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全球每年灯座出货量约为500亿个,另外还有10亿部手机、1亿台平板电视、1亿台笔记本电脑,这些都是LED的潜在市场,”Felder说道。“我所负责的亚洲地区每年需求额有约40亿欧元,并且增长势头非常迅猛,其中以手机按键背光、显示屏背光在内的消费电子市场份额最大。”
欧司朗光学半导体公司是全球三大照明巨头之一欧司朗旗下从事于半导体照明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雷根斯堡,主要业务包括照明、背光和传感器,产品线广泛涵盖了从信号显示类低功率LED到照明类高功率LED。2007年欧司朗全球的销售额约为50亿欧元,其光学半导体的销售额7亿欧元,占总销售额的14%。
全球顶级轿车青睐LED前灯
据市场调研公司IMSResearch的报告,欧司朗光学半导体是全球汽车LED市场最大的供应商,2007年在轻型汽车LED市场中占有23%左右的份额,Lumileds和Nichia位居其后,份额均为16%左右。
Felder指出,目前全球车内应用的LED年销售额大约在5亿到6亿欧元,在汽车内部如汽车仪表盘、车内收音机、开关已经100%是采用LED,并且这一趋势正在从车内应用向车外应用加速渗透。“LED正在汽车尾灯、甚至前灯市场迅速吞噬原来普通照明灯市场份额,如欧洲开始普及的白天行车用照明(DRL)。”
目前氙气灯在汽车前灯中依旧使用十分普遍,但是其耗电量大,并且占用很大的空间,因此一些顶级汽车制造商开始转向采用LED,如丰田、奥迪和通用就分别在他们的部分高端轿车上应用了欧司朗的LED前灯模块,其中丰田更是明确表示,将在2015年全线淘汰白炽灯泡。
Lumileds和Nichia无疑是欧司朗光学半导体最大的竞争对手,如奥迪也同时采用了Lumileds的产品;与此同时,由于消费电子市场利润低,而汽车电子市场增长十分稳定,很多台湾地区LED供应商如亿光电子等也开始进入这一市场。面对竞争,Felder显得信心十足:“我们并不担心竞争对手的存在,因为汽车市场容量巨大,不是一家供应商可以整个吞下的,例如奥迪采用了Lumileds的产品,而我们也渗透进Lumileds一直主导的凯迪拉克的地盘。并且欧司朗的产品线比别人要广,我们始终保持着技术领先,因此一直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LED通用照明 :飞入寻常百姓家
美国22%的电力消耗缘于通用照明,在中国这一数字是12%,是仅次于空调和办公设备的第三大电力消耗源,与传统照明相比,LED固态照明有着明显的节能优势,耗电量仅仅是普通光源的25%,而使用寿命则是传统光源的10倍,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优势还在被不断扩大。并且LED不产生热量,在家庭使用环境下不存在火灾安全隐患。上述因素都促进了LED通用照明的发展。
阻碍LED在通用照明市场普及的最大原因在于高昂的成本。Felder认为,尽管单个LED的价格比节能灯、白炽灯都要贵,但是如果考虑到使用寿命、耗电量等综合因素,LED仍然具有优势。他强调说:“我们两个月前已经成功推出了发光效率达到110流明/瓦的产品,并且最快两个月内就可以量产150流明/瓦的产品,下一步将是200~220流明/瓦的产品。随着发光效率的不断提高,LED的整体成本优势将愈发明显。”
与此同时,Felder还表示:“由于我们的客户已经不仅仅在中国制造,而是越来越多地把产品研发部门搬到了中国,因此欧司朗光学半导体也跟随他们进入中国,将德国的设计力量带到了中国。”目前该公司的亚洲总部设在香港,并在上海、深圳都有分支机构,此外他们还在马来西亚兴建了其在亚洲的首座晶圆厂,预计6个月后即可投入使用。
LED助投影手机实现轻松演示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最近推出一款OSTARProjectionSMTLED,拥有紧凑小巧的外形和高发光效率,可以集成到手机的超微型投影设备中,使手机摇身变为投影机。Felder表示:“未来将有更多融合微型投影设备的手机面世,除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单投影手机概念之外,还将出现更具实用价值的双投影手机。”
据他介绍,未来的智能手机可能在上下两端各内置一个投影设备,上端的设备用来将手机屏幕上的图像投影在墙壁或幕布上,下端的设备则可以在桌面上投射出感应式电脑键盘,这样,消费者不仅可以突破手机屏幕的尺寸限制,享受高质量的视频观赏体验,还可以摆脱“黑莓”拥挤的键盘,轻松书写邮件或者浏览网页,同时完全不必依赖第三方媒体中介而抛开笔记本电脑。
高亮度LED投影对于手机功耗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众所周知,电源问题一直是困扰便携式设备发展的瓶颈。不过Felder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他解释说,投影手机离开外接电源一般可以维持2小时持续工作,不过更重要的是,这款产品虽然属于移动设备的范畴,但更多时间里消费者其实是在室内使用投影之类的功能,因此可以很方便地采用外接电源供电。所以功耗并不是投影手机商用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更大的挑战其实来自于LED产品的成本、能耗、发光效率与散热性等。
“LED投影设备是我们的高端产品,尽管目前还不足以真正实现手机商用化,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发展方向,微软等公司都在密切关注这项应用,”Felder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