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智能电网 » 智能电网资讯 » 正文

增量配电业务创新与数字化思考

日期:2022-11-14    来源:鱼眼看电改

国际电力网

2022
11/14
08: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增量配电业务 源网荷储一体化 新型电力系统

增量配电的战略定位变化截至2022年2季度,全国共有459家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其中获得许可证的试点项目204家。估计正常开展经营的不到200家。

增量配电业务自2015年,一路走来,从最初的热火朝天,到质疑、观望、迟疑,再到后来的坚持与探索,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其发展的路径与内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增量配电业务试点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电力保障的“经济与安全”的平衡问题。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试点,是因为要降低电价,便于招商引资,这是经济性考量;为了让企业尽快进驻,需要更快的配套电源,让企业有电用,这是广义的安全概念。

如今的问题增加了“绿色”,因为绿色,电价将会上涨,供需矛盾变得更突出,电网需要更加柔性化,回归新型电力系统的本质要素,是解决能源发展的“绿色、经济、安全”的不可能三角。

电网体系原有的“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模式,因其刚性太高而受到巨大的挑战,某省今年夏季的巨额电费亏损就是其表现之一。未来将会以“自下而上”进行组织、平衡和协调,源网荷储的互动,更多的是在微电网系统、新型配电系统这个层级上展开的。

因此,增量配电管理模式,需要从“供电局模式”,转换为“新型配电业务模式”,而数字化将在这种转换过程承担重要作用。

我们也看到,部分增量配电试点项目,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

新型配电业务体系新型配电体系,个人认为包含业务模式的三方面创新,并展现出三种不同的特征。业务模式的三方面创新:

1、配调一体化

在管制业务方面的供电服务中,需要改变供电局模式下的设备、营销、调度“各管一摊”的发展模式,从业务体系和业务流程的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以客户为中心”的各专业协调发展,真正实现“营配调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配网设备管理与配网调度运行之间的业务融合。

2、营综一体化

在双碳的背景下,随着以综合能源服务为代表的市场化业务推进,传统的以“红线”划分业务边界和业务内容的供电服务模式,已经不适合企业用户的发展需求。所以管制类业务与市场化业务的边界将非常模糊,体现在三个方面的相互融合。(1)资产边界的模糊。随着用户变电站(所)的代建、屋顶分布式光伏、节能设备EMC等“红线以内”资产投资,传统的以红线为界限的资产划分模式,已经成为过去,配网的下端边界正在向着用户内部配电系统延伸。(2)服务业务的融合。综合能源服务的出现,更是把传统的供电服务,拓展到了用户红线以后。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分布式光储的渗透,用户对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需求越来越复杂,超出了用户自身的管理能力,希望把配电系统的运营和购电业务,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配网企业,配网企业成为配售电+能源管理公司。(3)生产关系的多元角色。随着虚拟电厂的应用场景出现,配用电环节的生产关系变得更加多元,从单纯的消费者,到产销者,到虚拟资源的协作者,配网公司也从供电企业,变成配售电+服务企业,并且是聚合商。

3、线上线下一体化

与传统供电服务从线下逐步发展到线上不同,新型配电业务从一开始就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线上实现云原生,所有业务基于移动作业APP实现,解决了“系统越来越多、数据同源维护越来越繁重、多一个功能多增加工作”的传统企业信息化向下渗透,给基层带来无尽压力的弊病。

同时,线下业务因为线上业务的流程自动化、管控统一化、处理智能化,现场作业效率有了巨大提升。以某增量配网为例,通过新型配电业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推进,在业务范围扩大,且不降低供电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仅配置了50余名员工,就实现了传统模式下需要200人才能完成的业务管理工作。

数字化支撑新型配电业务

新型配电业务,在数字化层面,需要具备云原生、数模原生、多业务融合等数字原生的特征。1、云原生数字化

由于天然的多业务融合,多流程贯通需求,新型配电数字化从设计之初,需要摆脱传统企业信息化的思维,基于管-云-边-端的数字化架构,既需要保证云安全,又需要实现开放式接入、海量信息交互、管理控制一体化、多业务模块融合等特征。

云原生不是把本地的自动化系统或信息系统搬到云端,这是“假云化”,而是从系统设计开始就具备云化架构的特征。

2、数模原生

在业务模型设计优化的前提上,参考CIM模型标准,实现数模原生,也就避免了“数据同源”的痛苦,因为业务流程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了“一次录入、全局使用”的问题,不存在先有数据,再进行同源维护的问题。

同时,统一数模不仅覆盖供电服务,还将综合能源业务也同步建模,比如在设备对象模型中,把工商业能源管理领域的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热力系统、空调系统都进行对象化建模,并在设备维护场景中,考虑公用配电设备、用户配电设备、用户能源设备、各类负荷设备的统一运维需求。

3、多业务融合化

因为没有传统业务部门的天然壁垒,所以在系统设计之初就以营配调一体化为目标,实现业务架构与数字化架构的相互协调。

举个例子,同样是运行管理,通过数字化的多业务融合,能够把光伏监控、配网监控、变电站辅控、用户配电房监控、运行值班、配网抢修调度、用户代维作业调度等各种业务,融合到一起,基于统一数据模型和数据源,做到专业融合,流程贯通,统一调度,极大地提高了运行效率。

总结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增量配电网将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实现供电服务、综合能源管理、新能源接入、负荷管理、参与需求响应与电力市场协调等多样化的作用。

因此,需要增量配电项目在战略定位、管理体制、业务架构、数字化能力、客户营销与服务等多个方面,实现协调创新。而数字化将成为该领域创新的重要依托,发挥作用。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