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人物 » 电力专家分析 » 正文

周孝信: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研究和思考

日期:2022-09-02    来源:Link知能源

国际电力网

2022
09/02
14:4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双碳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研究和思考

周孝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未来能源大会-院士论坛

尊敬的理事长,各位院士,各位专家早上好,非常荣幸再次参加我们能源研究会举办的未来能源大会。

今天给大家报告的题目主要还是想在“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实现的过程中,对我们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么配合,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现在谈三个问题,我们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新挑战。现在“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我们电力系统来说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特别是新能源将带来哪些挑战?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提供调节的灵活性,来配合刚才杜院士讲的新能源的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很巨大的一个灵活性的资源,怎么配合好,怎么提供?另外就是韧性,遇到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怎样能够保证基本电力的供应和能源的供应,这就是韧性的问题。可恢复性,造成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大范围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很快地恢复?

主要的特征,前四个是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还有高比例的电力电子装备,一个是多能互补,一个是数字化、智能化,最近我们结合“双碳”目标,结合最近的发展我们提出两个,一个是清洁高效低碳零碳电力系统,直接对应目标,还有高韧性的可靠电力系统。

看一下这两张图,左边的图就是装机容量,右边的图是发电量。这个就是一个变化趋势,2020-2060年的过程,绿颜色的是风光装机,从2020年很小的5.3千瓦一直到2060年接近60亿千瓦,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同时煤电,从目前的12亿千瓦降到4亿千瓦左右,不是没有,在一个紧急情况下它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还有碳排放的图,也是2020-2060年,分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碳达峰阶段,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2030-2050年之间叫作加速减碳的阶段,能源碳排放大幅度降低,电力系统的碳排放也是大幅度降低,电力系统的碳排放占整个能源系统的30%多,所以电力系统的发展中,可再生能源通过这样的途径降碳,对我们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带来重大贡献,做得好不好影响巨大。到了2060年大概也就是几亿吨的情况,电力系统不到10亿吨。

还有经济运行的新挑战,哪些挑战?首先看详细的情况,将带来什么样的挑战?这是2050年电力发展的前景预测,我们最近结合“双碳”目标做了如下情境:这个时候装机容量是7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占比84%,风光占比72%,发电量占比58%。这是人均电量,到2050年,太阳能发电的电量占32%,风电电量占25%,煤电电量占57%,气电电量占6.7%,关键的时候将起很大的作用。

我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性能要求分成六个。一个是灵活性,新能源为主,电力系统灵活性要求特别高,传统也有这个要求,水电调节也要调峰。再就是韧性,它是电力系统应对突变事件必备的条件。前一个是必要条件,尽管以前不怎么提韧性,现在包括灵活性也是最近几年提出来的,之前也有这个要求。下面是稳定性、可靠性,可靠性是一个基础的条件,没有设备的可靠运行谈不上可靠性,大面积停电很难恢复。还有一个经济性,它是一个前提条件。新能源带来的几个性,与过去相比带来非常大的变化,像灵活性刚才说了是一个巨大的需求,还有气候的敏感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现在世界气候变化不正常,这种极端情况是比较频繁的,所以是新的要求。

稳定性更是,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接的设备都是电子设备,稳定带来的现象也不一样,还有可靠性就不说了。经济性也是,我们发展新能源有很多配套的东西,配套的设备和措施都需要钱,最后带来经济性,电价要提高的,经济性要求建立一个绿色市场化的机制,这也是很难做的事情。

下面是我们做的具体案例,首先看电力系统灵活性和韧性的定义,这两个性的定义都是美国6-7年前提出的,北美的电力可靠性协会有一个说法,电力系统供需两侧响应系统的不确定性变化的能力,我们国内已经做了研究,也有更详细、更精确的定义,参考文献都有。还有韧性也是,韧性是美国工程院提出的,也是比较简单的说法,能够认识到长时间、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前充分的准备,事故发生时最小化的影响,事故发生后快速恢复,从事故中获取经验,我们国内也做了这样的研究,特别是上海电力公司做了很详细的研究。

