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国际电力要闻 » 正文

菅直人无法掌控"怪兽公司"东京电力

日期:2011-03-18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电力网

2011
03/18
10:0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菅直人 东京电力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反应堆传出爆炸声,4号机组起火,核辐射值迅速上升。官方数据显示,东京都空气中所检测到的核辐射量比平常高22倍。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天发表电视讲话称,日本正面临灾难性的核泄漏事故。他敦促身处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内的民众留在室内,避免遭受辐射。

    凤凰卫视3月17日《凤凰全球连线》,以下为文字实录:

    胡一虎:这里是《凤凰全球连线》,我是胡一虎。

    日本大地震到现在为止一个星期了,救灾的进度海啸的惨剧似乎都敌不过全球对核辐射的恐惧,全世界核能发电两大强国,美国跟法国,比其它国家更熟悉核电安全的美国,今天是正式展开在美国的撤侨大动作了,另外正在参加日本救灾活动的法国救援队也在今天正式放弃救援活动,主要是因为担心核辐射的情况。

    这七天来核灾害进入到什么样的最新情况,根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日本政府处理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对策总部,现在全力将高压的水车紧急准备从地面向发生了火灾的四号机组核废料池注水,因为他们非常担心热度过高,保护系统相对并不是非常完善的核废料池将会将放射性物质向外界扩散。

    不管所有的专家在争论这次事故是四级五级,或者是六级的核灾害,我们可以发现,这里也听到了反核声浪越来越高。在德国,在法国,也出现在各地。福岛反应堆急待冷却,但是即便冷却了反应堆,要如何冷却反核的热火朝天,又该如何冷却民众心中的恐惧升温。

    今天晚上《凤凰全球连线》,上海现场您看到了,我们邀请的嘉宾是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的教授袁竹书袁教授,欧洲现场凤凰卫视派驻在巴黎的资深记者严明,日本现场凤凰卫视派驻在东京的资深记者闾丘露薇,与全球华人连线来分析世界如何从日本核灾冷却下来。

    陈崇伟的追踪报道。

    解说:自卫队两辆高压水车周四晚上7点半左右向三号机组喷射了30吨水,但水柱未能抵达机组,自卫队最后停止行动,而在较早前,自卫队的CH47运输直升机从上午9点48分开始,轮流向受损最严重的三号反应堆进行空中洒水,希望可以冷却机组,减低辐射外泄。直升机来回喷洒了四次,反应堆上空出现大面积白雾。

    福岛核电厂的第三号机组储备废弃核燃料的废弃池在大地震后水位下降,甚至已经可能干涸,导致燃料棒暴露在空气中,大量泄漏辐射,因此急需要灌水冷却。不过由于直升机每次最多只能够运载7.5吨海水,辐射的问题也限制了直升机执行任务的次数,所以喷水结束后,现场的辐射量并没有明显变少。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日本首相菅直人通电话,奥巴马对日本地震中的死难者表示哀悼与慰问,并表示会向日本派出原子能专家,提供所需要的援助。美国的无人侦察机就会飞到现场上空近距离拍摄,让当局能够清楚评估四个机组的损坏情况。

    核电力公司下午开始接驳新的电缆到有关的机组,希望重新启动地震后未能正常运作的冷却系统,如果成功就有望注入海水,降低反应池的温度。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表示,当前重中之重就是冷却三四号反应堆,其次还要密切关注五号六号反应堆的状况。

    另外由于福岛核事故扩大,美国和韩国政府把警戒范围扩大至第一核电厂半径八十公里,远远大于日本政府建议的20公里,引发东京部分市民恐慌,东京街头的人比平时少了很多,很多人更选择离国暂避。

    闾丘露薇:直升机注水未能使辐射量明显下降

    胡一虎:刚刚的新闻影片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后的镜头,东京的民众抬头殷切期盼,在看什么,就在看福岛核电站今天的整个洒水、喷水、灌水的情况,因为这是决定了到底能不能让反应堆冷却的关键所在,今天晚上也有相关的动作,但是冷却了多少,辐射量也没有下降,第一手的消息,立刻连线还是在东京现场坚守岗位的闾丘露薇。闾丘,你好。

    闾丘露薇(凤凰卫视特派东京记者):你好。

    胡一虎:闾丘,我听到消息,今天晚上我们看到了有5辆的消防车将近花了半小时的时间,已经喷水了有30吨这么多,情况到底有没有缓和,最新的辐射量是多少呢?

