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改变中国现行电价定价机制和解决体制弊端,即使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由今年底预计的8千亿千瓦再翻一倍,即使煤电联动重启动,恐怕也难改变中国不时上演的"电荒".
行业官员及业内人士一致指出,改革电力交易方式,让发电方与需求方直接交易,通过市场供求决定电价,加快节能调度发电的试点,方为医治中国电力体制不合理、打破行业垄断的关键,也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电荒.
中国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范必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中国面临的不是电装机容量不够,许多高效节能的发电设备存在闲置浪费,...问题的背後都是体制不合理造成的."
中国目前电力交易方式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统销办法,即发电企业发电後,由电网公司统一收购,再向用户销售;而电网执行国家批准的电量收购计划,收购价格也由政府最终核定.与此同时,煤炭的生产销售却完全市场化.
由于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发电企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到4月底累计亏损近50亿元人民币,华能国际(0902.HK: 行情)、华电国际(1071.HK: 行情)(600027.SS: 行情)等上市电企亦纷纷发出盈利预警.
电煤大涨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动用限价来干预,同时电网销售价格平均每千瓦时提高0.025元,及上网电价平均上调0.017元.但这个上调幅度难令电厂满意.一家北方的大型电力公司高层就表示,此次上调的电价对电厂而言仅相当于消化煤价涨幅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的亏损还在持续.
他略带苦笑地称,"按目前的价格算,上网电价只有上调0.06元,发电企业才能盈亏平衡,现在各大电厂资金链都很紧张,四分之一的电厂已到极限,快撑不住了,另外四分之三是勉强支撑,但这能撑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