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副总工程师黄立军提出建议:近年来,受电力市场总体产能过剩、新能源竞争冲击、低电价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逐步下降,煤电企业总体亏损面较高。黄立军代表的建议切中了煤电行业的要害,道出了煤电行业的苦恼和心声,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共鸣。
岁末年初,受低温寒潮、电力负荷上升等因素影响,动力煤长协、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长协价581元/吨,同比上涨39元/吨;CCTD环渤海5000大卡动力煤参考价734元/吨,同比上涨229元/吨,煤价就此站上了一个小高峰。时至阳春三月,动力煤长协、市场价格也已双双回落,但火电厂的经营压力危机并未解除。近年来上游煤价的持续高企,着实令下游的燃煤电厂焦虑不安。
长期以来,煤、电这对伙伴基本都保持了一种跷跷板的关系,煤炭价格走高,电厂效益走低,反之亦然。在煤电博弈关系中,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煤炭的价格居于了主导地位,其实煤电价格双轨制和燃煤电站产能过剩才是导致电厂效益不佳的主要症结。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拥有国家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现代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的“三驾马车”,也被誉为宁夏的“一号工程”。该区域同时也是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宁夏煤业和宁夏电力公司的产能主战场。宁夏电力公司作为集团内规模最大的省级电力公司,火电总装机1944万千瓦,相当部分装机都集中在宁东基地。地处宁东基地的鸳鸯湖电厂,是西北地区和宁夏电力公司内部装机规模最大的电厂。这家坑口电厂去年一期项目机组利用小时5101小时,入厂标煤单价531.03元/吨(含税);二期项目受电价低影响,针对12月份煤炭价格飞涨现状,厂里牺牲了少量利用小时数,降量保价,最终实现了年底的微薄盈利。鸳鸯湖电厂去年仅将外购煤服务费从10元/吨降至3.5元/吨这一举措,全年节约成本487万余元,这一数据还略高于该厂二期项目的盈利数。
时下,燃料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影响宁夏电力公司生存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据行业专家介绍,宁夏目前执行的火电标杆电价是2016年核定的0.2595 元/千瓦时,对应当时的入厂标煤单价 270 元/吨,2016年以来,入厂标煤单价快速增长并持续高位运行,高峰期突破600元/吨大关,火电平均交易电价却不到 0.25 元/千瓦时,煤电价格倒挂严重对火电企业扭亏增盈和高质量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煤炭行业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价格基本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而火电标杆电价却由政府把控,即便是直供电的市场交易电量的价格一般都低于标杆电价,大多时候电厂为了边际效益,委曲求全接受了用户的低电价合同。据宁夏电力公司测算,按公司年发电量 900亿度、耗煤4900 万吨计算,采购市场煤价每吨降低1元,可降低成本4900 万元;销售市场电价每度提高1分钱,可增加利润9亿元。
为解决关系国计民生行业、产业的困难,“十三五”期间,国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对部分行业实施了化解产能过剩手术。煤炭和火电两大行业都接受了去产能的治理。煤炭去掉了8亿吨产能,占到目前全国煤炭产能的20%左右,煤炭去产能后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局部地区还出现了阶段性紧平衡现象。火电淘汰落后产能0.2 亿千瓦以上,只占到目前全国煤电装机规模的2%左右,装机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利用小时数低就是例证。
在市场煤和计划电的双轨制运行下,目前全国火力发电亏损面约50%。火电厂无利、微利已经不是一时一地的个别情况。火电在高煤价、低电价、低利用小时“两低一高”的夹击下,“活下来”的动力就是血拼成本。从长远发展来看,电价与煤价联动接轨才是火电企业脱困发展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