    闾丘露薇:在今天晚上,原子能安全院召开了记者会,不过到底能不能减低辐射量,到现在还是在监测当中,所以还没有最新的消息给大家,不过我们知道今天上午用直升机注水的方式并没有使得周边的辐射量有明显的下降。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从15号开始到现在,可以看到除了福岛这个地方之外,其他的日本城市辐射度的含量已经是大幅度的下降,就拿今天刚刚公布的数字来看,东京目前的微西弗的数字是0.054,其实如果和我们中国内地的城市,比如北京来比,其实也没有相当大的差别,甚至还低一点点。

    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当局表示说,今天监测到的数据可以显示,除了福岛之外,日本的其它城市的辐射含量其实是和亚洲其他城市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闾丘:菅直人无法掌控“怪兽公司”东京电力

    胡一虎:今天我们在关注东京的时刻,还有一个是东京政坛上的新闻,就是临前换将,换了谁呢,就是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当时的时候他是官房长官,由于他因为丑闻的问题下台了,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今天他的新职是什么,是副官房长官。

    有的人都说,在关键的时刻阵前换将是一大忌,但却在这个时刻当中是要借助他的协调能力,但是为什么有这样的人士变动,您的观察呢,闾丘。

    闾丘露薇:我觉得事情有两个原因,在目前来说,其实是最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很明显的菅直人并没有具备这样的能力和个性,我们知道枝野幸男其实也是一个性决断的人,但是可以看到这些天他其实是非常的疲劳,他其实只要打开电视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的人出现在电视机前,然后召开记者会,回答大家的问题,所以他现在已经是成为日本网民当中的英雄,尤其是在Twitter上面,都把他奉为英雄,因为觉得他好像是一个不需要睡觉,不需要休息的人一样,觉得他非常的敬业,而且他的声望已经是远远超过了菅直人,甚至有人把他称为他才是首相。

    但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最需要的是要有一个冷静,有决断力的领导者,而枝野可以看到在前两天的记者会上,已经是回答某些问题的时候有点语无伦次,因为可能是心理压力以及体力不支的原因,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其他的比较有能力的人来当副手的话,对于决断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因为东京电力公司被称为一个怪兽公司,菅直人似乎并没有能力去控制这家公司,现在菅直人已经提出要有一个由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联合的小组,进行核事故的处理工作,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更加有强度的,更有有说服力和指挥能力的人,来控制这个怪兽公司。

    袁竹书:向核反应堆注水为民众撤离赢得时间

    胡一虎:谢谢闾丘在东京的连线报道,继续把焦点从东京我们往上移到上海,在上海加入我们现场的是专家袁竹书袁教授,从一开始的第一天到今天,七天过去了,我们看到不管如何,日本的有关单位不断的在进行冷却系统的有关的动作,比如说水、洒水、灌水,今天晚上也有将近30吨的水,但是效果从刚刚闾丘告诉我们并没有那么明显。

    我们从一般的观众角度会不知道,如果假设明天、后天再往后,如果这种情况不断的持续下去,到了第十天。它的冷却系统包括辐射量都没有降低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如果假设就在明后天有所转变的话,又代表整个的局面是往什么样的方向来走,您的分析呢?

    袁竹书(复旦大学教授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我认为不能简单的来说这个问题,因为现在这样子不断的采取这种冷却措施,也就尽量的避免反应堆出现更加恶劣的状况,它现在已经把时间延长了很久很久,这是有很多积极意义的,首先一个就是周边的群众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撤离,然后如果最后能够用灌水等等这些冷却方法,最终能够控制住局面的话,当然那就是一种成功。如果是控制不住,最终也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的话,它一个是延长周边居民撤离的时间,另外实际上使得放射性释放的问题也会比较挽回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那些燃料熔化会导致这些金属的液体就会沉淀到反应堆的底部,跟反应堆底部的水泥起化学反应以后,形成块状的东西,然后因为它不是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种剧烈的大爆炸,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散发到空气当中、周边环境当中一些放射性的东西会少一些,因为那些到了温度实在高的时候,连核燃料也会熔化、沉淀到底部,这种时间的拖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能说一点没有,当然可能最后没有能够控制住局面,这个是完全可能的。

