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4个多月,灾区人民的生活怎么样了,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重庆电力青年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带着爱心和牵挂,9月24日至26日,重庆市电力公司系统62名团干部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体验式教育,为灾区人民献上重庆电力青年的一片真情。
花荄柏林小学:让我们共同欢笑
四川安县花荄镇柏林联合小学是在地震的废墟上重建的临时教学点,安置了周边几个受灾小学500余名师生。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读书住宿都在临时活动板房里,条件较为艰苦。
9月24日下午,经过6个多小时的行程,重庆电力的团干部们来到柏林联合小学灾后临时教学点。质朴的农村孩子已整齐地等候在校园里。看到孩子们渴盼的眼光,团干部们不顾长途坐车的劳累,立即传递、搬下100套崭新的书包、文具和一大包书籍,亲手给孩子们背上新书包,整理他们的衣服,抚摸他们的脸蛋。孩子们背上新书包,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真诚地敬上队礼:“谢谢重庆电力的叔叔阿姨!”
在现场,团干部们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唱歌、跳舞,大家唱啊、跳啊,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孩子们在团干部的带领下,用手语表演唱《感恩的心》。看到孩子们投入地演唱,认真地用手语表达,团干部们感到由衷的感动。
时间短暂,转眼到了分别的时候。孩子们牵着叔叔阿姨的手,依依不舍地告别:“谢谢叔叔阿姨,我们一定好好读书,来报答你们的关爱!”
安县变电站:追寻重庆电力援建者的足迹
离开柏林小学,穿过安昌河,团干部们来到向往已久的由重庆市电力公司援建的220千伏安县变电站。
220千伏安县变电站,是连接川西北电网和四川220千伏主网的枢纽,承担着为多个国家重要企业供电的任务。“5.12”地震,安县变电站遭受巨大破坏,成为灾区恢复重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枢纽变电站。5月15日起,重庆公司援建铁军进驻安县变电站,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重建工作。500多名电力勇士,克服了工作量大、气候复杂、环境恶劣、蚊叮虫咬等困难和余震、疫情、堰塞湖洪水等诸多险情,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奋战,表现了不惧生命安危,不怕流血流汗的英勇气概,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电力铁军风采。重庆电力勇士昼夜奋战,仅用56天的时间,就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全站的恢复重建工作,于7月10日竣工移交。
值班员向重庆电力的团干部详细介绍了安县变电站地震受损和恢复重建情况,并带领团干部参观了新建投运的变电站设备。听着值班员的介绍,看着焕然一新的变电站,团干部们被重庆电力援建勇士们的奋战事迹深深感染。大家来到安县变电站门口,在重庆电力援建纪念浮雕前合影留念,留下作为重庆电力一员自豪的身影。
映秀:凝聚爱心和温暖
9月25日一早,团干部们向此行的最后一站,也是地震重灾区的汶川县映秀镇进发。
来灾区之前,公司团委已为映秀的受灾群众购置了过冬用的崭新的军被、军大衣各80套。而头天晚上,在从安县返回成都住地的车上,公司团委发动了爱心捐款,短短几分钟,凝聚团干部们爱心和祝福的9000多元捐款便汇集在一起。这些捐款都将送给灾区群众。
在经历了长时间堵车和交通管制,经过6个半小时的艰难行程,车队终于下午2时许来到映秀镇边。此地距离灾民安置点还有近2公里,又堵车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通行。
早一点见到受灾乡亲的心情压在每一个团干部心头。“同志们,大家把军被、大衣扛起走路去!”公司团委书记陈杭一声号召,大家纷纷下车,抢着扛起包裹就走。虽然没有吃午饭,大家已饿得饥肠辘辘,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一个包裹四、五十斤重,大家肩扛手抬,冒雨向山坡上的灾民安置点奔去。这1公里多路,凝聚着重庆电力青年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关爱。
距离灾民临时安置点还有一段路程,等候在路边的村民们便燃放起鞭炮,真诚感谢来自重庆电力的爱心使者。“谢谢了!谢谢重庆电力共青团的关心关怀!”映秀镇中滩堡村四社社长邓云太紧紧握住陈杭的手,将一面写着“大灾无情,人间有爱”的锦旗赠送给重庆市电力公司团委。
在地震现场,听着当地村社干部、杨家坪供电局援川保电队员余生荣以及来自重庆的志愿者介绍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团干部们表情肃穆、深受感动,情不自禁留下了泪水。
沿着蜿蜒的山路,团干部们来到“5.12”地震遇难同胞公墓,整齐站列,向陪葬在这里的5000多地震遇难同胞默哀。
返程的时间到了,乡亲们拥到车旁,感激和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重庆电力团干部们的手和乡亲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此刻,时间凝固,真情留驻……
在回去的车上,思想受到震撼和洗礼的团干部们纷纷陷入沉思。“这样的活动生动形象,深受教育,引人思考!”来自北碚供电局的团干部杨璐瑜的话代表了所有团干部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