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建议》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到,在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一是积极推进清洁煤电项目建设,开展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动煤电机组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完成火电机组三改联动总容量1303万千瓦。二是因地制宜开展地热能应用,大力推动开发区屋顶光伏建设三年行动,鼓励新能源项目配套调节性资源,从就地消纳和系统条件支撑双向拓展新能源发展空间,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三是积极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2022年在全省开展首批3个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建设。
下一步,江西将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多渠道拓展区外能源。详情如下: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571号提案答复的函
黄昆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稳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建议》提案收悉,由我委会同省科技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大力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优化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产业集群提能升级等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新兴动能加快转换。今年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5.4%、29.3%,比上年同期提高1.3、1.6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稀土磁性材料等新兴产业产量分别增长110.2%、49.4%、18.6%;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4.8:44.6:50.6调整为5.2:43.4:51.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加强项目用能管理,全面落实国家节能审查新制度要求,开展高耗能项目论证,通过有保有压、两头发力,保障好重大优质项目用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十四五”以来,严格实施节能审查确保单位产品能耗只降不增。超120家企业实施节能监察,超260次节能诊断服务,培育了3家国家级能效领跑者,近两年全省规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0.7%,优于国家平均水平。三是加快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完善重点领域碳减排标准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提升重点领域能耗限额要求。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推进新一轮工业强省战略,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经济新动能培育“三大工程”,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关于加速能源低碳转型情况
我省是典型的一次能源匮乏地区,缺煤、少水(能)、无油、乏气,新能源潜力有限。随着全省经济发展迅速,电力等能源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用电主要依靠清洁煤电,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短期难以改变。我省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在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一是积极推进清洁煤电项目建设,开展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动煤电机组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完成火电机组三改联动总容量1303万千瓦。二是因地制宜开展地热能应用,大力推动开发区屋顶光伏建设三年行动,鼓励新能源项目配套调节性资源,从就地消纳和系统条件支撑双向拓展新能源发展空间,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三是积极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2022年在全省开展首批3个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多渠道拓展区外能源。
三、关于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情况
自2020年以来,我省按照国家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部署安排,出台了《江西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实施方案》,做好《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贯彻落实,不断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初步构建了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城乡建设、交通、工业等领域节能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年共支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0余项,经费超1.6亿元,煤制燃气清洁梯级利用技术在我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成功落地(亚洲第一个),突破了煤制清洁燃气富氧气化技术大型化难、控制难、易结焦等问题。二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组建了江西省城市固废低碳循环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江西省能源动力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近三年累计下达专项资金9060万元,支持创新平台项目建设。聚焦全省14个重点产业链布局组建了房地产建筑、稀土、超高温金属新材料、铜、钢铁、陶瓷、光伏、锂等绿色低碳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支持创新联合体开展单点突破和协同攻关。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4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3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33家,第一、三产业领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4家。三是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培育41家省级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污染控制、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江西绿岛科技有限公司陶瓷透水砖和高性能陶瓷花岗岩广泛运用于北京、杭州等城市市政道路、广场和住宅建设,年均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近6万吨。同时依托江西省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一批技术实现供需对接及交易,2022年全省各类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达500亿元,其中双碳领域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7.65亿元。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开展绿色低碳、环境保护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创新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转移转化。
四、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情况
我省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新路径,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全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现纵深发展。一是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先后印发《江西省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江西省“十三五”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规划》《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西省绿色金融发展规划(2022-2025年)》等文件,形成了远中近期结合和金融、财税、产业融合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加快出台江西省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健全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导向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将绿色金融工作纳入市县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在省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低碳项目支持力度。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九江银行绿色票据标准、中航信托绿色信托标准、赣江新区绿色市政债标准等均为全国首创首发。二是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碳排放权抵押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贷、GEP融资产品和环境污染责任险等多种首创产品,全省绿色项目库项目总计2845个,总投资1.57万亿元。三是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发行全国首单绿色市政专项债、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全国首单“碳中和”主题绿色信托计划和碳中和基金等,各类绿色债券发行超500亿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省碳减排支持工具共支持金融机构新发放碳减排贷款153.1亿元,带动碳减排量约359.4万吨。
下一步,我省将推动金融机构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力度,拓宽“双碳”项目融资渠道。
再次对您表示衷心感谢,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好的建议和意见!
202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