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500千伏光磁一回等5个冰改项目正式完工并投入运行,标志着光磁一回冰改项目顺利完成最关键的阶段性任务。该项目作为提升输电线路在极端天气下抗冰能力的专项改造工程,对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意义重大。
500千伏光磁一回线路,起于武汉市500千伏光谷变电站,止于黄石市500千伏磁湖变电站,全长79.75千米。其中,1#-51#(19.932千米)、190#-199#(4.004千米)为同塔双回路,与500kV光磁二回共塔;51#-190#为单回路,长55.814千米。全线共有杆塔202基,包括163基直线塔与39基耐张塔。本次改造段集中在51#-190#单回路区段,施工需在短短21天内,完成28基杆塔的立塔、过线、拆塔任务,以及51-54号杆塔的换线工作。项目不仅时间紧迫,施工任务点还横跨江夏、鄂州、大冶三个地区,施工战线长达70公里,涉及140基杆塔,作业难度较大。
未雨绸缪,精心部署
大年初七,当人们还沉浸在新春佳节的氛围中时,500千伏光磁冰改项目部的会议室里已一片忙碌。项目经理肖军带领技术团队,对长达80公里的线路改造路径进行细致的施工筹划。作为湖北电网迎峰度夏的“咽喉工程”,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式拉开帷幕。
项目部迅速行动,全员参与到对本次改造段28基杆塔和51-54号放线段的管控工作中。项目总工王颜牵头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对各项工序标准进行了严格细化,材料运输、工器具排布等工作也有序开展。为确保施工方案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王颜深入到每一个施工班组,开展详尽的交底工作,保证每一位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深入理解施工任务,为后续施工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30个作业点分散在鄂东三地的难题,项目部创新建立了“1小时响应圈”。在江夏、大冶等核心区域设立施工管理小组,将通勤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确保140余名施工人员能够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
经过21个昼夜的艰苦奋战,项目团队成功完成500千伏光磁一回线28基杆塔的立塔、过线、拆塔任务,以及51-54号杆塔的换线工作。改造后的线路抵御冰灾能力提升了40%,惠及鄂东300万居民和2000家企业。
未来每年的停电窗口期,都将成为项目团队提升电网韧性的关键契机。项目部将凭借此次积累的宝贵经验,持续优化施工方案,稳步推进电网改造,致力于将线路抵御冰灾的能力稳固提升至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