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电东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水电东送是我国水电资源分布特性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共同要求,水电既是具有经济效益的资源,更是具有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水电建设促进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促进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加快了产业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开发西部水电资源应创造良好的水电工程建设环境,促进项目早日发挥效益。
关键词:西电东送;西部开发:地方经济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西电东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忐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同时,对实现电力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电东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带着“西部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题目,2003年7月到8月,我们对西电东送的骨干工程:云南澜沧江小湾水电站,广西红水河龙滩水电站、贵州乌江流域洪家渡水电站、索风营水电站,以及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等工程现场进行了考察,就水电开发、电站建设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分别与项目业主单位及地方县委、县政府进行了座谈。本调研报告主要以小湾、龙滩工程为基础。
1 西电东送在西部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1.1 水电东送是我国水电资源分布特性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共同要求
水电作为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低廉,运行调度灵活,在电网中承担调峰任务,同时具有防洪、灌溉、供水、旅游、养殖等综合开发利用效益,各发达国家都曾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径流丰沛,地势起伏变化大,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水电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据上世纪90年代全国水电资源普查(不包括台湾省),全国水电资源理论储量6.76亿kW,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装机容量为3.78亿kW。不论是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我国在世界上均居第一位。
我国水电资源虽总量十分丰富.但人均资源量不高,时空分布不均衡。全国水电资源总量的3/4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其中云、川、藏三省(自治区)就占60%;中南和西北地区,分别占15.5%和9.9%;而经济发达、用电负荷集中的我国东部的华东、华北、东北三大地区,仅占7%左右,且开发程度较高。
从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格局来看,今后能源及电力供给输出方主要是西部地区的煤电和水电基地,需求方则是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造成能源流向“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的总趋势。因此,水电东送是我国水电资源分布特性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共同要求。
有关部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KW,即使水电资源全部开发出来,也只占总装机容量的30%~40%。 目前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为20%,远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50%~90%的开发水平,甚至排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位于世界第83位。
西部水电资源或河段集中、或区域集中,优良坝址多,建库条件好,地理位置适中,各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相对优越,便于集中开发,集中管理,集中外送,便于梯级与区域的补偿调节与优化调度,可形成规模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水电既是具有经济效益的资源,更是具有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
西部水电开发不仅可以为当地以及华南、华东、华中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清洁电力,符合我国能源优化配置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水电项目的建设将提高沿江主要城市的防洪能力,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拉动内需,促进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重组、脱贫致富和社会繁荣,符合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增强民族团结和东西部共同发展的方针。
小湾、龙滩等项目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实现西电东送的骨干工程。电站建设在偏远峡谷、少数民族与贫困落后地区,当地经济与战略资源主要就是水能,如何变水电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形成—定的经济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进行水电项目的建设与开发。水电项目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般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工程建设期间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
(1)工程建没支出形成的税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如枢纽工程以建筑安装工程为征税对象的营业税(3%)及城巾建没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全部交工程所在地地方税务部门。
(2)枢纽工程建设所需的水泥、钢材、木材、油料、粉煤灰、火上材料以及施工用电、用水等均从当地省份或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西部省市相关企业采购和运输。
这一方面能够促进这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货物所交增值税款的25%:部分留地方财政(另75%上缴中央财政)、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全部留地方。
(3)设汁、监理等劳务收入产生的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全部留当地财政。
(4)征地移民费用主要用于移民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城镇、企事业单位的搬迁、专业项目复建以及水库库底清理、环保工程建设的支出。
这些资金如果与国家给予的扶贫开发资金、企业重组资金结合使用,能够促进库区贫闲人口脱贫致富、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增加新的就业岗位.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能够带动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这些支出产生的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全部留地方财政.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财力。
(5)建设单位、建设人员的集团与个人消费能够带动当地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应产生的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全部留当地财政,从而增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财力。
(6)工程建设可能支付的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矿产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能够增强地方财力。
