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公布了“第三批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评审结果。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本部及所属企业共有18人获此荣誉,一群杰出优秀青年专家,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奉献,在各自的领域里开拓进取、崭露头角!
中电工程“第三批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
戚永乐,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就职于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广东院。从广东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后,担任广东院多个火电和海上风电项目结构专业工程师、数字化项目设计总工程师、数字化部总经理助理,兼任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三峡大学土木水利专业博士研究生行业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南方能源建设》核电栏目特约主编。
他长期从事结构工程、结构抗震反应分析和工程数字化研究,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作为主要编制者编制技术标准6项,获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获评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十大杰出青年。
攻克工程建设实践难题
参加工作以来,戚永乐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参与多个大型火电、风电和核电项目建设,面向工程建设需求,深入开展技术难题攻关、新技术开发。
越南永新电厂一期2×620兆瓦机组工程
越南永新电厂一期2×620兆瓦机组工程是“一带一路”倡议首批落地项目,也是中越两国推动基础设施与产能合作互联互通的关键项目,刚从广东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的戚永乐便参与到该项目的设计中。
他牵头对主厂房结构设计的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提出了极具竞争力的中国标准方案并获采纳。同时,他将博士后研究阶段便主攻的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BIM正向设计等系列技术成果应用到项目建设中去,提出了主厂房大件施工吊装、灰库钢模施工优化方案,成功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难题。
在老旧电厂的节能环保升级改造工程中,环保设备质量大和高位布置向来是难题。戚永乐和团队研发了钢结构加固抗震性能评定方法,创新性解决了超重结构改造加固的技术难题,确保电厂在不停机的状态下进行环保设备安装与主结构的加固改造。
对核电站等重要构筑物而言,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尤为重要。戚永乐将多年研究成果应用于核电站常规岛主厂房结构设计,在构件破坏形态划分准则、构件弹塑性变形限值、地震波数据库及选波方法等方面,形成了工业厂房类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全套方法。
探寻数字发展新路径
如今,数字经济正给生产生活带来深刻改变,戚永乐也积极投入到数字经济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中,先后承担了多项关键课题研究和成果研发工作,不断探寻能源行业数字发展新路径。
和同事工作交流
他主持开发了Revit土建建模及出图、基于SAP2000的超限设计、基于目标谱匹配法的地震波选波系统等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多个火电和海上风电项目中,提升了工程结构设计与分析效率;主持开展了高烈度地区发电厂主厂房混凝土结构基于人工智能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研究,将人工智能引入工业结构抗震分析,成果获中国能建中电工程科技进步一等奖;组织研发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海上风电工程CAE模拟仿真平台,有望解决我国海上风电设计软件的“卡脖子”难题。
他先后担任了多个能源企业智慧电厂和信息化规划项目设计总工程师,运用数字化转型系统论的方法,开展智慧电厂机群统一监管、性能分析与优化、设备可靠性维护、安全生产管理等智能化分析管理应用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2年,戚永乐还受命担任中国能建数字化转型课题组项目经理助理,助力搭建央企级经营管理数字化建设目标体系,设计所属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形成数字化转型赋能保障体系与数据资产管理框架建议,探寻央企总体数字化转型发展愿景。
推动新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戚永乐深谙科技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做好新研发技术推广交流、加快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是戚永乐一直关注的问题。
和同事工作交流
他作为主要成员和核心成果贡献者参与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化成套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100多座复杂超高层结构、大跨度结构、大型工业建筑中。基于该研究成果编制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形成了定量评估强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性能的理论和方法,填补了国内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标准的空白。
基于在中外混凝土结构设计对比方面的研究成果,戚永乐连续多年获中国电力规划协会邀请,主讲《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比较研究》课程。他还受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邀请,在广东省注册结构工程师继续教育课堂上讲授《欧美结构标准与国际项目实践》,为中国工程师熟悉国际标准进而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贡献力量。
《SAP2000技术指南及工程应用》是建筑科学类“高被引图书”,戚永乐作为第一作者参与其中“海外项目的欧美规范应用”一章的编写工作。
“我们正处于一个数字化与智能化高度融合的时代,新型能源和新基建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作为一名从业者,我们必须保持敏锐感受和前沿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适应能力,才能不断探索开拓新的市场,追求更好的发展。”面向未来,戚永乐从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