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东河口区供电公司工程公司副经理刘伟强
刘伟强清楚的记得,他被任命为工程公司副经理的那天,天气热的出奇。当他接到通知后,就从义和供电所的服务大厅赶到了工地。一下车,一阵热浪袭来,在漫天的芦苇地里,他找到了挥汗如雨的电力工人。不等围着工地转完,他浑身就湿透了,白衬衣能拧出水来。众所周知,工程公司长期深入一线施工,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工农关系难处理,如何当好这个副经理,对于年仅32岁的刘伟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面对挑战 迎难而上
从一名供电所业扩人员成工程公司副经理,刘伟强还真有点不适应。其实,他爱好非常广泛,以前下班回家爱打篮球,踢足球,说起影视明星也头头是道。现在,早晨天不亮就得出发,晚上华灯初上才往家赶,节假日更成了记忆。回到家,浑身累得像散了架,胡乱扒拉几口饭就躺到床上睡觉了,他不得不忍痛放弃了这些爱好。前段时间,一连下了好几天雨,刘伟强在办公室急得团团转。马厂工地的工期不能延误,不然要给企业损失多少钱呀!好不容易天放晴了,等工程车开到台田上大家才看到,一米多深的蓄水沟里积满了水,粗壮的苇子被雨水洗的绿油油的。刘伟强顾不得这些,他第一个拉起线往前走。到最后,摔了多少跟头,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等三条线拉完,天已经黑透了,这时他才觉得钻心的疼,裤腿不知道什么时候扯烂了,半条腿露在外面,血水顺着腿往下流,一只鞋也找不到了。回到家,妻子半天才认出这个泥人,心疼得直埋怨:不是不让你干工作,可也不能把自己当铁人呀!刘伟强“嗯”了一声,就坐在沙发上睡着了。时间一长,妻子已经习惯了,她经常说作为一名农电人的妻子就要做好吃苦受累、担惊受怕的准备。
承担重任 彰显本色
由于工程公司的施工人员多来自外地,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要当好这些人的“家”还真是不容易。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刘伟强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为了做到让领导放心、让家人放心,他制定了违章作业曝光台、施工班前会和班后会、“爱心·平安”通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管工期多么紧,刘伟强都要抽出时间,带领工人分析案例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做到安全生产警号长鸣。为了让工人体会到电力大家庭的温暖,在刘伟强的建议下,工人发的手套上都印上了“平安”两个鲜红的大字。一位菏泽来的小伙子说“这副手套,俺没舍得戴,看见上面那贴心的字,心里就充满了温暖”。每逢遇到重大节日,刘伟强都要放弃跟家人团圆的机会,与工人一起聚餐,他觉得这是一个相互交流、促进团结的大好机会。前几天,爱说爱笑的老李一直闷闷不乐,经常在没人的地方叹气。刘伟强发现后,主动找他谈心。原来,老李的孩子今年考上了大学,交了一大笔学费。家里实在没钱买肥料了,而这个月的工资已经预支了,老李一下子犯了难。刘伟强二话没说,把准备还房屋贷款的一千二百元钱放到了老李的手中。刘伟强觉得,当好这个家,让工人少受难为,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无止境 激流勇进
每年7月份,都会有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走进河口区供电公司这个大家庭。为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快融入工作,公司领导例行安排新大学生到工程公司跟着刘伟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熟悉电力设备,体验一线生活。其实这个任务对刘伟强来说一点也不轻松,工地实习是新进员工工作的第一站,只有好好引导才能让他们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兴趣继而爱企如家。大学生刚毕业,都有一肚子理论,凡事喜欢刨根问底。刘伟强不禁犯了愁,多少年了熟能生巧,施工过程中先装什么,后安什么都成了习惯,真要说出个为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刘伟强真诚的说“几年来,我只知道该怎么做,还真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明天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刘伟强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摞专业书籍,回到家连饭也顾不上吃,等把疑难问题全部弄明白天已经亮了。不善言辞的他一遍遍给学生讲解直到大家弄懂为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新进员工上了生动的一课,展示了农电人爱岗、敬业、求知的优良风貌。现在刘伟强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文化水平已经跟不上电力事业飞速发展的步伐。他开始利用晚上时间查资料、学理论,向资深的“老电力”学习。每天,灯亮的最早的是他家,灭的最晚的也是他家。刘伟强要把以前失去的时间都找回来。
正是这些无怨无悔农电人的辛勤汗水,河口区23万人的正常用电才得以维系;正是这些无怨无悔农电人的满腔热忱,河口区2600平方公里的光明才有了保障;正是这些无怨无悔农电人的不懈追求,河口电力才有了今天的丰硕成果。他们的身影忙忙碌碌,他们的脚步永不停息。哪里有需要,线路就延伸到哪里,光明就播撒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