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满两周年。两年来,市场电量合计约10741亿千瓦时(含代购用户电量4711亿千瓦时),其中现货电量437亿千瓦时,日前现货均价为0.519元/千瓦时,较市场参考价上涨12%。两年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成功应对了能源量紧价高、电力供需余缺急转、台风天气等多场景考验,整体运转良好。目前,广东电网公司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研究现货市场转正式运行相关工作。
广东电网电力现货运营大厅内,市场运营人员正在开展市场监测分析工作。 赵雯 摄
现货价格能上能下
电力价格风向标作用突显
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各省/区域、省间现货市场连续运行一年以上,并根据市场出清结果进行调度生产和结算的,可按程序转正式运行。“‘试运行’就像车辆研发,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逐步完善的过程,在经过各类性能测试、工况测试满足实际商业化使用条件后,才能‘正式上市’。”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现货市场管理部高级经理蔡秋娜说。
据了解,国内尚无现货试点转入正式运行。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在不断探索中前行,建立了包括“中长期差价合约为主+现货偏差结算为补充”、“批发+零售”一体化设计、“计划+市场”双轨运行等在内的电力市场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省情的电力市场化建设路径。“目前我们正在开展自查与完善,确保市场建设与国家要求保持步调一致。”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展研究部副经理王浩浩说。
在电力现货市场,供需双方可根据市场实时供求情况,发现电力商品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价格,电价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可高可低。数据显示,2021年11—12月,受一次能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以及供需紧张影响,广东现货均价达到近年来峰值,而今年由于一次能源成本回落、供需趋稳,1—10月现货均价相比峰值下降约38%。“电力现货价格能涨能跌,是电力价格的风向标,能精准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和一次能源成本,对规划投资、用户高效科学用能的引导作用逐步显现。”蔡秋娜解释。
“现货价格低时,我们能获得更为优惠的用电价格;现货价格高时,我们会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部署降低生产成本。”作为全球第一梯队的锂电装备头部企业,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戴先生表示,现货市场让用户由“被动接受固定电价”变为“主动调节用电行为”,助力削峰填谷。
扩围新主体增添新活力
新能源“入市”规模破百万千瓦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今年1—10月,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经营主体达6.8万家,同比增长39%,市场电量约4791亿千瓦时(含代购用户电量219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7%,交易活跃、透明高效、公平有序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未来将不断吸引新的市场主体加入。
相比一年前,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最明显变化就是“实”和“新”。“实”表现在健全市场机制,通过合理机制实现稳价。“发电成本应该在合理范围内进行疏导。为此,我们通过落实高比例中长期合约电量、合理设置成本疏导上限、建立市场价格风险防控和监管等措施,确保终端用户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王浩浩解释。“新”则表现在市场加入新成员,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去年12月,新能源在南方电网供电区域内首次参与现货市场,目前入市规模已突破百万千瓦,为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及市场化运营奠定基础。今年10月,南方电网梅州宝湖独立储能站在全国率先以“报量报价”模式试点参与现货交易,开辟了独立储能价格机制、调度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市场化新路径。
新能源机组的发电边际成本较低,在现货市场中具备价格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在高峰时段,供应紧张,电价较高,所有类型的电源均开足马力发电;在低谷时段,供应充裕,电价较低,新能源机组发挥边际成本低的优势继续发电,火电机组调减出力以保障收益。“无论是负荷高峰还是负荷低谷,只要处在‘大发期’,新能源项目都可以通过降低报价争取到发电空间。”惠州彩石滩海风场经理冯时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