    胡一虎:但是袁教授,我们从一开始到现在,所有的推论跟分析的基础都是从一些官方的讯息跟刚刚所看到的新闻画面,其实坦白讲也是从外面来看待的,这个时候我旁边就看到一个讯息,包括美国核委会的主委就说,他们认为这次福岛的事故是比日本官方的说法还来得更严重,这样的声音不仅是出现在美国,其实包括欧洲也有类似的声音。

    我好奇也特别想追问的一点就在于,包括美国也即将在明天出动无人侦察机,透过无人侦察机,它可能可以更进一步的拍摄到相关的镜头,了解更进一步的真实,破损的情况会是如何,但是从您观察到现在第七天为止,在日本处理这件事情上的反应或者是处理上,是不是有一些人为很严重的疏忽呢?

    袁竹书:现在我个人的看法,从他们处理来说,不能说有明显的人为的疏忽,但是我这两天听到看到的消息还是非常好,他们在尽快的想恢复电力,如果这个电动力能够恢复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但是这次问题的根源也就出在动力完全失去,所以它的冷却系统根本就不能工作,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如果说它有了动力以后,它可以把冷却系统能够恢复起来工作的话,那应该说是局面就可以大大的改观。当然不知道它现在的动力系统恢复得到底如何,本来说是今天下午最早可能就能恢复,但是不知道现在进行的情况怎么样。

    严明:专家忧虑全球核电站泛滥或引发核失控

    胡一虎:最新的报道,最新的画面,其实担忧不仅是在邻国,包括了欧洲也是大幅的报道,那么继续我们要请教巴黎的资深记者严明。严明,从你第一手的现场的观察到现在为止,当地的一些核这方面的专家,他们怎么看待日本这次的处理情况,有没有他们觉得跟以前对日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日本毕竟在科技方面来讲是相当领先的。

    严明:是的,在日本大地震和核事故之后,法国以及欧洲的媒体都非常关注日本的核处理的情况,尤其是法国的报界,它主要提出一个疑点,就是日本如此的科技发达,如此的注重民生,但为什么在关键性的污染可能性最大的来源核电站方面,却有这么大的疏忽,到底是政府的失误还是企业行为,现在法国的一些专家和媒体都已经提出这么一个质疑。

    而且在整个的处理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法国媒体对日本媒体的这种穷追不舍的连轴转的报道形式非常赞赏,同时也对日本政府在地震开始以后,不论是核电站还是地震的程度,还是死伤人数,都是犹犹豫豫半遮面的这种吐露消息,也感到有些不解,日本新外相来到巴黎以后,法国的媒体也对他穷追,直接的问他为什么日本政府方面反应比较慢,由于是新任外相,而且日本的内阁现在也正在有些新的人事更迭,所以这方面的消息还是不太确切。

    总而言之,法国和欧洲的媒体都对这一次日本的核事故表示出极大的关注,而且很多的专家,很多的媒体都表示这一次不仅仅是一个全球的能源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核安全的问题,而且可能会要上升到每个国家未来的国策,以及人类未来命运这个重大的命题之上。

    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拥有440多座核电站,而且现在很多国家还在拟建接近400座核电站,加起来有近千座核电站,有些专家,尤其是欧洲专家就提出来,这种核泛滥是不是会引起以后的核失控,人类已经从石油的文明时代走向了核能时代,但是现在人类所发明的两种核技术都是严重威胁到人类本身,比如讲我们现在熟悉的核弹,就是一个军事上最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而核电站本来是最清洁,最省钱,而且最安全,现在看起来也并非如此。

    所以法国的专家就认为,可能以后核电的研究,还有像现在法国以及欧盟和中国、美国,一起在研究的就是人造小太阳,也就是从现在的沸水堆转成压水堆,在从现在的核裂变形式转成核聚变形式,可能是人类未来核能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目标。

    袁竹书:美扩大日本核泄漏警戒范围令人费解

    胡一虎:谢谢严明在巴林的连线报道,但是现在紧张的不仅是亚洲的近邻,还包括了欧洲,更何况还包括美国,针对这个话题,我继续请教上海的袁教授,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最近的媒体大幅报道相关的事情,不仅是跟目前的风向有关,整个的辐射程度是往太平洋方向飘,有人会觉得周六就到达的是整个美国的西海岸这个部分,另外我们也发现到,今天有一个让我们看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说美国对整个的辐射的警戒线,它的半径是划到是80公里,跟日本的20公里有相当60公里的差距,有人会觉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袁教授,您的解读。

