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17时20分,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的群峰之间,最后一相导线稳稳接入N93~N113架线区段牵引场——这一刻,500千伏六盘水大湾低热值电厂送出工程宣告全线贯通!这条贯穿黔西山河的“电力天路”,连起了电厂与电网,更凝结了一支平均年龄仅36岁的参建团队的智慧、汗水与信念。
大湾2×660MW低热值煤电项目,是贵州省推动煤电清洁转型、保障电力供应的关键工程。而其配套的500千伏送出工程,也因“三难”被业内称为"硬骨头":协调难——线路途经8个行政村,15%塔基因风水纠纷、迁坟赔偿受阻;施工难——需跨越赫六高速、3条国道及110千伏、220千伏电力线路12处,其中赫六高速日均车流量超3万辆,安全风险极高;时间难——全长45.843千米、129基铁塔的工程量,需在8个月内完成,工期压缩近20%。
自2024年12月项目启动以来,一场“全员攻坚战”就此打响。“我们要的不是‘差不多’,是‘百分百安全’,争取每一次作业都‘零事故、无风险’。”这是施工队长陈锡龙常挂在嘴边的话。项目安全与质量管控压力显著,部分塔基协调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施工节奏,项目部积极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群众沟通协调,并在赫六高速跨越段,提出了“无人机+人工”组合方案,将原本2天的工期压缩至0.5天,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
“我们没有‘孤胆英雄’,只有‘攻坚共同体’。”团队负责人许修玉说,在这个施工队里,从技术攻坚到后勤保障,从一线作业到运输支持,每个岗位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全力以赴,8个月高效协同,最终啃下500千伏六盘水大湾低热值电厂送出工程这块 “硬骨头”。他们架起的不仅是一条输电线路,更是一座区域能源转型的桥梁。每一基铁塔、每一米导线,都镌刻着这群电力建设者不负时代的担当。
目前,项目团队正全力推进后续消缺工作和附属设施建设,坚决贯彻“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环境零污染”管理目标,确保工程按期投运,为贵州电力供应和能源结构转型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