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西电西变承制的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0台换流变压器线圈顺利绕制完工。线圈车间全体员工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实现了“零事故”“零缺陷”“零延误”的目标,为陕皖特高压项目的顺利履约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担面前,党旗高扬
面对这场硬仗,西电西变线圈车间党支部闻令即动,迅速吹响集结号,27名党员骨干组成突击队,把庄严的承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职责“亮出来”:党员突击队带头签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任务分解到月、周、日,细化到机台和个人,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扛、有人管。
示范“做出来”:百万伏操作间党员示范岗负责人孔稳超领着大伙儿加油干,工具提前备,难点提前想,把困难解决在开工前。过程中有一点不合格,绝不放过,有问题立即与技术组碰头解决,示范岗就是生产线上最亮眼的标杆。
承诺“落下来”:党员们将“三亮双保”承诺化为实际行动,安全紧箍咒天天念,严格执行“三按三检”;质量生命线牢牢抓,每个线饼绕制都追求“密、细、严、实”;效率硬指标步步赶,每日调度会解决当天问题。冯辉、耿超、张建荣等操作人员两班接力,生产秩序井然。
创新创效,巧干实干
在党员骨干的带动下,处处涌动着优化效率、提升质量的智慧火花。大班长王炳军凭借丰富经验,精细统筹,提前备好屏蔽头用纸,并主动优化预置流程。
示范岗成员带头两班倒延点奋战,协作完成包屏蔽头工作,优化翻饼前屏蔽头预置步骤,为后续生产节约时间成本。
更大的突破在粘接,大家勇于革新,果断舍弃了费时费料的划线点胶法,采用改进的工艺筒收紧装置直接定位。这项看似简单的改进应用在20个线圈绕制中,不仅省下了7个工艺筒的成本,还使单个线圈绕制周期缩短了半天。
技术骨干王腾专啃硬骨头,面对结构复杂的单层圆筒式调压线圈,他从五个环节入手细致优化改进,最终使绕制效率提升了一倍,时间压缩到210分钟!这个改进方法后续推广,单个线圈能省下一天半,一年算下来能节约成本约23万元。
党员带头,模范引领
七个多月,从早春到盛夏。车间全体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技术、工艺、质检人员扎根现场,和操作者并肩作战,10台线圈绕制任务圆满收官,西电西变线圈车间的党员们用行动在特高压阵地上树起一面面旗帜。他们将不忘初心、全力以赴,为国家能源安全、绿色发展贡献更多的“西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