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谷歌正在投资一座未来主义的核聚变工厂,该工厂目前尚未建成,但未来有一天将复制恒星的能量。这表明大型科技公司对这种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的渴望,尽管这种能源的实现仍需数年时间。
周一(6月30日),谷歌与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宣布了一项交易,谷歌将从 Commonwealth 的第一座商业聚变电站购买 200MW电力,这些电力可以为大约 200,000 个美国普通家庭供电。
CFS 由比尔·盖茨的科技基金“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公司”(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投资,目标是在 2030 年代开始商业化生产核聚变能源。
Commonwealth 计划于 2030 年代初在弗吉尼亚州建成这座核电站。至于何时开始产生可用的聚变能,目前仍未可知,但该公司相信他们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谷歌还向 Commonwealth 投入了第二轮资金,以推动其示范托卡马克装置的开发。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甜甜圈形状的机器,利用巨大的磁铁和熔融的等离子体迫使两个原子合并,从而产生太阳能。
2023年,微软与Helion Energy签署了一项50兆瓦聚变能源协议,该协议将通过Constellation Energy作为电力营销商提供。该协议承诺在2028年之前开始生产。
CFS 是从麻省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分离出来的,迄今已筹集超过 20 亿美元。CFS 没有透露此次与谷歌交易的具体金额,但表示交易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聚变是通过原子融合产生能量的过程。目前的核电站通过核裂变(即原子分裂)产生能量。聚变有可能利用氢等常见元素产生几乎无限的能量,并且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几乎不会产生长寿命核废料。
谷歌能源与气候高级总监迈克尔·特雷尔表示:“我们正在利用这种购买力向市场发出对聚变能源的需求信号,并希望推动技术进步。”
Commonwealth目前正在马萨诸塞州建造其名为SPARC的示范工厂。该公司表示,这座托卡马克装置将永远改变世界的能源来源,其发电量是煤炭或天然气的1000万倍,同时不会产生导致全球变暖的污染。用于聚变的燃料储量丰富,主要来源于海水中的氢和从锂中提取的氚。而且与核裂变不同,它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
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公司成功实现商业化聚变能源,尽管许多初创公司正努力将这一可能成为清洁能源生产“圣杯”的技术商业化。CFS 的目标是利用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发的高温超导磁体,通过托卡马克聚变过程生产聚变能源。
尽管如此,核聚变对谷歌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尤其有吸引力,因为它可以为耗电的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提供稳定的基础电力供应。谷歌还投资了地热能和小型核反应堆项目,这些项目也能提供零碳排放的基础电力。