    袁竹书:这个差别细节的情况我并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最严重的受灾的区也就是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因为现在并没有真正大规模的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把绝大部分的核燃料、放射性物质全部都抛洒到空气中这样的情况出现,既使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自然灾害的后果出现,它最终的一个严重的受灾区也不过就是1万平方公里到9万平方公里的这样一个范围,换算成资金的话也不是说非常大的。

    但现在日本的福岛的核电站并没有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整个安全壳跟压力壳全部都炸开物质全部都洒出去的情况,还是属于一种泄漏,当然这个泄漏已经比较严重了,是这样一个局面。

    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美国要把它划分到80公里,它这个80公里是指的是什么?指的80公里外完全是安全区,80公里内就是不安全?还是什么意思我也不太清楚。

    闾丘:外界忧虑核辐射不愿送物资进入福岛

    胡一虎:但是在80公里以内的人来讲,他对这个消息就有不同感受,趁这个时间立刻转到闾丘这边的现场。闾丘,这个消息我知道对当地的很多民众,比如说就在30公里附近的人也会觉得说是不是有被日本政府抛弃的感觉?有这样的声音出现吗?

    闾丘露薇:这样的声音非常多,因为20到30公里的民众是被要求待在户内不能外出,但是由于正是要民众自己处理的方式,所以是不是能够防止这些辐射物质进入屋内,大家都还是有很多担心,即便是30公里以外的这些民众,在今天当地政府也是对他们进行了辐射的测试,在有些人的身上其实已经受到摄入剂量的问题,这也使得这些民众非常担心,因为觉得他们不知道到底自己是处于一个安全还是不安全的状态之下,所以希望政府能够把这个信息说的更加清楚一点。

    而目前也可以看到,因为外界对福岛也有很多的误解,所以造成像福岛很多人不愿意把这个物资送到那里去,因为大家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距离才是安全的,所以福岛县的县长在昨天就呼吁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就是要通过政府了解清楚到底是不是安全的,这样的话,才能解决在福岛目前避难中心里面的很多等待着燃油、等待着食品、等待着其他的日用品的灾民。

    胡一虎:谢谢,福岛的核灾害其实考验着所有人,但是假设如果你就是菅直人首相,你会考虑最坏的情况会被采取让反应堆封堆的情况吗?休息片刻回到现场听听专家的分析,待会见。

    袁竹书:福岛核电站出现“封堆”的可能不大

    胡一虎:如果短期之内福岛的核电站还是没有办法冷却下来怎么办?今天有很多的业者就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比如说是封堆,什么是封堆呢?在切尔诺贝利当中就曾经采用这样的方法,把大量的混泥土丢到相关的来封闭整个的反应堆,这个反应堆就像“石棺”一样的态度,但是事实上它的成本跟它的时间确是相当大的。这个可行吗?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请专家在上海的袁竹书,袁教授您的看法,袁教授,目前有到这样的阶段吗?这会不会是一个可能的选择?

    袁竹书:我认为这样的可能性在福岛的核电站是不大可能出现的,更不用说现在没有到这样一个阶段,最坏的情况下面,因为对于福岛核电站基本上也就是压力容器跟安全容器都有破裂,然后有更多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来,它不会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整个的反应堆核燃料爆炸起来把整个放射性物质全部都抛到空中去,它不至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个人的想法,刚刚你也讲到了,如果真是要封堆的话,本身这件事情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工作量投入也是很大,而且要用直升飞机来投放这些物质的话,危险性也是很大的。从现在洒水、注入的情况看,直升机都没法在上空维持很长的时间,或者更多的次数,都是这个问题。它也不大可能出现封堆的这样一种状态,没有出现严重后果的话,不会达到要去封堆的措施。

    当然如果说是我不计成本,只要放射性物质抑制住,然后硬去封,也不是说不可以,但是这个就看他们当局怎么去决策了,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胡一虎:好,谢谢袁教授的分析,谢谢所有嘉宾的连线,谢谢您收看《凤凰全球连线》,明天见。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