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工程 » 特高压直流输电 » 正文

青海“绿电”乘坐专线赴河南

日期:2020-07-16    来源:中国电力报

国际电力网

2020
07/16
15: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清洁能源 特高压直流工程 装机容量

7月15日,国网青海电力调控大厅内,工作人员屏气凝神,定睛屏幕。

10、20、30……260万千瓦,随着青海海南换流站-河南驻马店换流站实时送出功率逐步增长,青海的清洁能源(也就是“绿电”)乘坐高速专线抵达河南,标志着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送电。

为什么要在青海建特高压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实践,青海-河南±800千伏压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大通道,是我国发展运用特高压输电技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次重大创新,是一条实实在在造福沿线群众、惠及当地民生的“电力天路”,更是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走向小康生活的“幸福之路”。

青海坐拥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众所周知,被誉为“中华水塔”的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理论蕴藏量2187万千瓦,是全国13大水电基地之一;这里光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全省可利用荒漠面积10万平方公里,太阳能发电技术可开发量30亿千瓦;位于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风能资源优越,风电技术开发量7500万千瓦。

近年来,青海积极引导电源合理布局,有序推进省内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20年6月底,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容量2801万千瓦,其中以光伏和风电为主的新能源装机1608万千瓦,占全省装机的50%,是全国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份。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将有力促进青海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扩大消纳范围,提高利用率。同时,该通道大容量、远距离的输送,可以满足华中经济发展及负荷增长需求,有效缓解华中地区长期电力供需矛盾。

工程建设概况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海南换流站,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驻马店换流站,途径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线路全长1587公里。工程于2018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底建成投运。

工程整体投运后,每年可为华中地区输入清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受端原煤1800万吨,减排烟尘1.4万吨、二氧化硫9万吨、氮氧化物9.4万吨、二氧化碳2960万吨。将有力推动华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作为“新基建”落地的重要工程之一,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总投资223亿元,直接配套电网投资121亿元,拉动配套电源投资超过1000亿元,对上下游企业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工程(青海段)建设进度

2018年11月7日

工程开工建设

2019年2月20日

首基铁塔基础浇筑

2019年7月11日

首基铁塔组立

2019年12月4日

首档导线展放

2019年11月25日

GIS设备厂房建设完成

2020年4月18日

首台换流变压器运抵现场

2020年5月12日

青海段线路率先贯通

2020年5月31日

工程全线贯通

2020年7月12日

完成双极低端系统调试

2020年7月15日

启动送电

青海段建设难点及亮点

工 程 亮 点

1---强化疫情防控,确保在青重点工程中率先复工

按照“计划不调、任务不减、目标不变”的要求,积极协调落实复工审批手续;编制续建工程施工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健全工程疫情防控体系。全力确保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两手抓、两不误。

2---应对高原环境,确保GIS设备高精度安装

为确保GIS设备对接施工满足环境洁净度要求,现场采取“七级防尘”措施。同时,采用全站仪和激光投线仪边安装边测量,确保对接轴线精度,消除温差、加工误差导致的安装累计误差,使安装成型设备满足规范要求。

3---三维管控平台,助力智慧工程建设

从安全、进度、施工质量工艺等多个维度开展“智慧工地”的研究与探索,自主研发设计管控平台,可模拟验证施工方案科学性,精益化管控人、物、料的分配,最大限度节约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4---国内首次在工程建设当地完成组装特高压换流变压器

为青海-海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配套建设了组装试验基地,在青海当地进行换流变现场组装。该基地距离海南换流站约190公里,沿途公路满足换流变整体运输要求。

5---世界最长特高压组合电器安装试验一次性成功

作为青南换流站配套工程的750千伏海南变电站,GIS组合电器设备全长755米,共30个间隔, 2350个设备单元,为世界上安装长度最长的750千伏GIS组合电器。在对接期间,工作人员克服疫情和冬期施工影响,仅用时117天完成所有对接任务。

克 服 难 点

1---高寒缺氧

工程青海段沿途平均海拔3900米以上,最高塔位海拔4200米,初到现场的施工人员和机械高原反应强烈,采取参建人员吸氧,为设备打氧等方式,扛起工程建设的重任。

2---恶劣天气

“午后起大风、夜来风雪袭”是该地区的“气候标签”,与恶劣气候抢工期是施工人员的大事。为此,“云交底”“云培训”“错时施工”等一系列创新方式被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并编制多项恶劣天气应急预案,最大限度保障有效施工时间。

3---复杂地形

除了高山大岭、草甸荒漠,该工程近30%的塔位在沼泽地当中,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架线施工等各个阶段都受到沼泽地带来的“麻烦”。原计划冬季施工时大型设备可在冻土上直接运输至现场,但入春以来沼泽地已有融化的迹象,只能在沼泽地中铺设钢板来运输设备。今年2月23日复工以来,累计铺设钢板道路近25公里,使用钢板4000余块。

4---脆弱生态

为保护沿线生态,青豫直流工程树立绿色环保施工理念,加大环保、水保投入,全线采用铺设钢板、棕垫、草垫等方式保护草原植被,大量使用机械组塔和索道运输方式;基础开挖采用掏挖方式,并在回土后撒种草籽、或回植草皮,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电力天路”“惠民工程”“绿电通道”,是青海-海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最大的特色和最深厚的底色,国家电网人“执笔作画”,让这幅“生态画卷”“民生画卷”更加熠熠生辉、精彩动人。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