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的提出宣告了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和雄心,标志着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发展模式开始落幕,新的发展范式兴起,将创造人类新的现代化模式,为我国和世界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繁荣。
节能提效是第一能源
世界能源在转型,节能、提效是共同取向,提高能效是一个先进的能源体系追求的基本目标。
节能提效是最洁净的能源,是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是国家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和气候安全的要素,是一个社会公民素质和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体现,对我们这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意义尤其重要,在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下,节能提效是减排的主力。
国际能源署估计,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内,在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中,节能提效可贡献40%。而实现我国降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目标,节能提效将同样贡献大头。
实现碳达峰的基本路径之一,是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碳强度,即减少单位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近年来,我国在降低能源强度方面已有不少进步。2010年,我国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2021年该数字变成1.5倍。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碳排放,也就是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都偏高,实现这两个强度的逐步下降是发展的重点。
实施节约提效优先战略,坚持节约优先的基本国策,将节能作为“第一能源”。一是坚持将节能减排作为关键指标纳入现代化能源体系规划和地区发展规划。二是通过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合理布局,加快压减“双高”工业产能,提升整体用能效率。三是通过节能降碳科技攻关和示范应用,推进行业用能效率提升。四是健全能源管理和节能提效法律法规,加强能效标准制定,发挥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节能的约束作用。五是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余能、余热、余冷等的回收利用,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产业结构优化节能
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一,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规模提升,包括产能控制、工艺升级、能效提升、能源替代,推动“两高”行业低碳转型,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钢铁行业要从规模扩张转变到能源效率提高和产品质量升级,控制钢铁产出总量、消费总量。水泥行业要严控新增产能,加强产能置换监管。石化化工行业方面,化工企业搬迁入园,提升高端产品比重。有色行业要新建和置换转移产能,严禁自备火电建设。
第二,培育壮大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和强化战略引领,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这样既有利于节能又能够吸纳就业。
第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社会发展水平、能源资源禀赋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统筹安排。以“东数西算”工程为例,我国很多暂时不可缺少的高耗能产业,可以挪到西部地区,充分利用西部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发展这些产业。
技术进步节能
能源电力系统效率提升是节能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带动全社会节能的有力抓手,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加快能源系统的效率提升。充分利用“云、大、物、移、智、链”等新技术,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促进能源生产和需求的有效匹配,实现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高效互动,提升能源总体效率。
在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驱动的过程中,我国部分项目已获得初步成效。例如在燃煤发电领域,我国能效水平已位居世界第一。
电气化是促进能效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应以电能替代和发展电制原料燃料为重点,大力提升重点部门电气化水平。如钢铁行业发展电炉炼钢、氢冶金,交通行业加快发展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也是节能工作的必由之路。由“无废城市”试点走向“无废社会”,“无废”并不是没有废物,而是废弃物源头减量化和高比例资源化利用,是循环发展的典型内涵。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是国家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将积累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经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实现“无废社会”的目标。
强化经济和产业循环发展,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驱动。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回收炼钢废渣、矿渣,钢铁业从矿石开始的长流程变为短流程,可使黑色冶金的煤炭消耗大为减少,达到节能和减排的双重效果;发展废钢、废塑料、废矿物油等循环利用技术以及高炉渣、转炉渣和赤泥等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技术等,推进工业部门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数字技术对各领域节能提效同样具有加速作用。全面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赋能各行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促进用能领域智能化、洁净化升级,推进数字化降碳和碳管理应用,助力企业结构优化。同时,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包括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制造等都需要发展数字化技术。
发展新型智慧供热。改善建筑物的护围,利用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供热,特别是对光伏、地热、地源热泵、生物质能的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电供热利用,替代散烧煤。
节能提效是我国的能源战略之首,提高能效是先进的能源体系追求的基本目标。我们必须坚持节约优先,将节能作为“第一能源”,以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推动节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立足现实、务实推进节能、提效工作;放眼未来,争占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