特别是最近17部委联合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其中提到增强我国经济社会系统的气候韧性,这个概念提得非常好,特别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设施,包括设施本身,包括其中一些关键技术都提出了很明确的韧性要求。

下面举一个例子,接着2050年我们预测的情况,我们缩小成一个大概比较小的省未来的情况,过去全国人口14亿多人,现在这个地方是2324万人,缩小58倍,人均用电量不变,比较和原来一样的,这么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系统,而且比较小的一个省份未来可能面临的一个情况。

再说一下前两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希望建立综合能源生产单元,这个单元里面包括火电厂、燃煤电厂和生物质混烧的电厂,包括光伏电站。另外我们可以有一部分做成的甲烷或者直接燃烧氢气,推动燃气轮机,这样的单元具有多方面性能,有各种各样的产品,而且我们把火电厂淘汰,利用起来发挥作用。

这样一个系统它的灵活性资源我们列了一个表,灵活性资源和调节能力大家可以看,包括常规煤电、常规气电都可以调节,水电也可以调节。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抽水蓄能建设很猛,这里面是200万千瓦+100万千瓦,把这些电源去掉之后剩下的部分给IEPU,里面煤电120万千瓦,气电400万千瓦,就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氢气或者生产出来的绿色天然气,拿来作为燃料。

再一个就是电解制氢,这个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电解槽就没有调节能力,下面的表IEPU的调节能力负376万-500万千瓦之间波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是负300万-正300万之间波动,IEPU的性能差不多,建立抽水蓄能和化学储能性能是差不多的,它是更好的,没有时长限制,这个IEPU里面的机组可以发下去,或者天然气罐子容量不够,取决于氢和甲烷的生存能力,火电也有这个限制。

但是抽水蓄能也好,化学储能也好,它的时长充电2-8小时,8小时很大了。我们做一个曲线看看,我们做简化分析,下面是太阳能的曲线,上面是复合,风电比较平稳,这是两个典型的。左边的图是夏季典型日,黄色的这一大块面积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的电,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多少次,大概要出现2天时间就没有了。风和光也是一样的,都是最小的。

我们IEPU发的绿色电,用绿色的燃料发出来的。如果不用燃气,电量大概是多少?1.5亿千瓦时,正常的6亿千瓦时,缺的部分电量正常日电量的1/4,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这部分大的1.5亿千瓦时电量,全国抽水蓄能容量太大了,要装3750万千瓦的储能运行10小时才能有这个电量,我们也估算了,这个投资巨大。

我们用IEPU的概念是用废弃的火电用的燃气轮机的电,我们没有仔细算成本是多少,估计差数量级的,真的可以考虑一下未来怎么应对我们波动性、灵活性,这种情况是两个性,一个灵活性,一个韧性,3天用电怎么满足?这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于电网我说两句。灵活性仿真分析表明,在风电光伏总量超过70%的情况下,电力正常运行时除了要有足够的煤电、气电、各类储能提供有效性资源调节之外,需要设置光伏电解水制氢等能源转化的装置,这个制氢平常也可以用,到了紧急时刻要出力,在极端条件下需要动用长周期绿色能源储备,比如说甲烷等绿色气体燃料参与能源电力调整。我们看到一个材料,是美国洛杉矶电力局的,他们的方案就是这样的,2035年要净零排放了,90%的情况都可以对付,10%的情况怎么办?最后就是要用氢来解决。

下面这个是总量120万千瓦煤电,400万千瓦绿色燃气机组,400万千瓦电解水制氢组成的新型IEPU组合,可以提供负376-500万千瓦的正负双向调节能力,而功率调节性能堪比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的组合,它的优势具有调节市场基本不受限的优势,可以实现大规模能量的宽裕。

我今天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

被收录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

未来能源大会

是一个致力于探索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的研究与交流平台。FEC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汇聚国内外参与者分享从“传统能源”向“未来能源”趋势下的智慧成果。 促进全球能源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立智能、开放和共享的现代能源生态体系。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