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水力发电 » 正文

滑坡事发地三明泰宁池潭水电站地理位置及资料介绍

日期:2016-05-10    来源:百度资料

国际电力网

2016
05/10
08: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池潭水电站 水电规划 水电选址

池潭水电站位于闽西北泰宁县池潭村,距县城30公里,是金溪流域梯级开发的第一级水电站,该水电站于1980年10月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是福建电网的骨干电厂。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养鱼等综合效益,年发电量5亿度,以一回220千伏和两回110千伏电压出线接入闽北电网。

基本概况

设计单位

池潭工程由华东勘测设计院设计,福建省闽江水力发电工程局施工。工程于1976年5月进点筹建,1978年主体工程施工,1980年5月第一台机组发电。从基坑开挖至第一台机组发电施工期两年零三个月,至全部投产发电约三年。经工程验收委员会鉴定:认为工程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良好。1981年被评为七十年代国家优秀设计项目,1982 池潭水电站坝址地处峡谷,坝基为流纹斑岩,岩性均一,无大的地质构造。建筑物有混凝土重力坝、坝后溢流式厂房、开关站及过木筏道等。坝顶全长253米,最大坝高78米,溢流坝段位于河床中部,设5孔溢洪道,左3孔为厂房顶溢流,右2孔为坝体鼻坎挑流。大坝右侧设有断面为4.5米×4.5米的泄水底孔。厂坝连成整体,上下固结,利用厂房的重量减少坝体混凝土,同时亦能增加厂房抗震性能。副厂房布置在厂坝之间,净跨12米,高20米,分为五层。右岸岸坡布置一条长776米的过木筏道,日过木能力600立方米,年过坝量14万立方米。

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上,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坝体最优断面的计算、选择,坝体应力分析及利用动态规划法编制电力调度图等。在施工中,部分坝段采用混凝土通仓薄层浇筑,试制成功HCM—M1型冲毛机,取代人工凿毛处理薄层接缝。并应用低热微膨胀水泥浇筑了河床两个坝段的基础块,取得了一定成果。

建设过程

建站之初

金溪是闽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全长151公里,至池潭水库坝址的集雨面积为4766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内雨量充沛,地表覆盖良好,年均降雨量1793毫米,年均流量151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47亿立方米。坝址地质为流纹斑岩,无大结构问题。

1959年,省水利电力厅设计院开始对金溪进行流域规划。次年1月提出金溪流域规划报告。拟定分四级开发,池潭为第一级水电站。为复勘原有梯级布置的合理性,省电力工程一团(后恢复原名闽江水力发电工程局)勘测设计营承担复勘和初步设计任务。1971年初,对金溪干流河段进行选点复勘,认为池潭坝址的地形、地址条件比较优越,可作为金溪流域梯级开发的第一个工程。1972年7月完成初步设计,次年8月,省革命委员会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查,认为设计推荐的拱坝,其坝址的地质勘探和野外岩石力学试验工作量大,且需要相当的设计力量和计算设备,因此,从建设速度和便于布置整体枢纽建筑物考虑,决定改为混凝土重力坝。由于坝型改变,整个枢纽布置更动,初步设计须作重大修改。1976年2月,修改后的初步设计上报,并经省革命委员会审查批准。

池潭水电站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坝后溢流式厂房、开关站和过木筏道组成。拦河坝最大坝高78米、长253米,最大库容8.7亿立方米、正常库容7亿立方米,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防洪标准按半年一遇设计,千年一遇校核,万年一遇保坝。设计利用水量87.3%,平均水头52.8米(最大66.5米)。主厂房长73米、宽18米、高39米,安装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5亿千瓦时。副厂房长56.5米,高20米,分5层,分别为厂变压器开关层,刀闸电缆层,中央控制室层等。两台主变压器设在副厂房左侧厂坝之间,出线为110千伏两回路,220千伏一回路。过木筏道由省林业勘测设计院设计,为卷扬机牵引的干式筏道,长788米,日过坝木材量600立方米。工程总概算13530万元(含移民拆迁及土地赔偿费)。

[pagebreak]

建设之中

池潭水电站工程由闽江水电工程局负责建设。1975年12月施工队伍进场,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体工程于1977年2月动工建设。采用明渠导流、围堰断流的导流方式

池潭水电站

池潭水电站

至1978年2月25日,以98天时间完成了明渠通水,围堰截流,打开了主体工程的施工局面。拦河坝基础开挖采取分层施工办法,上层岸坡开挖与下层混凝土浇筑平行作业,不占直线工期。施工中发现地址岩层好,经设计部门同意,少挖石方1万立方米,节约帷幕灌浆2300立方米,总计完成基础开挖量10.5万立方米。大坝混凝土浇筑于1977年12月开始,采用柱状浇筑法,并推广掺粉煤灰的新工艺,改善了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既增强了混凝土后期强度,又节省了水泥1892吨。1980年3月导流底孔封堵,水库开始蓄水。4月溢洪道过水,10月,完成大坝施工,混凝土浇筑总量33.55万立方米。厂房基础于1978年7月动工开挖,同年11月浇筑混凝土,至1979年4月封顶。过木筏道于1978年1月动工。1982年4月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初步验收,同年6月因水库溢洪,筏道13号至15号柱墩被冲坏,航道受阻,未能按期投产。

1979年10月开始安装第一台东方电机厂生产的水轮发电机组(2号机),于1980年5月11日安装结束,经72小时试运转,当月31日并入福建电网发电,比计划提前7个月投产。5月30日至6月3日,由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召开的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认为2号机组安装核相应的水工建筑物质量均属良好,同意并网投产,办理交接手续,并要求施工单位抓紧完成尾工,处理好机组缺陷。第二台机组(1号机)于1980年2月安装,同年10月10日安装结束,10月30日并网发电。经验收委员会组织验收,认为1号机组设备、安装质量好,符合投产要求,同意交付生产运行,并要求施工单位对1号机的可控硅励磁装置和水轮机主轴端面密封圈的缺陷尽快处理,以保证安全运行。

建设之后

池潭水电站工程建设经历4年半时间,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6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41.7万立方米,分别比设计量减少3万多立方米、4万多立方米。实际使用投资12505万元,每千瓦造价1250.5元。该工程被水利电力部评为1981年优质工程,并被全国优秀设计评选委员会评为70年代国家优秀设计项目奖。

1987年1月,该水电站实行厂长负责制。为了进一步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确保安全经济多发电,该站同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制定池潭水电站综合自动化规划。1988年由于降水均匀,水库调节合理,及时拦蓄雨季末场洪水,节水多发电1.24亿千瓦时,全年发电量达6.28亿千瓦时,创建最高记录。1989年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1990年,该水电站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并进行连续72小时考机试运行,投入监视功能运行,待全面竣工后,全长将形成计算机监控系统,年可增发电约1000万千瓦时。自1980年投产至1990年底,累计发电量51.5亿千瓦时,其中节水多发电4.9亿千瓦时。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