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水电站位于新疆富蕴县境内,装机1.9万千瓦,为当时我国最大最深的水电站。从开始勘探设计一直到竣工投入使用,前前后后耗时20年,数千名为之奋斗的建设者们献出了无悔的青春。这是一座无人问津的水电站,也是一座鲜为人知的水电站,但它从投入使用到现在四十多年间的时间里,它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跳动着。
富蕴县风光
富蕴县曾经被称之为“中国的寒极”,1965年的时候在这里曾经测得过零下57摄氏度的最低气温记录。当时可可托海矿区用电负荷增长,以及用电短缺的问题极其严重,这不仅对于当时的国防建设来说也得不到有力保障,而且也不利于当地的发展。之后在中苏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管处苏方经理兼地质专家拉宾科的建议下,1955年7月国家电力部水利发电建设总局派出勘察组对可可托海地区进行勘察,并提交《新疆可可托海水电站勘察报告》。
富蕴县冬季景色
其后,可可托海的初步设计以及部分施工图设计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完成。1958年5月,新疆兵团建工一师五团开始施工,1964年西北勘测设计院完成可可托海水电大坝的设计,此时,可可托海三号脉露天矿的生产被叫停,并将人力全部投入到建设大坝的行动之中。
可可托海露天矿
之后由于当时可可托海开矿的主要目的是为开采稀有金属来支援国家国防建设,又考虑到战争和保密等原因,最后决定将这座水电站全部隐藏起来,最后这座多年来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的建设和我国经济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水电站被深深得建在地下136米的深处。这也就是为什么如此重要的水电站竟会如此的默默无名,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重要领导人才可以近距离地来到大坝参观。
可可托海水电站
这是一场硬战,更是一块硬骨头。但当时那些参加建设的建设者们还是凭着不怕苦、不怕死的顽强精神打赢了这场仗,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因为工程量太大,当时参与建设的人又多,一到晚上整个工地上灯火通明,仅在大坝上干活的人就有1000多人,人数最多的时候更是达到了2200人。
可可托海水电站地下设备
当时条件艰苦,很多工作不仅繁重,还夹杂着危险性。但是这些前辈们没有一个人退却,也没有任何人临阵脱逃。清理坡面浮土,主要就是人工,而那些从坡上滚落下来的石块随时都有可能对生命造成危险。而且因为要凿引水洞,那些前辈们抱着简陋的工具,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进行引水洞的修建。一到了冬天吃的喝得紧张不说,在这个极寒之地,即便是把所有能穿的都穿上去,还是冻的人瑟瑟发抖,眼睛生疼。
地下
在进行厂房修建的时候,工人们用打竖井的方式靠着人力一点一点一寸一寸的行进。在满是花岗岩的极寒之地要向下打一口竖井,而且只是单靠人力,可以想象当时的难度到底有多么大。大坝可以毁,但是发电站绝对不能毁,这些前辈们硬是凭借着那股子拼命的劲头,将水电站建在了地下136米处的地方,并修建了3层的机房和车间!,在整个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仅是参加建设的新疆兵团一师五团之中便有20多位前辈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那里。他们是伟大的,也是光荣的,是可敬的,也是可爱的,他们用生命完成了使命,用鲜血铺就了辉煌的明天。
竖井
可可托海水电站从1955年勘察开始到1975年投入运行。在整个可可托海水电站建设期间,2000多名前辈的在这里付出了20年的青春,他们有的人直到现在回忆起来的时候,依旧神采奕奕,神色飞扬,似乎又回到了当初为建设祖国时的那段光荣岁月,似乎又看到了那时那些战友们的亲切笑脸。他们后悔么?不,他们不后悔,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不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