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祁曼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纪实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的苍茫戈壁深处,一座承载着光荣与使命的电力工程正破土而出,巍然崛起。2025年6月20日,由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祁曼750千伏变电站工程正式拉开建设大幕。这座矗立于海拔3083米之巅的变电站,不仅是新疆首座海拔突破3000米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更是串联新疆与湖南、推动“疆电入湘”国家战略实施的核心枢纽。
高原戈壁起宏图 绿色能源通南北
祁曼750千伏变电站总征地面积达294.12亩,本期新建1500兆伏安主变压器2台。工程坐落于戈壁腹地,方圆百里荒无人烟,被誉为“最孤独的变电站”。然而,其战略意义却如明灯照耀四方:建成后将极大强化巴州南部电网结构,提升格库电气化铁路供电可靠性,并满足祁曼区域3000兆瓦新能源项目接入需求,显著增强新疆新能源消纳能力,助力这片广袤土地将富饶的“风光”资源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作为“疆电入湘”的关键工程,该站对缓解湖南电力供需矛盾、优化华中能源布局具有深远影响。预计2027年3月20日全面竣工。
缺氧不缺精神 风沙大决心更大
“这项工程所面临的挑战,几乎超出了人类极限,真的要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谈及祁曼输变电工程建设,负责施工的变电施工二分公司经理曹科与线路施工二分公司经理郑宇宏感慨万千……
这里有“最孤独”的坚守:站址深处戈壁,冬季凛冽漫长,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参建者们以信念为铠、以毅力为刃,在荒寂中托起希望的电网。
这里有“高海拔”的考验:3083米的高原之上,稀薄的空气、刺目的紫外线,无不对人体极限、设备耐候与工艺精度提出严峻挑战。
这里有“战风沙”的毅勇:年均超过200天的五级以上大风与沙暴,有时令人寸步难行,却未曾撼动建设者们对工序品质的执着。
面对极端环境,全体建设者在高质量党建的坚强引领下,以“缺氧不缺精神、风沙大决心更大”的信念,高效推进工程建设。他们凭借智慧与科技,突出机械化、装配化建造优势,现场机械化应用率高达95%,装配式施工覆盖75%,极大减少了现场湿作业,践行绿色建造,提质增效显著。
“四特精神”战极限 湘送铁军显担当
在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原戈壁,一面面党旗凝聚攻坚合力,项目党员同志率先垂范,带领参建员工以超出常人的勇毅,诠释着湘送铁军的“四特”精神。
90后入党积极分子刘燚冲,是该工程项目经理,他目光如炬,清瘦却刚毅,日常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作为公司经“绿树”计划之沙盘推演选拔出的年轻后备项目经理,他在一线接受考验,是新一代电网人扎根一线、胸怀使命的生动代表。在祁曼变极端的环境中,他始终秉持“青年员工,我辈争先,敢与高原比高低”的信念,以创新思维率领团队破局开路。他采用“高原环境动态施工法”,依托实时气象数据灵活调整作业安排,精准捕捉施工窗口,高效完成基础浇筑、构架吊装等关键节点,使工程进度较原计划提前15天,为后续电气安装赢得主动,更彰显科技赋能与传统基建的深度融合。他以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建设者以智攻坚、迎风而立的青春篇章。
80后项目总工赵洪波,在祁曼变电站工程中以技术创新击破重重难关。面对高盐碱水质对施工的严重影响,他率团队自主研发“两级沉淀+反渗透”临时用水处理系统,彻底解决施工用水安全问题;针对高海拔导致的机械降效,他专注研究高原涡轮增压技术与设备适配性,通过精准选型与动力系统优化,有效扭转了高原机械的功率衰减局面,将施工效率提升了约20% 。强腐蚀性盐碱水使他手臂龟裂,狂风沙暴常致咽喉肿痛、难以发声,但他始终乐观坚韧,笑说“男子汉,粗糙点没什么”。可谁又不知,他们也是父母心中最珍贵的儿子。
同为80后的项目副经理兼总工陈珏,在这片广袤而苍凉的世界屋脊,于风雪无常、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中,带领线路工程团队缔造电力基建的传奇。他是年轻员工眼中的“老大哥”,更是技术核心与施工协调的中流砥柱。他日间穿梭工点、勘测核数,夜间研究气象、优化方案。他组织技术攻关,大胆引入新工艺、新材料,制定极地施工标准,有效解决高原混凝土开裂养护等“卡脖子”难题,开工仅20天即完成27基基础浇制,确保工程优质推进。
70后党员、项目副经理陈鹏,在工程建设中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攻坚克难的决心与毅力。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土建专家,他凭借多年高原实战,不断改进混凝土配比与工艺,攻克了反碱、开裂等质量通病。他每日站内巡查工艺,微信步数常超两万。“这是我在工地拾的戈壁玉石打磨的平安扣,准备送给爱人作生日礼物。”风沙磨砺了他的容颜,却未曾磨损他内心的柔软。这枚穿越三千公里的平安扣,不仅是爱的信物,更是戈壁与潇湘之间一道温暖的桥梁。
除此之外,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大力集团预制件分公司经理刘红桥,将水泥构件视为艺术,以匠人之心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工艺与质量。变电项目安全员、党员周畅,坚决贯彻党员身边“无违章、无违纪”,始终将安全视为不可逾越的生命线,将“三天四最”安全理念深植于每一个施工现场,为工程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项目质检员陈忠,以手中卡尺为笔,以检测标准为尺,严把质量生命线,于毫厘之间执着追寻,守护基础施工的品质。线路项目安全员王树彬,几十年如一日,以初心守安全,以零容忍践使命,为工程筑起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这群可爱可敬的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使命,让党旗在高原戈壁上绽放出最绚丽的色彩。
旗帜飘扬雪山之下 绿色能源未来可期
立于祁曼站极目远眺,阿尔金山皑皑雪峰若隐若现,“湘送铁军”的旗帜在长风中猎猎飞扬,旗帜下屹立着一个个坚毅的建设者身影。此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负责任”的“四特”精神,在这片高原上更为具象。
祁曼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不仅是一条电力高速,更是一座用忠诚与奋斗铸就的现代丰碑。待到2027年项目投运,新疆的绿色电能将如长河奔涌,直抵华中,为中部崛起注入强劲动能。选择高原,便是选择了奉献;选择无人区,便是选择了坚守。错过了孩子成长的珍贵瞬间,缺席了家庭团聚的温馨时刻,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苍茫雪域与浩瀚苍穹。“湘送铁军”是千千万万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者的真实写照——他们以青春为笔,以汗水为墨,以智慧为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默默铺就这条闪耀着希望与光明的能源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