工期44个月。2004年9月28日,为了给天山隧道开挖工程提供施工用电,伊犁电力公司组织310多名施工人员陆续进入施工现场。由于地形原因,大部分线路只能在峡谷中架设。10月中旬,山区开始陆续下雪,增加了施工难度。但伊犁电力人迎难而上,短短37天,就架设35千伏线路32.112公里,其中有6公里多的线路从山巅穿越。11月5日,线路具备通电条件,比铁路方要求的时间提前了三天。
二
送上电,并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更大的考验还在等待着伊犁电力人。从2004年11月8日线路投运之时起,伊犁电力公司就承担起了运行和维护的职责,从此这条线路就成为伊犁电力公司领导和员工最敏感的一根“神经”。由于山区气候异常,尤其是夏季洪水频发。伊犁电力公司将精伊霍铁路天山隧道输电线路作为防洪重点,制定防洪预案,定期不定期地派人进山巡视线路。
对这条线路感触最深的应该算是伊宁县供电公司巡线班长张继辉了。从这条线路投运以来,张继辉就成了这条线路最忠实的“守护神”。在张继辉负责巡视的8条35千伏线路中,天山隧道这条线路最让他操心。现在他对天气预报特别敏感。只要预报有雨,他立即就要进山巡线。2005年8月7日凌晨3时山区突降大雨,凌晨6时滚滚而来的洪水把这条线路198号、199号杆塔冲断。天刚一亮,张继辉就和抢修人员赶到事故现场。为了保证抢修速度,伊犁电力公司领导又把电力工程公司的施工人员从60公里外的巩留县抽调过来。进山的路已经被洪水冲毁,施工人员就从牧民转场的牧道绕进去。因为时间仓促,施工人员都是临时受命,没有携带干粮。大家就凭着汽车里的几瓶矿泉水,忍着饥饿连续工作近十个小时,直到下午5时才重新架设好这两基杆塔,恢复了正常供电。
今年2月,听说山里发生雪崩,张继辉立即和同事前去巡视线路,在返回的途中遭遇雪崩,大团的雪块从山顶倾泻而下,在道路上形成了一道天然雪墙,他们全部被困在山里。五个小时后,救援人员用铲车推出了一条路才把他们解救出来。
今年3月11日,一场八级大风袭击了伊犁河谷,地处风口的天山隧道风力达到九级以上。隧道口的线路发生相间短路,引发停电。一个小时后张继辉就和同事顶着大风踏上了巡视线路的征途。直至深夜两点才找到事故点。当时狂风吹的人几乎无法站立,沙石粒打在脸上阵阵作痛。但他们全然不顾,冒着危险在杆塔上作业,直至凌晨6点恢复送电后才返回。
从张继辉的工作日志里可以看到在每一次的线路抢修中,伊犁电力公司和伊宁县供电公司领导都曾亲临现场指挥协调。
在保证可靠供电的前提下,伊犁电力公司还为铁路建设提供延伸服务。2005年底,铁路施工方缺少电工,伊犁电力公司派出两名技能过硬的员工到天山隧道为铁路部门服务两个多月。中铁十七局天山隧道工程指挥长张秋生这样评价电力部门的服务:我们中铁十七局打了很多隧道,修了许多铁路,新疆伊犁电力公司的服务我们是满意的,可以说电力部门把天山隧道工程当成了自己的工程。有了电力部门的大力配合,我们有信心如期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让伊犁人民早日圆上百年铁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