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牵涉到多种技术领域,由多种设备、多种软硬件、多种设施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其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轨道交通所用电力电缆品种繁多、数量众多,其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供电系统主干供电环网主要通过35kV交流电缆来实现向沿线各车站供电。主干环网35kV电缆的可靠性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决定整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否能安全、稳定运行。
一、35kV电缆常见问题
35kV电缆在长期运行时,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在发生的初期并不会导致电缆故障,但若不进行处理,情况进一步恶化后容易导致电缆绝缘击穿,造成短路。
1.高架电缆在户外环境敷设,长时间被日照、雨水侵蚀,容易发生外护套开裂(图1)的问题。个别外护套开裂可采用包扎、小范围修复等手段,但电缆多处外护套开裂、水分内侵会严重影响电缆绝缘性能。
图1 电缆外护套开裂
2.屏蔽层、铠装层的电气连通是保证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如果在中间接头处屏蔽层(图2)或铠装层电气连接断开(图3),会造成中间接头处局部放电、发热、甚至击穿。
图2 屏蔽层被拉断
图3 铠装层恒力弹簧脱落
3.电缆铠装层与屏蔽层在电气上是绝缘的,在铠装层与屏蔽层之间有一层绝缘的内护套层。当电缆头制作工艺不满足要求,在电缆收缩时容易出现中间接头处屏蔽层和铠装层电气导通的情况。
4.电缆头处在制作完成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材料回缩的现象。回缩量大时会出现裂口(图4),导致电缆接头处露出屏蔽层。
图4 中间电缆头处裂口
二、 解决措施
1.电缆选型及外护套层技术要求
地下区间选择低烟、无卤、A类阻燃聚乙烯护套电缆,地上区间选择低烟、低卤、B类阻燃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对于外护套,添加阻燃剂等成分后使材料的抗张强度、柔韧性降低,易发生开裂。因此外护套在保证阻燃性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机械性能。地下区间选择阻燃性好、燃烧无有毒物质释放的无卤A类阻燃电缆。对于地上区间,低卤电缆的阻燃层一般采用聚氯乙烯为基材的材料,添加阻燃剂。聚氯乙烯材料阻燃性好,添加的阻燃剂少,材料的抗张强度较强,发生开裂的情况较少。地上区段用的低烟、低卤电缆,为保证机械性能,避免开裂及收缩,阻燃/烟气/卤素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低烟、低卤、B类阻燃电缆燃烧时的低烟性能应能满足在GB/T 17651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燃烧时产生的烟浓度最小透光率不小于20%。电缆燃烧时逸出气体的PH值和导电率测试按GB/T 17650的规定(PH值不小于2.5,导电率不大于30?s/mm)。低卤电缆的性能应满足在GB/T 17650.1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燃烧时产生的卤酸气体逸出量不大于100 mg/g。电缆燃烧时的阻燃性能应能满足GB/T 18380规定的B类成束电缆垂直燃烧试验。
2.电缆绝缘层的收缩性要求
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原因,绝缘内部可能会产生较大内应力,内应力使得绝缘发生大的收缩,导体外露。通过收缩试验考核交联聚乙烯绝缘的收缩性能。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应满足表1要求。电缆在出厂前应进行充分的应力释放后方可运输至现场施工。根据经验应力释放时间应至少在20天以上。
表1 收缩试验
3.施工工艺要求
中间电缆头制作过程中电缆绝缘屏蔽层与应力控制部件间、电缆外护套与电缆附件外护套间的搭接部分应严格满足电缆头制作的工艺要求,避免出现脱离的现象。敷设完的环网电缆需静置24 h以上,充分释放电缆应力后,再进行中间电缆头制作,避免发生电缆导电部分和绝缘部分不同程度收缩。环网电缆敷设完后,应阶段性排查环网电缆中间头及电缆状态,对排查情况做好检查记录。设置电缆中间头托架、避免电缆划伤。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应考虑一定的弛度,电缆转弯时应满足电缆转弯半径的要求;电缆的中间头和终端头处采用刚性固定;在伸缩缝处应留有0.6 m的电缆余量;在电缆中间头两端电缆各留1 m电缆余量,终端头电缆预留1 m电缆余量。
4.把好相关验收、试验关
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把好型式试验、出厂试验、抽样试验、现场试验的验收关,重点关注与电缆外护层开裂和电缆头拉脱有关的机械物理性能试验的相关内容。
5.做好日常维护
加强日常运行维护,发现问题要做好记录,定期进行巡检和测试,持续关注发展态势。发现的问题有扩大化趋势时,应尽快安排处理。
三、结语
电缆问题的发生一般为多因素导致的结果,不同的因素在不同情况下其影响效果也不同。因此解决电缆问题不能只从单一方面予以解决,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解决和优化方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