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由国电电力三河公司、低碳科技等单位自主研发的“燃煤电厂改性飞灰磁珠脱汞和汞回收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被认定整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作为集团首批煤炭2030重大项目先导项目,兼具环保与经济效益,推广前景广阔。
图为300MW级燃煤电厂改性飞灰磁珠脱汞和汞回收一体化示范工程
国电电力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为驱动,直面燃煤电厂汞污染治理难题。项目团队另辟蹊径,以燃煤副产物飞灰中的磁珠为载体,挖掘其吸附潜力,通过“铜”“氯”活性位点实现对汞的吸附与氧化协同作用,并首创硒化汞回收技术,实现汞的高值化回收利用,开创“以废脱毒、变废为宝”的环保资源化技术新模式;同时研发出磁珠喷枪射流扰动模块,在喷射口增设紊流区,如同为磁珠装上“扩散器”,显著提升磁珠与汞的接触面积,大幅提升脱汞效率。此外,团队还实现了磁珠脱汞技术与电厂现有设备的无缝衔接,让整个污染物处理系统高效协同,达成燃煤烟气汞的高效脱除与近零排放。
图为300MW级燃煤电厂改性飞灰磁珠脱汞和汞回收一体化示范工程
目前,这项前沿技术已在三河电厂300MW等级燃煤机组落地示范。运行数据显示,该示范工程脱汞效率高达98%,远超行业常规水平。与此同时,成本控制表现优异,仅为商业活性炭喷射脱汞方式的十分之一,极大降低了企业的环保投入成本。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传统的脱汞技术,该技术能对吸附脱除的汞进行回收,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硒化汞,真正实现了汞资源的高值化回收利用,将“废物”变为“宝物”。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煤电行业清洁降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发电企业积极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布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也标志着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