(7)工程建设能够逐步活跃西部地区的银行、保险等金融业务,随着这些资金投入使用和被激活,能够产生巨大的放大效应,从而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8)工程建设能够为地方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无形的广告效应所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9)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工程开工建设,将大大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1.2.2 工程建成投产后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
(1)工程建成投产后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发电环节所交增值税款25%的部分留地方财政(另75%上缴中央财政),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全部留地方,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
(2)清洁电能对当地及受电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3)电站建成后能促进旅游、航运、养殖业的发展,将对地方经济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
工程建设期间的推动作用与工程建设周期及人流、物流、资金流密切相关,这一时期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现实的。电站建成后发电收益与综合效益的推动作用是长期的、平稳的。
2 水电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2.1 水电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实例
小湾水电站属大型水电水利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拦沙、航运等综合效益。电站装设6台混流式机组,单机容量70万kW。总装机规模420万kW,保证出力178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l90亿kW•h。多年平均发电量约190亿kW•h,年利用小时可达4500小时,具有多年调节性能。
小湾电站所在的大理洲南涧县,为彝族自治县,共21万人口,面积1了32km2,人均耕地1.5亩。主要收入来源:烤烟、茶叶、核桃等于果,全年财政收入4 700万元,人均收入l330元,为国家级贫困县。该县首先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工建设的漫湾水电站建设期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漫湾水电厂上缴税收每年增加县财政收入650万元。
龙滩水电站是红水河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电站装机容量规划为5400MW,初期安装7台70万kW水轮发电机组,预留2台机后期安装,年发电量187亿度,最大坝局216.5m。主体工程2001年7月1日开工,2003年11月截流,计划2007年7月首台机发电;2009年底工程完工。
龙滩水电站所在地天峨县,位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上游。全县幅员面积3192km2,辖11个乡镇,居住着壮、汉、瑶、苗、侗、布依、毛南等14个民族,人口14.3万,大石山区占35%,土坡地区占65%,同样为国家级贫困县。
近几年来天峨县依托龙滩电站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二产业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4亿元,比上年增长71%,财政收入完成6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7%2003年1至6月,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036万元,同比增长39.15%。
2.2 水电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
水电站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设备与高素质的建设队伍,给当地封闭的社会带来了冲击与活力。水电站对外交通公路建设一般兼顾当地村镇的发展要求,如小湾进场公路,经过彝族居住区小湾东镇,村民原来不会讲汉语,公路修到了镇边,与施工人员的交往增多后,村民学会了讲普通话,工程建设促进厂民族团结;工程建设企业接受或聘用地方政府派出的年轻干部,起到了沟通与锻炼的双重作用;征地移民政策的宣传落实,使当地农民提高了法律意识与经济意识,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不仅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寻找法律依据,对政府的其他建议与要求,也通过学习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办法;围绕工程建设,规范劳务市场,通过参加项目建设让当地政府认识到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观念的重要性。
(2)促进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龙滩电站开工建设之前,天峨县全年经济收入不足3000万元,财政严重入不敷出,阻碍了部分工作的正常开展。龙滩电站的开工建设,促进了天峨县财政的快速增长,2001年天峨县财政收入完成5673万元,2002年财政收入完成6626万元,2003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了3977万元,完成了全年任务的55%。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确保了天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发放,确保了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天峨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龙滩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大批建设人员涌进天峨,对各种物资和食品需求量大增,给天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机遇。结合天峨县实际,该县大力发展蔬菜、瓜果生产,土地地区主要种植沙田柚、柿子、大果山楂、桃李等,右山地区主要种植石榴、核桃,并重点抓好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重点抓了两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区。今年全县现已完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2614亩,占计划的87.68%,其中蔬菜27760亩,水果6312亩,西瓜2300亩。养殖业方面,一是抓好特色养殖,打造“天鹅”品牌,天峨县目前养鹅1.37万只,其中商品鹅饲养量1.17万只。二是加大二元杂母猪饲养推广力度和发展三元杂瘦肉型猪,提高农民养猪的经济效益。确实做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4)有效促进了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
随着龙滩电站的开工建设,通过内引外联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002年天峨县共引资5180万元,利用外资40万美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02户,2002年,全县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共上交税金2234万元,比2001年增加1555万元,增长229%。2003年上半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53户,同比增加162户。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过去,天峨县城建设较落后,建筑物零乱,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山区小县城。龙滩工程2001年7月1日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后,天峨抓住机遇,加大了市政建设投资力度,按照建设西南水电之都和生态旅游城的目标,2001年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县城的详细规划,完成了城市道路建设,2002年投入1046万元,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完成部分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及城市广场、外滩公园建设。2003年,共投入5000多万元,全面启动市政建设,为龙滩电站2003年11月截流和市第五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正在组织实施县城至八打的二级公路,进—步扩大城市规模,使市民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