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中国为何还大建核电站

日期:2017-02-17    来源:捷坤电力

国际电力网

2017
02/17
08:4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核电 核电项目 核电站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直接污染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320多万人受到辐射,火势绵延了十天,释放出大量高辐射物质。人类历史上惨烈的核灾难并不止这一起,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2011年3月15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使约59万民众背井离乡。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不同国家“弃核”、“挺核”态度不一,但主要核能利用国家仍致力于进一步深化核能的研究与利用,表示要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核电,中国更是加速上马核电项目,在建规模世界第一。大力发展核电,应该如何规避安全风险?

福岛核泄漏之后 多数国家仍“挺核”

2011年3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布,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露,福岛第一核电站损毁极为严重,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第一核电站的1至6号机组将全部永久废弃。联合国核监督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干事长天野之弥表示日本福岛核电厂的情势发展“非常严重”。

日本地震灾区核电站多个机组出现险情引起全球各地民众对于核辐射问题的关注。3月14日,瑞士宣布暂停对三个新反应堆的审批,3月1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宣布,德国将暂时关闭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7座核电站,同时对所有核电站进行安全检查,成为在危机后第一个关闭核电站的国家。日本首相菅直人提出了“去核目标”,打算开发可再生资源,建设一个不依赖核电站的社会。意大利、英国政府宣布缩减或推迟核电项目建设或重启。

除以上国家外,大多数国家表示日本核电站事故不会影响其核电发展,但会从中吸取教训,安全且负责地利用核能。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表示,美国仍将致力于发展核能。为满足能源需求,美国必须依赖包括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清洁煤以及核能在内的多样化的能源来源。从总体和长远来看,美国的核能政策不会因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大的改变。核电发电量比例全国最高的法国,正式颁布能源法确定将核能在欧威该国电力的主要来源。法国总理认为,法国核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透明度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不应该因为日本的一次事故就将该行业一笔勾销。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总经理表示,俄核电站将进行面对民众和媒体的公开检查,以消除民众对核电利用的恐惧感。强调核电领域必须保证信息公开和绝对透明,在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大核安全监测力度。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奥廷格表示,为吸取日本核电站事故的教训,欧盟成员国同意对核电站进行全面的“压力测试”,检查核电站是否能应对地震、海啸、恐怖袭击、电力供应中断等突发威胁。但匈牙利等东欧六国的推进核电发展的立场均未变,但都表示要保证核电站反应堆的运行安全。

中国核电在建规模世界第一

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后,中国便暂停审批所有核电项目,核电重启一直是新能源领域讨论的焦点。直到2012年年底,核电华能石岛湾核电才正式开工。随后,福清4号、阳江4号、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田湾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等4台机组先后开始建设。

进入“十二五”,虽然受到日本福岛事件影响,中国核电建设仍保持了一定的规模,新投产的装机容量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在建规模则雄踞全球之首。在“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思路。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中国规划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未来,平均每年投产和新开工机组都要达到6台左右。

中国环境保护部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透露,中国现有运行核电机组30台,在建核电机组26台,“共56台,如果按计划开工,今年机组数会超过法国的59台,成为世界第二”。

尽管中国核电建设势头迅猛,但核电装机容量占比却并不高。到2013年底,中国大陆总电力装机124738万千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其中,火电装机容量86238万千瓦,约占69%;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占30%,其中并网风电装机容量7548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479万千瓦;而核电装机容量只有1461万千瓦,约占1%。

在中国各种能源结构中,核电占比仅为2%,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6%-18%。比如,同时期英国核电在各种资源发电量占比19%,德国17%,韩国29%,俄罗斯16.5%,法国73.28%,美国10%,加拿大15%。所以,如果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核电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大。

福岛之后“谈核色变” 中国为何还要加速建设

中国“富煤、缺油、乏气”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一次能源中以煤为主的状况将长期存在。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给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未来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国内能源结构转型,高燃煤消耗企业将被加速关停或被高成本逼停,中国燃煤发电比例要降至65%,作为填补这一部分火电空缺重要措施,中国明确提出要推进水电开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

“随着中国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对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比现在增加一倍。而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选择,必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支撑。”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说。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也表示,核电因为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从保护环境角度来看,发展核电应成为战略选择。

此外,有地方能源局负责人表示,核电建设的投资大、拉动强,对于地方经济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解决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发展核电项目 面临哪些风险挑战

首先,现阶段的科技水平还未能使核电“已经安全可控”。核电在现阶段之于人类,“可以做到安全”不等于“已经做到安全”,“可分析、可认识”不等于“已分析、已认识”,“可驾驭、可控制”更不等于“已驾驭、已控制”。美国、苏联和日本三次重大核事故警示人们:直到目前,人类的核安全是建立在核电站本身“不出事”的基础上的。尽管技术进步把核事故发生概率一降再降,然而一旦天灾人祸导致核电站出了“万一”,最先进的核国家也没有好办法。

其次,核废料处理是我国核电产业最薄弱的环节。因为在运机组数量较少且绝大部分投运时间不长,所以当前核废料数量有限。但是在建的29台机组2020年全部投入运行后,乏燃料处理压力将马上凸显出来,大亚湾核电站到2018年就将面临乏燃料无法外运的难题。根据中国核能协会的数据,现有48台机组将使我国2020年乏燃料数量累计达到1万吨,并以每年1200吨的速度继续增加,而我国乏燃料运输能力仅为每年需求量的16%。虽然我国计划2030年建设一个年处理能力800吨的核废料储藏水池,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将乏燃料从东部沿海地区长途运输到西北,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必须确保运输容器在任何“天灾人祸”下都安然无恙。目前中国还没有相应技术和设备来满足这种高难度的运输要求。此外,我们还需要为核废料的天价处置费用做好资金准备:目前国际上乏燃料后处理成本为1000美元/公斤,按全寿命周期产生量折算后,一个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投资要增加9000美元/千瓦。乏燃料后处理后仍需要寻找高放废物永久处置库,美国和日本的高放废物处置计划分别耗资575亿美元和3万亿日元。而遗憾的是,由于全世界尚没有一个永久处置库建成,人们至今也不知道在目前天价投资基础上还要再投入多少才能封顶,而美国尤卡山地下永久处置库工程在2010年累计烧钱高达400亿美元后正式终止。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