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安徽省铜陵市海螺码头旁,宽阔的长江江面波光粼粼,“皖池州货5666号”货轮停靠在码头。船主江宝红从船上牵出一条黑色电缆,向岸边走去,接上转接头、插入岸电桩、刷卡取电,不到十分钟,船上灯光亮起。
“以前船舶都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噪音大,还有气味。用上岸电后,靠岸的时候船上的十几台电器都能同时用,而且很安全,算下来,也便宜得多!”江宝红说。
和诸多港口一样,铜陵港污染曾经十分严重。近年来,铜陵供电公司建设港口岸电项目。2019年7月,长江铜陵段提前一年半实现港口岸电全覆盖,岸电用电量、岸电使用率明显提高。
顺江而下,100千米外的芜湖市,全部26个大型货运码头已实现港口岸电全覆盖,累计建成低压岸电设施91套。“如果91套低压岸电设施满负荷运转,全年替代电量可达8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76吨。”国网安徽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管理人员吴延延介绍。
建设初期,因岸电桩接口、岸电收费标准不统一,长江芜湖段港口岸电利用率并不高。为打通岸电登船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10月,芜湖市发改委批复港口岸电收费标准,为岸电收费提供了政策依据,芜湖成为安徽省首个从政府层面统一港口岸电收费标准的城市。
安徽省长江流域港口码头分布于芜湖、马鞍山、安庆、池州、铜陵五座城市,年设计通过能力在200万吨以上的港口有55座。近年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调研重要港口岸电需求,编制岸电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截至去年年底,国网安徽电力已累计投资1537.29万元,完成28座港口89个岸电桩建设,港口方自行投资建设27座港口74个岸电桩,实现长江沿线安徽段重要港口岸电全覆盖。
除了建设港口岸电设施,国网安徽电力还在铜陵打造了富有特色的“全电码头”电能替代项目。
在铜陵市海螺码头,伴随着电机的轻声嗡鸣,一袋袋水泥熟料通过一条纯电动封闭式皮带长廊源源不断地被运至港口岸边。
总长3千米的纯电动封闭式皮带长廊,连接着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全部四个原料加工点。该公司年产水泥熟料1000万吨、水泥580万吨。纯电动封闭式皮带长廊建成前,该公司靠50辆30吨重载卡车向码头运输货物,运输速度慢、污染严重。为解决这些问题,铜陵供电公司在铜陵海螺码头、东苑码头等十余座码头建成了以纯电动封闭式皮带长廊为代表的的“全电码头”电能替代项目,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